两位张继和两首《枫桥夜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42:14
 两位张继和两首《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每当人们吟哦起这首名作,便马上与唐天宝进士张继联系起来。在他众多的旅游题咏中,《枫桥夜泊》是最为著名的一首。这首名作的问世,不但赢得了千余年来骚人墨客的吟咏赞叹,而且使建于南北朝梁代的寒山寺名垂禅林,四方游客络绎不绝。自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许多日本朋友把到寒山寺听钟和看张继的《枫桥夜泊》的诗碑,当做平生一大乐事。他们不断组织“寒山寺之旅”等许多旅游团体来到苏州,览赏富有诗情画意的寒山景色,聆听寒山寺钟声。尤其在年终岁末,漂洋过海专程来此聆听辞旧迎新钟声者,更是络绎不绝。因而寒山寺钟声不但愈敲愈响、经久不衰,而且成了中日友好及国际文化交流的象征。由于这首名作影响深远,竟然引出了两位张继和两首自宋朝以来,不少著名书法家将其书写镌刻石上。在这座六朝古刹中,有一方高137厘米、宽69厘米的石碑,碑上有“余夙慕寒山寺胜迹,频往来吴门,迄来一游。湖帆先生以余名与唐代提《枫桥夜泊》诗者相同,嘱书此诗镌石。惟余名实取恒久之义,非妄袭诗人也。”这就是另一位张继。系民国时期名人,擅长草书。他于1947年12月14日草成上述文字后,第二天便突然去世。这首《枫桥夜泊》诗刻竟成了他的绝笔并成为佳话。

    继卢沟桥事变后,上海八一三事变、南京失守。在“题自松江入太湖,吴江陷后陷姑苏”时,寓居苏州的爱国伸士张仲仁先生仓惶避难,面对月光惨白、鬼声啾啾和金戈铁马、腥风满地的境遇,他想起了张继的名作。步其韵改写成另一首《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母哭天,江南劫大不成眠;

           姑苏城内寒衣局,夜班枪声到枕边。

    第二首《枫桥夜泊》只按原作仅仅改了几个字,描绘出的意境就完全不同了。

    这两首《枫桥夜泊》,与日本都有密切的联系。唐代那首脍炙人口,吸引大量日本游客来华观光;现代这首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血泪控诉。但愿这种局面永远成为过去,但愿由张继吟哦的那首千古绝唱而引发的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世世代代发扬下去。

    然而,世界风云变幻莫测,绝非以善良人的美好愿望为转移。近年来,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强行霸占了我国的钓鱼岛及诸岛。甚至南海周边小国,也已对强行据为己有的我国诸岛纷纷宣布主权。尽管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不会平静。但我们很理智,因为今日之中国已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中国,今日的人民亦不是任人欺辱的人民 。我们坚信:以党中央集体的聪明智慧、运筹帷幄,定会在世界政治、军事、经济的博弈中,棋高一招,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但愿以上两首诗成为真正的“古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