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1 14:11:10
1963年2月15日,共青团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一个全国性的学雷锋活动正在兴起。雷锋的感人事迹鼓舞了《中国青年》杂志的所有编辑们,为了把活动引向深入,发挥《中国青年》的历史作用,大家开拓编辑思路,决定出版学习雷锋专辑,向全国青年广泛宣传雷锋精神。

  当时编辑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怎样才能使雷锋精神深入人心呢?经过反复酝酿,大家一致认为,我们的社会需要雷锋精神,因此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毛泽东主席一向关心青年,关心《中国青年》杂志,对雷锋这样一个青年学习的楷模,说不定会给题词的,这将更有利于活动的深入开展。但是又怕主席工作太忙,顾不上怎么办,现在已经是2月17日,截稿时间也已临近,就这样,编辑们抱着一线希望发出了请求毛主席题词的信函。两天过去了,编辑们打电话问主席办公室的同志:主席看过信没有,准备题词吗?回答是:主席已看过你们的信,没有表示态度。又是两天过去了,再次打电话询问,回答是:主席已决定为你们题词。听到这个回答,编辑们喜出望外,接着就请主席办公室的同志转告主席,学习雷锋专辑准备赶3月1日的出版周期,交付印刷的时间是2月26日,请主席最好能在2月25日前题好。大家高兴的心情冲淡了连续几天来的疲倦,2月22日下午3点钟,随着一声清脆的电话铃声,主席办公室来了通知:题词已经写好,请你们派人到中南海西门来取。

  “向雷锋同志学习”,毛泽东主席遒劲有力的题词,庄重地挂在编辑部的墙壁上,大家凝望着主席的题词,感慨万千,浮想联翩:1948年,《中国青年》杂志在河北省平山县夹峪村复刊,毛泽东主席在指挥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筹划建设新中国宏伟蓝图的百忙之中,为《中国青年》杂志复刊第1期挥笔题词“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为全国人民和青年指明了前进方向。这本《中国青年》复刊号伴随着大军南下,鼓舞了大江南北的亿万军民。现在,毛泽东主席又应《中国青年》杂志的请求,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再一次为全国青年树立了一个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榜样。

  据记载,毛泽东主席一生中只给两位英雄模范人物题词:一位是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另一位就是雷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8个大字,曾激励多少中华儿女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前赴后继;“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中国大地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无限推崇,同时,雷锋精神对西方文明也产生了一种震撼。

  在请毛泽东主席题词的同时,编辑部也给周恩来总理发了信。长期以来,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对《中国青年》几乎是有求必应,接到信后,很快就写下“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在专辑出版之前,好几位老一辈革命家相继写来了词文。有董必武“歌咏雷锋同志”的词句、罗瑞卿《学习雷锋》的专文、谢觉哉在病房里写的诗词、郭沫若《一把劈断昆仑的宝剑》等诗歌,都赶在2月25日前送到了编辑部。

  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第5、6期合刊的学习雷锋专辑终于出版了,由于合刊的编务量大,时间又如此紧迫,所以比正常周期晚了一天,当时印了800多万册,仍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在人们争相传阅的同时,仍有许多读者没能买到这期《中国青年》。有一位读者向别人借来一本,竟然将6万多字的杂志手抄了一遍,并来信要求《中国青年》扩大发行量,随后编辑们给他寄去两本,手抄本编辑部留做纪念。在同年举行的《中国青年》创刊40周年纪念会上,周恩来总理看到陈列室里陈列的这本手抄的《中国青年》,很感兴趣,并对编辑们说:“广大青年包括农村的知识青年这样的欢迎《中国青年》,《中国青年》应该增加发行量,纸张不够,我可以帮助解决,《中国青年》的内容,要照顾农村青年的需要。”

  3月5日,新华社向全国发了通稿。这一天,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各大报刊也相继发表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倡导学习雷锋的题词,一个学习雷锋活动的高潮,在全国亿万群众中迅速形成。随着高潮的不断深入,青年们把学习雷锋激发起来的高昂热情,落实到搞好工农业生产、努力钻研业务、刻苦学习、做好本职工作中去,雷锋式的青年大批涌现。

  在商品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一部分人的利己主义、拜金思想和种种不文明行为,在社会中积极营造和谐的人文气氛,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大力倡导雷锋精神仍然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