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基本法(一)顺势(1) (2) (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12:02:56
炒股基本法(一)顺势(1)

先说两句

俺前天满仓,昨天大跌,俺没跑,谢谢大家关心,判断对错乃是炒股兵家常事,不足挂齿

对于昨天数据解读,俺认为仍然是看中国石油 ,何况只是一日之间,俺通常买入时都被套N天,有时候面对总体判断不好时,会快刀认亏出局,但昨天解读综合数据后还没有这种想法。

时间紧,俺没仔细算,但感觉昨天的指数下跌有三分一到一半都是中石油导致,而盘中它在15元的承接力不错。除了看它外,今天还重点留意中国平安 ,因为29日暴跌之间,盘中看到在58元大量接盘,昨天也是卡在这个区间。

没觉得要开溜是因为虽然三大权重昨日暴力引跌,但几乎所有版块都是日均升幅且成交量放大,好似骗人抛货感觉,其实只要中石油跌幅不超过1%,上证综合指数 就没啥好看的

是真是假数据不会骗人,可惜今天早上俺有事不能现场观看,只能等中午休市回来看看到底如何了。

太多同学留言要俺写7月28日《逃跑》的分析思路(估计现在看到这家伙出尔反尔满仓被套,不少嚷嚷得最大声的已经不想看了,哈哈。),迟迟没有动笔是不知道怎么写法,因为说来话象长江黄河流水那么长,如果不全面说,根本说不清楚,今天硬着头皮摊开写,可能要写N篇,估计又要脱脱拉拉不知要写几天,俺现在对长篇有点恐惧症,好多想写的话题因为明知是长篇,所以总下不了决心去碰

闲话不说了,下面开始。

 

正文

 

赌博人生,学海无涯,好好练兵,天天向上

回顾俺的学习历程经过许多弯路,走到今天总结一下,得到以下四个大法则,从大到小牢牢谨记,应对瞬间万变的市场。

  1. 顺势
  2. 对手
  3. 板块
  4. 个股

这四个依据犹如大环套小环,由上而下,不要搞反

 

一、顺势

去年写《顺势》系列,是俺第一次深刻体会到顺畅人生需要政治挂帅,回看这系列文章非常幼稚,但却是个好开始

人人都说,中国股市是“中国特色”,外国的理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俺承认,这“中国特色”里面“特”有点,但其实一点都不“色”。说它不“色”是因为大原则并没有跳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多年的研究成果。

比如美国有个“总统”任期与经济周期比对的统计,结果是历届总统上台初期经济总向下走,然后从底部反转逐步攀升,第二任是因为西方选举制总统最多只能连任一次,当然人人都想连任啦,所以选举前猛推刺激经济方案,让选举时歌舞升平,大家都开心对现总统投下赞成票,直至第二任内和离任前达到最高峰,当然不是每届均百分百重复,但基本都差不多。

连民主世界都如此,何况我们“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呢

啥社会都万变不离其宗,信号灯是钞票泛滥或紧缺程度

西方社会货币发行通过利率升跌,俺们中国特色也是货币政策,但有点不同是光看利率没用,因为能贷到款的人不在乎利率,在乎的人大部分贷不到款,所以俺们要看什么银行准备金、还有政府的大型投资,例如“七五计划”“八五计划”“奥运”之类。

中国经济就目前而言,从任期和发钞两方面都相辅相成,还没出现反转信号,所以顺势而为当然就是“奉旨炒股”啦

本届政府任期还有多久

查查就知道,就像2000年的两千世界大憧憬和2008年的奥运,垄断寡头和利益集团们基本上都是提前一年左右开溜。

这次会不会历史重演?  炒股基本法(一)顺势(2) 

瞎说两句

上篇的论述还没有讲完,给它改个名字:《炒股基本法(一)顺势(1)》,今天继续讲关于顺势,插句题外话,有同学如果想要听“因为......所以”句式的《逃跑》依据,抱歉,俺还真没本事造这个句子,只好慢慢说,想到哪说的哪,也不求结构严谨逻辑合理,反正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又一篇,估计N天后等俺把想说的说完了,调整也就结束鸟

继续满仓被套(这做法不值得提倡,也不值得骄傲,别学),因为就目前价位而言,好像没觉得能逃跑然后套利10%的把握,只好坐等解放军,机构同学,快来解救俺呀,俺买了这个、这个、这个,还有那个、那个......

最匪夷所思的是昨天手上一个咚咚竟然几乎涨停板,马上卖掉换个别的,这时世,谁冒头拍谁,反正都是一日鲜,跌势下还乱搞的庄不是笨笨就是傻傻

 

正文

无论炒房炒股,都要看清经济形势,顺势而为。

昨天说到经济周期里面的信号灯,这问题需要强化,否则前提错了,后面就继续不下去。

今天先展开关于西方社会用利率调控来控制经济这个问题,讲个故事吧。

改革开放之初,俺家一亲戚从中南美洲回国探亲,言谈之间说到当地有个批发店老板这样挣钱,这家批发店生意模式是代售别人的货,而批发价总是最便宜,行家老是比不过,不明白他怎么能维持,可因为价格便宜销售得快,所以要清货的人总喜欢找他,这家店的生意非常红火,然而左手进,右手出,平价转手,甚至有时候他把别人的货低于委托价出售,即做亏本生意,竞争对手老想不明白这生意模式怎么能挣到钱呢?

你能想到答案吗?先别往下看,自己想想,回头看看对不对

秘诀当然有:这大字不识几个的批发店老板根本不是做批发生意的

他是做金融滴

话说因为是“代售”,所以别人的货要放在他店里,会约定N个月后才结算,这做法在中国也很常见,不算啥。

巧妙之处就在于他总想方设法提前套现,比如常常亏本卖,目的是尽早掌握现金,然后再把这些钱放银行存定期,挣利息。

多亏了万恶的垄断独裁中南美洲,该国政局经常不稳,所以银行利率都很高,于是这家伙就不断地拿后面人的货套现然后存银行或支付N月前到期的约定,只要不断货如轮转,手上现金盘越来越大,后盖盖前盖,他就可以坐吃利息。

批发生意是蝇头小利,能挣多少个百分点?用高利率的货币存银行定期就是他真正的挣钱诀窍

原来小生意可以这样空手套白狼挣钱!

别把眼睛睁那么大,其实除了这个小老板,西方社会所有大机构都在挣这种钱,什么世界五百强,他们套利的手法更是多得眼花缭乱,而且规模越大,信誉越好,他们往往在经济危机的年份,利用低利率时期签订长期借款合约,然后等经济膨胀期利率高的时候拆出去,从中套利,他们的操作的时间段不像小老板的N月,而是拖长成N年而已。

利率周期和利率变化在西方世界可谓主宰经济生杀大权,从这个意义来说,其实联储局主席比美国总统大多鸟

明天再续......  炒股基本法(一)顺势(3) 

上篇《炒股基本法(一)顺势(2)》说到一个做批发生意的小老板实际上做的是金融,有不少同学留言说国内也有类似做法,比如黄光裕拖欠货款然后作金融运作,又或者是别的各种“会员制”预付款。

俺不想把主要的论题引导歪了,上篇想讨论的,不是生意人如何用“不法”或灰色手段筹集资金然后钱生钱这回事,而是想说关于“钱为何物?”或“钱是怎么来的?”这个议题,也即每个社会、或每个国家的“钱宝宝”之前世今生,下面继续写

那个批发商人的故事启蒙开阔了俺的眼界,但童年的俺以为这是一种挣钱的“绝技”,只有生意人才能有机会效仿,直至来到美国,才发现原来在现实中是非常普遍的

每个人来到美国都需要建立自己的“信用”,除非是贪官污吏,能带着大笔现金买房买车不求人,普通人要贷款购买这些大宗物品,都需要银行等机构借钱给你,所以每个人的“信用”是一件最值钱最珍贵的财富。

建立信用的第一步就是申请信用卡,由于没有“信用历史”记录,所以第一张信用卡往往要自己存入现金作押金,不用多,比如说500美金吧,这样你的信用额度是500,平时外出付账就用它结账,但别超过这个500的限额,用多了就赶快存现金提前还掉。

反正一翻倒腾后,大概半年左右,你就拥有了第一个信用历史,这个开户银行会把这张信用卡变成真的信用卡,例如给你1000元额度,在额度内随便刷卡买东西,月底才结账还给银行。

不少同学会说,这不稀奇,国内信用卡也这样呀。

国内具体情况俺不了解,所以下面继续说美国这边的情况,各位可以告诉我中国现在是不是也发展成这样了。

如果能按时有借有还,每个人的信用额度都会不断积累,由于有行业统一的评分系统,印象中好像全美只有3家公司保存每个人的信用评分档案,所有大小银行、贷款机构等在开信用卡、房屋贷款其他各类放贷行为的时候,最终都会去这3家公司查你的信用记录,然后才决定做不做你这笔生意。

在美国,每个人要尽量保持自己的信用记录,因为有了它,你需要用钱的时候,不用问亲戚朋友借,直接和没有亲朋关系的金融机构接洽就解决了。

借钱之容易让人匪夷所思。

比如俺刚来时,因为没有信用记录,还在使用自己那张放500元的所谓“信用卡”,然后发现原来网上可以卖东西的,于是就注册了个个人小小公司做“网上小贩”(俺因种种原因已没有继续),当时注册手续也很简单,不需要注册资金、营业范围之类,大概相当于去街道办事处登记一下就行了,这里不花笔墨,说回钱宝宝的议题。

当俺注册完了,就开了个做生意用的账户及信用卡,那信用卡是在American Express开的,信用卡拿到手吓了俺一跳,因为信用额度直接上来就是2000美金

他们怎么能那么信任俺?!

2000美金俺可以直接提了现金跑,华人圈子还流传个故事,说有的人在美国混不下去了,临走时把N年开的信用卡每个都提出信用额度的钱,有的人能提几十万,然后跑回中国不会来鸟

这2000美金还只是开始,后来随着俺开的信用卡越来越多,守规守矩地处心积虑,每个信用卡额度都在不断增加,神奇故事还在后头。

俺的信用卡月结单经常都会伴有一些借钱的邀请信,利率猜猜多少

利率很多种,但其中一种是0%,也就说在一定期限内,一般是半年到九个月,银行会免费在你信用额度内借钱给你,不收利息,每个月要按时还很少的一点本金就行了。

俺开始不明所以,不敢借,好友一番调教说:“你怎么那么笨,把它借出来存银行定期挣点利息也行呀,还能帮你提高信用,越借越有。”

盛情难却,俺平生第一次把钱借出来存定期挣利息

破了第一次后,当然就破罐破摔啦,什么新开信用卡有这种0%利率的,俺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开下一堆信用卡,除了按时还借款外,平时锁在抽屉不用,每个信用卡都是俺信用总值的组成部分。

后来发展到不但0%利率那种,连1%、2%的都借,只要当时银行定期利率和借款利率之间有利差都一样照做,反正利差是不捡白不捡。

到了2007年,俺还曾经想过一个万无一失的挣钱方法

当时人民币不断升值,而且利率比这边高多了,俺这边2%以下就能借到钱,如果把这些钱放回中国存定期,一方面可以挣利差,一方面还可以得到汇率增值部分。

当时俺还计算了下这种模式要多少钱去运作才能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滴日子

俺发现只靠自己的信用额度不够,想起了当年小批发商的故事,还加上了这边批发大鳄的传闻。

话说中国出口美国的货物,其中很多是通过洛杉矶的长滩码头中转到内陆,所以批发生意很多聚集在洛杉矶,其中一些韩国人或中东人(没有贬意,听到的传闻就是这样说的)常常在经济好的时候大肆扩张规模,做得非常大,但生意模式全部都是“寄售”(俺估计他们一定把手上现金也拿去套利了),等到生意不好时候,完全没有征兆之下,忽然一朝破产倒闭,实际上就把那些货主的货直接吞了,然后几年后等低潮过去,又重新注册新公司再重温旧梦

提这个传闻也希望国内做进出口的同学可以借鉴,提防一下某些所谓“大客”

扯回俺那小算盘,当时俺想,如果能够用做批发生意模式,不用靠它挣钱,但手上的现金流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这边所有付款都接受信用卡,而别人给的钱却马上到账,哪怕不占用别人货款,在美国这边做生意起码都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差,只要有利差机会,这是一种很稳妥的挣钱方式

小算盘打了,没用起来,一方面是当时身体问题,没精力搞那么多复杂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美国经济周期开始往下走,利率不断下降,已经失去了在当地直接套利的机会,人民币套利也类似。

上面说了很多例子,实际想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利率升降对美国经济影响那么大”。

不像在中国,利率除了老爸老妈存定期时比较关心外,好像普通人都没啥感觉,但每个美国人的一生,利率是牵涉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大部分美国人都借贷消费,记得好像有超过一半人有信用卡债,利率升降对于欠债者的影响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某些“别有用心”的同学如俺之流,就更加起了主导作用。

书本上常说,利率低,刺激企业借钱扩大再生产,刺激经济;利率高,容易令企业缩小规模,从而影响经济。

可俺理解的是,上述论据对于中国制造业那种模式适用,因为“中国制造”生意模式利润率很低,往往都在10%甚至是5%以下,利率高一点就很难承受。

但当今所有世界垄断资本做的生意都是金融方面,钱生钱最好的时机当然是利率向上走的阶段,要认清世界经济形势,就要深刻理解利率的真正威力。

关于钱,滔滔口水说不完,今天讲了下利率,下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