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钢铁巨头强强联姻,中国钢铁行业压力骤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23:40
香港《经济导报》第27期(7月10日出版)陆志明/历时五个多月的收购-反收购斗争终于尘埃落定了,6月下旬,世界排名第二的钢铁巨头阿塞洛同意以1.084股米塔尔股票加12.55欧元现金换取1股阿塞洛股票的方式,组建“阿塞洛-米塔尔”新公司。在新成立的世界头号钢铁巨人中,阿塞洛和米塔尔分别持股50.5%和49.5%。(chinesenewsnet.com)
这一价值330亿美元的交易催生的钢铁航母─阿塞洛-米塔尔拥有足以睥睨任何对手的产能和规模:新公司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将达到10%以上;年产粗钢1.2万亿吨;全球的雇员规模达到32万。如此规模的钢铁巨头将对中国的同行们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惟有了解阿塞洛-米塔尔成立的背景始末,洞悉其未来的发展脉络,方能制定出合理合利的应对之策。(chinesenewsnet.com)
险中求胜,合并之路亦非坦途(chinesenewsnet.com)
当米塔尔一反常态,主张强强联手,追求速胜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并购将远比人们想像中要艰难。毕竟在此前的米塔尔扩张过程中,收购的都是中小规模的竞争者,发展战略也趋于稳健。而此次收购的对象竟然是规模仅次于自己的全球第二大钢铁厂商,其难度可以想见。(chinesenewsnet.com)
早在今年1月份米塔尔公司正式宣布以230亿美元收购阿塞洛的计划时,阿塞洛的董事会就提出了强烈的抗议,认为这是明显的恶意收购,阿塞洛CEO道勒(Guy Dolle)更是极力阻挠这一计划的实施。除了来自公司高层的压力外,阿塞洛的普通员工也对并购计划带来的前景表示担忧。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并购之后往往是业务的合并,而业务的合并将会以大幅裁员作为节俭开支的重要手段,这无论是对于员工还是一直为失业问题困扰的欧洲各国政府来说都是个令人头痛的消息。因而米塔尔的并购计划在欧洲可谓处处受制,甚至可以说前景并不乐观。(chinesenewsnet.com)
此外,“第三者插足”也对并购的成功形成了极大的威胁。来自俄罗斯的北方钢铁提出了比米塔尔更为优厚的条件,比较两大方案:在大股东控股比例方面,北方钢铁的莫尔达索夫是32%,即使阿塞洛实施回购后,也不过增加到39%,低于米塔尔夫妇的43%;莫尔达索夫的报价相当于每股44欧元,而米塔尔只有40.4欧元;至于产业模式和公司治理模式,阿塞洛和北方钢铁早就宣布“完全达到一致”,这也是阿塞洛董事会早先向股东推荐其优于米塔尔报价的地方,而米塔尔的新方案并没有高于安-北方案。(chinesenewsnet.com)
综合上述各点因素,米塔尔最终的成果着实有点令人费解。对此较为有说服力的解释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阿塞洛-米塔尔的合并方案在经济意义上具有绝对的优势。首先是产业与市场优势上,阿塞洛和米塔尔互补性极强。前者专注于高端钢铁市场,为欧洲的汽车制造和航天工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钢材;而后者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与原材料优势,在低端粗钢市场上大有作为,加上今年来收购美国国际钢铁公司(ISG),产品市场已经遍布欧美亚;其次是总体规模上,阿塞洛-米塔尔方案也非阿塞洛-北方钢铁所能比拟。阿塞洛-米塔尔公司的市值将高达460亿美元,全部钢产量将占到全球总产量的10%,产业规模是排名第三的新日铁的3倍。(chinesenewsnet.com)
二是阿塞洛-米塔尔的合并方案在政治意义的解析。新公司的控制权能否留在欧洲恐怕是一直以来难舍“大欧洲情结”的人士最为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米塔尔的产业虽然在印度,但其家族早已移民英国,米塔尔本人更是不折不扣的英国人。而阿塞洛-北方钢铁甫一出台便遭到米塔尔的攻击,称其“将成为一家俄罗斯公司”。原本好意的普京总统的公开支持声明反倒更加加重了欧洲人的疑虑,毕竟俄罗斯在欧洲人眼里还远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盟友。(chinesenewsnet.com)
吉凶未卜,成功合并中酝酿变数(chinesenewsnet.com)
虽然最后关头,米塔尔成功上演了绝地反击,但是不稳定的因素同样酝酿其中。首先,对于米塔尔来说,为了合并的成功,米塔尔家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此前的所有合并过程中,米塔尔家族一直坚持了51%以上控股权的原则,甚至在目前米塔尔家族持有了米塔尔钢铁87%以上的控股权。这既为米塔尔钢铁实现统一领导、快速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米塔尔家族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与无上的荣耀。(chinesenewsnet.com)
然而此次合并中,米塔尔家族将不得不面对严格的欧洲公司治理规范审查,半数以上控股权的原则不得不摒弃,最终在新集团中的股份为43.6%,同时还必须保证在五年内不得轻易出售现有股权,以防出现市值的巨幅波动。更有甚者,米塔尔表示将服从阿塞洛现有的商业计划于公司治理模式。从这一点来看,究竟是米塔尔合并了阿塞洛,还是阿塞洛合并了米塔尔恐怕谁也难以定论。(chinesenewsnet.com)
其次,对于阿塞洛来说,此次合并成功无疑将意味着从高层到底层将经历巨大的人士变动。阿塞洛-米塔尔合并方案中明确提出未来的高管层将有七名,其中三名必须由米塔尔提名。虽然原定方案为维持公司的稳定和连续性,宣布CEO的人选不变。但是合并刚刚成功,原阿塞洛CEO道勒就被迫提前15个月退休。国外媒体纷纷评论称:道勒成为了阿塞洛-米塔尔合并案的第一个牺牲者。新公司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人事变动与业务合并,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将受到极大的制约。(chinesenewsnet.com)
前途艰险,中国钢铁行业压力骤增(chinesenewsnet.com)
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处境可谓“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全球钢铁价格刚刚有所回升,中国钢铁行业就再度经历了铁矿石涨价风波,如今更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强劲对手。(chinesenewsnet.com)
面对规模空前的竞争对手,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分散,经营管理技术落后的劣势一览无遗。众多中小企业所表现出的力量分散、人心各异对集中力量、以一个声音对外说话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如无法整合行业优势、确立中国钢铁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则中国大大小小的钢铁企业将会大大削弱其竞争力,并最终沦为世界巨头们蚕食的对象。要想停止内耗、积极应对已经来临的“航母级”冲击,惟有建立统一阵线,以大制大。(chinesenewsnet.com)
另外,合理利用其力量,充分利用合作形式也不失为可取的策略。就目前而言,阿塞洛与米塔尔在国内均建立了为数不少的合资企业。如今年2月28日,阿塞洛以约20.85亿元收购了莱钢38.41%的股份;2005年7月,米塔尔拿下华菱36.67%的股权。与这一钢铁巨头的合作将会给国内面临困境的钢铁企业带来重新焕发生机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