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事/许知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35:41

内容简介

《中国纪事》系列文章,是许知远一种个人经历的陈述,它激起的头脑风暴可能比它提供的清晰分析更多。但它的确是一个年轻知识分子看待自己国家的真实努力,尽管这种努力困难重重并可能注定失败。但每个社会乃至每位个人,不都是在对自身命运与境况的探讨中,获得生活之意义吗?整个20世纪,国人用各种主义,各种理论解释中国。但中国人的真实生活总是被这些抽象的主义所吞噬。
历史的连续性,日常生活的细微性、个人的命运,总是被历史洪流冲刷。以至于作为一个30岁自认为是知识分子的青年人来说,谈起自己国家时倒像个陌生人。

作者简介

许知远,1976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现任职于《生活》杂志,他也是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转折年代》、《纳斯达克的一代》、《昨日与明晶》、《思想的冒险》、《新闻业的怀乡病》、《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等。

媒体推荐

许知远一直是一个很讲究语言风格的作家,这本书和他以往刻意强调技巧的语言形式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刻薄一点讲,以前的许知远虽有自己的华丽而又略带忧郁的语言,但多少缺乏自己的独见,他的表达后面时常站着一个西方思想家,表达也有着公式化的痕迹,而他自己的声音通常被遮蔽而微弱起来。故而说起许知远,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他语言的特别和行文的潇洒,而对于他表达的内容总有不同的意见,这和余杰有着相同的问题,思想的浅陋容易让语言变得华而不实或者粗鄙。如果说《中国纪事》这本书让许知远在内容上寻回到了自己,告别了传声筒的话,那这本书依然略带许氏痕迹的语言让叙述更加有效。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一旦内容完全属于自己,语言就更能够随心所欲,更能找准属于他自己的强调。诚如许知远自己所言,他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强调来谈论自己的国家和社会,从容不迫,安静内敛,超然而充满温情。至少在这本书里,许知远找到了通往他理想当中的端庄、清新而精确的语言的路,至于能走多远,就全在他自己的坚持和追求了。
七十年前的赛珍珠说的话至今依然有效: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中国知识分子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唯有重新认识,才有可能让中国获得新的生机,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许知远们开了一个好头。

文/李伟长

编辑推荐

如果运用自已的双眼、自己的双脚、自己的头脑,来观察、思考和触摸中国社会,我能发现什么?怎样表达出来?《中国纪事》这本不到300页的小书正是这种尝试的初步结果。作者试着去讲述一个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立刻进行价值判断;去描绘细微的变化,而不是宏大叙事……
  今日的中国像一个人类行为的实验场,各种声音、颜色、混乱的思想、夸张的举止被压缩在一起,在其中交织、纠缠、融合着……
  中国最年轻的新锐思想家•最新作品,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文章,《生活》杂志联席出版人,《经济观察报》前主笔,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亚洲周刊》专栏作家,单向街图书馆创始人。从许知远开始,重新出发。

目录


不算成功的尝试
吾国吾民
小城故事
唐山如何记忆
祭南京中山陵
国人的认同焦虑
走向封闭的北大精神
别人的生活
傲慢与偏见
三城记
澳门!澳门!
机会主义者的胜利
被夸大的神话
未完成的探寻
寻找创造力
空洞的华丽
语言的革新
石硖尾的大火
你需要相信些什么
中国的方式
古装武侠连续剧
没有秘密的崛起
“大国崛起”厌倦症
一座村庄的故事
崭新的传统
十年之后
李约瑟的提问
不仅仅为了解答李约瑟难题
停止自我原谅
2008年之后
汕头一日
价值的真空
一个乐观主义者
另一个周年纪念
阿瑟·H·史密斯眼中的中国
一切都是可以交换的
日常生活的英雄
考试人生
熊彼德和蒙古大夫
澳门—广州—上海—香港
我们的进步年代
火车随想
魔幻的现实
脆弱的自尊
不安全的年代
中国的叙事
已经变化了的日本
一场午后的漫谈
遥远的工厂
坚韧的源泉

杜维明的努力
费孝通那一代
活在喧嚣的国度
重新认识中国
漫长的等待
我们的镀金年代
现在——让我们停止谈论企业家
新闻业的旧边疆
压抑的狂欢
幼童的悲剧
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


……[看更多目录]

序言

不算成功的尝试

大约两年前,我开始问自己,你能谈论自己的国家吗?你能否安静地把一件事讲清楚? 那时,我厌倦持续了四年的虚张声势的国际评论写作:煞有介事地谈论华盛顿、伦敦与新德里的局势,将马基雅维利、亨利•基辛格和沃伦•巴菲特的名字纠缠在一起,从民族国家纵横到后现代世界。
这种写作充满了快感,却也常常不知所云,它让我不时陷入虚空,对于更真实、生动的生活反而失去了感受。一种焦虑油然而生——我不过是那些死去的西方思想家和英文新闻媒体的传声筒,不断讲述的是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的经验,它们遮蔽了自己的声音。
如果运用自己的双眼、双脚、头脑,来观察、触摸、思考中国社会,我能发现什么?怎样表达出来?这本不到300页的小书正是这种尝试的初步结果。我试着去讲述一个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立刻进行价值判断;去描绘细微的变化,而不是宏大叙事……我知道这种努力不算成功,它经常会滑向自我沉溺,为了感受的独特性,而夸张个人感受。我的价值判断也会急不可耐地从幕后跳出来,打断原本刻意镇静的叙事。它最终没变成我写作的新探索,它们仍然是单调的、令我厌烦的2000字的随笔。
想起随笔这个词,我经常心生不安。依稀记得一位作家说过,诗歌是青年的艺术,小说是中年的创造,而随笔则属于老年。似乎从21岁开始写作,我就一直处于老年状态。如果哪一天我开始写诗,或创造了一幕戏剧,那才是真正突破的到来之时。我怎么也忘记不了尼采刻薄的评价:批评家生活在精神王国的最底层。
但不管怎样,这些不长的随笔仍算得上是努力尝试的结果,在我参差不齐的写作序列里,它们更加安静、节制与从容,也更依赖我的个人感受,在某种意义上,也成功地捕捉到了今日中国社会的某种情绪。

文摘

吾国吾民

我在书桌前,坐立不安,头脑中被杂乱的碎片所充斥。我要开始为《金融时报》FT中文网写一组专栏,主题是年轻的知识分子如何看待中国。我今年正好30岁,出生的1976年普遍被视作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人毛泽东、周恩来与朱德都在那年去世,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中国处于崩溃的边缘和新生的前夜。
我的个人经历在某个浅薄的程度上折射了这30年中国的变化。我出生在江苏北部的一个小乡村,父亲那时是铁道兵的一名连级干部,在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的吕梁山区修建铁路。他的运气不够好,尽管在县城里成绩优异,却无缘上大学,当兵是这些农家孩子摆脱出身的惟一出路,在彼时,解放军是国家的骄傲,不管是保卫边疆,还是在山沟里铺设铁轨。 我在1983年来到北京。在邓小平决定裁减的100万军队中,铁道兵首当其冲,父亲脱下军装,成了铁道部的一员,幸运地分配到了首都。我对于80年代中国的记忆甚少,印象里那是个充满着朝气的年代,女排获得世界冠军,知识分子在《河殇》里探讨中国命运,而街上则有了红裙子与牛仔裤,农民获得了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什么庄稼和怎么种的权利,没人怀疑执政党,“小康社会”比起昔日伟大的革命理想,更令人憧憬……
1995年进入北京大学时,蔡元培时代的“兼容并包”早已是昔日的传奇,甚至80年代的浪漫主义气息也消失殆尽。大学正变成一个流水线式的加工厂。我们被教育成一个讨人喜欢的工作者,年轻人对诗歌、理想失去了兴趣,IBM与宝洁公司招聘会上则人头攒动。大学不再是新思想的实验场,而是工作前的培训中心。
告别大学生活前,一场dot-com风潮席卷了中国城市,它可能是我这一代人最浪漫的经历。硅谷的技术天才正像是鲍勃•迪伦与麦克卢汉的继承人,《连线》则是新时代的《滚石》,他们都把旧世界撕开了一道裂缝。我们都是全球化毫不保留的拥护者,我们理解的全球化就是美国化,且颇为自得地认定,我们与那种浅薄的美国推崇者不同,它不仅是麦当劳、可口可乐与好莱坞电影,更重要的是,它有林肯的政治理想、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和哈佛大学的自由教育。
毕业前,我成了一名dot-comer,第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我母亲一年的收入。网络泡沫破灭了,我又成了一名新闻记者,中国的出版物不再仅由官方控制,一些以市场为基础的报纸、杂志,正学习用《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的口吻报道中国。在1999—2003年的几年中,我被一种强烈的乐观情绪左右着。
中国正在成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