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对“风水课进高校”大惊小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8:11:05
不必对“风水课进高校”大惊小怪

 

 


 
  在很多人看来,讲“风水”是一种迷信思想。但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有一门选修课却叫做“建筑与风水”,11日是该校“建筑与风水”课本学期第一次开课的日子。
  
  对此,学校的学生、老师,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有关学术专家看法不一。(10月13日《新京报》)
  
   “风水”中自不免搀杂着“迷信思想”的因素在;但是却不宜将“风水”简单、武断的以“迷信思想”视之。正确的做法,理当是有所批判,有所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譬如说,主讲教师马威称:“比如为什么中国人在建房时都喜欢‘坐北朝南’呢?”就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心理。又譬如说,马威称:“课程中对‘风水’的基本思想为:周边环境的好坏能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又能左右人的性格,而性格又往往能影响到命运。”,就积极的认可了环境对于人的生活的影响;但是当然,若上升到“环境决定论”的地步,也就过犹不及了。
  
  马威称:“更喜欢将‘风水’看作是一种传统文化,将坊间的想法与现实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自然是比较恰当的。正如已故社会学泰斗费孝通先生所言:“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那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费孝通先生在其经典名著《乡土中国》中,就举了一个事例:“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的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
  
  而诸如“风水”这样的“传统文化”,则多也大抵如此;要而言之,一个特性,即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方面,在现代社会,我们理当力求对之加以学理的、科学的解释,探明根源;而另一方面,即便一时难以刨根究底、探明因源,进行学理的、科学的解释的,但凡确属行之有“效”的,则也当肯定其存在的价值。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来源:红网 作者:于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