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洋贿赂”如何才能销声匿迹?(南方都市报 2009-8-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1 03:58:09

“洋贿赂”如何才能销声匿迹?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南都新闻 原创 浏览量:175  发布时间:2009-08-11
版次:AA31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经济人之马红漫专栏

    “洋贿赂”丑闻再次曝光。近日,艾利丹尼森美国总部发表声明承认,2004年至今,其中国公司安全反光膜部门涉嫌行贿,即通过聘用在无锡市的某研究所前工作人员获得了两项巨额订单,总部现已就相关情况向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报告。

    这并非跨国公司首次爆出的贿赂丑闻。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摒弃了公平竞争理念,在中国集体演绎“金元外交”的违法商业行为,朗讯、德普、IBM、家乐福等一批大型跨国公司均曾深陷“洋贿赂”风波。然而,让人费解的是,包括此次艾利丹尼森行贿案在内,将这些事件曝光的多为海外司法部门,国内鲜见同步的监管与惩处。

    由此看来,“洋贿赂”在国内似乎具备了潜滋暗长的基础,甚至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抢占中国市场的重要潜规则。究其根源,行政性垄断资源过多,法律监管不到位等状况,在倒逼跨国公司将视线从技术研发、服务提升等本位职责,渐次转移到了对所谓关键行政部门和人员的贿赂上来。有报道显示,跨国公司的“实践”结论是,后者的投入将会事半功倍地提升中国市场业绩。

    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走的正是这样一条“捷径”。该公司反光膜部门在中国经销的反光材料通常用于印刷、道路标准和紧急车辆的标志。根据中国现有规定,凡是使用这类反光材料的道路产品必须经过政府机构的认证,由此让掌控审批权力的某研究所成为决定商业利益的核心要素,最终让手握审批权的人员长期享受着这份“行政福利”。据报道,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不仅聘请了研究所的内部人员为销售经理,而且计划将内外勾结所形成的销售溢价以“咨询费”的名义返给该研究所。数字显示,当时该公司甚至把贿赂金额按照商业规则来进行测算,即计划实施贿赂的金额为4.1万美元,也就是总销售额的6%。

    据此逻辑可以看出,在一些行政因素掌控的领域中,只要手握重权的行政人员敢于放行,无论产品质量如何、无论售价是否合理,跨国公司的触角都能够轻松地占据市场。其间,无力铺设行贿网络的其他企业,无论其实际生产实力如何,统统将被屏蔽在市场之外,而最终为此贿赂行为买单的则是财政资金与公众荷包,由此给整个社会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浪费。

    除了行政力量人为设置准入门槛外,国内法律法规监管的弱化也在客观上怂恿了商业贿赂风气的盛行。当前,我国并没有针对商业贿赂的相关法律,而且现行的一些惩戒手段也形同虚设。此前,检察机关曾经建立过“行贿人黑名单”,但却将上榜之人限定在“法院作出生效有罪判决、裁定”的范围内。历数众多跨国公司行贿事件,鲜见有相关公司和人员受到国内的司法审判,导致“黑名单”几乎成为了“空名单”,对“洋贿赂”行径基本没有威慑作用。

    相形之下,美国《反海外贿赂行为法》则更像是悬在众多跨国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今再次对艾利丹尼森公司的贿赂行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该公司总部之所以会主动向当地监管部门“自首”,根本原因还在于这部法律规定,美国公司在海外有贿赂行为一旦被查,其总部、跨国公司的所有集团都将受到法律追究,而且不能再涉足美国政府的采购订单。所以,若不是“断尾求存”,艾利丹尼森整个公司或将面临灭顶之灾。

    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之时,也是有关监管弊病渐次显露并需要及时完善的关键时期。历史经验表明,只有构建严厉的司法惩治体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洋贿赂”的一再发生。曾几何时,商业贿赂在日本也十分盛行。1976年2月,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竟然以1210万美元的贿金获得了全日本航空公司4.3亿美元的交易合同,闻者哗然。洛克希德公司总裁科特奇恩虽因此辞职,但他随后发表文章,认为商业贿赂现象在日本十分普遍,甚至已经得到全日本社会的默许,这一说法在日本社会引起极大震动。当时的总理大臣以此为契机,对该案件进行了彻查。伴随着一系列严格执法行为的推进,日本商业交易秩序明显好转。所以,在我国市场秩序的净化过程中,相应的法律体制构建不可或缺。

    可见,只有尽可能地减少行政力量对市场准入的干预、加大对受贿人员的法律惩戒力度,通过成本与收益的强大制约作用,国内跨国公司群体性贿赂行为才会真正杜绝。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http://gcontent.nddaily.com/8/3f/83fa5a432ae55c25/Blog/355/de69db.html
马红漫:“洋贿赂”如何才能销声匿迹?(南方都市报 2009-8-11) 秋风:跨国公司贿赂案的前因后果(南方都市报 2009-8-23) 王琳:反商业贿赂不能总是“出口转内销”(南方都市报 2009-8-17) 白岩松:用“双打”来解决洋贿赂(新闻1+1 2009-8-13) 秋风:80后副局如何才能免受质疑(南方都市报 2010-2-26) 如何才能学通《易经》11 洋贿赂 华润电力惊曝三家企业涉及“洋贿赂门” 土地流转”何以“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的中共高级将领 贾西津:赈灾捐款如何才能让人放心(南方都市报 2008-5-24) 景凯旋:如何才能打破削减官员上的“黄宗羲定律”(南方都市报 2008-10-13) 马红漫:洋贿赂又曝光,国内司法不应再沉默(东方早报 2007-12-26) 老年人如何才能幸福过晚年??(11) 林达:杰弗逊贿赂案——美国特色的反腐败(南方都市报 2006-7-17) 刘洪波:公务员考试奖励是政策化的贿赂(南方都市报 2010-1-4) 黄启越:偶像的坍塌:洋贿赂何以盛行?(南都周刊 2009-10-9) 黄启越:偶像的坍塌:洋贿赂何以盛行?(南都周刊 2009-10-9) 洋贿赂案越查越多 法律监管不该沉默 张锐:商业贿赂:谁让跨国公司疯狂(中国青年报 2009-8-3) 哪些明星忽然销声匿迹了? 2009年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总结 京城洋钉子户昨日被拆(南方都市报 2009-8-29) 杨晓红:浏阳镉污染始末(南方都市报 2009-8-11) 调入重庆一年 王立军掀反黑高潮(南方都市报 200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