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顿悟还是积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48:38
顿悟还是积累?字体: 正常 放大
',1)">

周二分享的博客《时间管理是简单化还是复杂化?》 得到了一些朋友的反思与回馈,其中“大树一株”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楼主的时间管理这样重要的管理原则能让所有的人“顿悟”,而不是苦苦说教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就是说如何符合中国人的人性,让《金刚经》取代《楞严经》。”

经听过一个讲座,讲师问大家“人之初,性本。。。。”。有的回答“性本善”,有的回答“性本恶”,而讲师出人意料地回答:“性本懒!”。他指出中国人总是
懒于思考、懒于行动,总是寄希望于速成班、临阵磨枪这样的小聪明。偶而一两次的小聪明可能会带给你成功的感觉,但它就好象麻醉药一样让你迷失。
真正的智慧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任何事物,如果盯着它看足够长的时间,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细节会慢慢浮现,并且越来越清晰。只有专心许久才有能力真正关注细节,而我们都知道细节决定了成败。
“大树一株”举了慧能祖师的例子来强调“顿悟”的重要性与可能性,关于这点,我曾经在《记录时间日志与活在当下》谈到慧能与神秀的那段故事:“
禅宗五祖要选一个接班人,也就是要选六祖,老和尚要大家根据自己的修行写偈,类似于做一首禅诗。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写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老和尚看后认为神秀的诗未见自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慧能的诗却已见自性,可传衣钵,于是慧能成了接班人,被称为六祖。后世的人觉得神秀不可取,都纷纷向慧能学习,可惜又没有人能有慧能一样的无上悟性,逐物逐己,了不可得,误入了口舌障。
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接引众生,每个人的根器见识都不同,可选不同的法门作舟楫,大部分人的根器都是需渐修而非顿悟的,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在学佛的初级乃至中级阶段,神秀的渐修法门是非常适用的。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可惜沾染了太多的灰尘,用GTD的方式把灰尘除去,镜子将变得洁净,这样经常的擦拭和观照,镜子就永远是镜子,可保持永远清明澄净圆满自如的心境。”
我想对大部分人来说,要想用顿悟的方法参透道理、掌握技巧是不可能的,还是务实地、理性地承认人性的弱点,放弃速成的想法,从记录自己的时间花销这样的简单小事做起,不断积累对时间及时间管理的认识,最终达到参透时间、参透人生的境界。
关于如何积累,李笑来曾经分享过这样的文字,我感觉用在这里也是很贴切的:

算智商是天生的,智慧却肯定是可以积累的。说一个人充满智慧或者非常睿智,往往本质上是因为此人比别人拥有更多的经验,对于人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
很多可供使用的解决方案。所以,睿智的人总是可以轻松解决各种问题,完美处理各种麻烦,于是,这样的人肯定要比那些一遇到问题就很苦恼、一遇到麻烦就束手
无策的人快乐得多。
积累经验大抵上有以下三个途径。
一个人积累经验首先是通过自省。一
个人应该能够通过自己的错误认清自己。所谓的成长,往往首先指的就是一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错误吸取教训,获得经验,从而在将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每个人都
有缺点,所以,每个人都会苦恼地发现自己经常犯相同的错误,所谓的“好了伤疤忘了痛”。不过,也不必因此过于烦恼,因为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致命的,甚至有
些错误,犯了就犯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比如,你总是忘在在睡觉之前把电脑关掉。
然而,有些错误却是不应该再犯的,例如,浪费时间。一
旦你意识到你刚刚犯了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为此懊恼却大可不必,因为懊恼、后悔从来都不解决问题。真正有意义的时间投资是这个:拿出纸笔,记录你的错误——
分析你犯错的原因,尝试着找出将来避免这个错误的方法。这里的关键在于,你一定要把刚刚这些思考记录下来,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温习并整理。如果,你观察一下
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竟然有很大比例的一部分人,他们在他们的整个人生过程中,甚至连自省都没有学会。他们甚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算承认,其解决方案
不过是给自己寻找无数的借口而已。
其次,积累经验可以通过观察周遭的人群。除了你之外,你身边有很
多的人。他们每天都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心智健全的你恰好有一双能够观察的眼睛和能够思考的头脑。于是,你应该能够以与自省同样的方式观察、思考。看
到别人犯了重要错误,你可以把那个错误记录下来,分析其原因,寻找其解决方案,以便避免将来自己遇到相同境遇是束手无策。这里的关键之处在于,当你在自省
的时候,你一个人很难遍历这世间所有的错误,但是,当你竟然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提高自己的时候,你就会深刻体会,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试错”(try
and error),而通过观察更多的人而不仅是内省自我,当然是积累经验的更好方法。
最后,积累经验的更好的方法是通过阅读。通
过观察周遭积累经验毕竟是有一定限制的,因为你自己认识的人不会无限多,你所存在的生活空间实际上比较狭小。而通过阅读,你不仅可以“看”到另外一个地域
的人所记录的经验,还可以“看”到另一个文化中的人所记录的经验,甚至可以“看”到历史上各个阶段中的人作记录的经验。大量阅读,是最容易让一个人进入“
心平气和”状态的一种方法——因为,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大部分难题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面对的,而在书中,你可以“看”到很多人早就面临过相同的问题;最令人
高兴的是,往往在不同的书中你可以“看”到早就有很多的解决方案了!
我觉得把时间花费在积累经验上是最划算的。
我建议把楼主的这个帖子设为精华,自知人微言轻我还是想说一下原因:
论点很好。就是讲顿悟还是积累,是我们最常遇到的。我们有时真的很懒包括我在内。遇事总想找到捷径。实不知没有一定的积累是无法顿悟的。此种说法对于我们是一个很有用的提醒。要我们明白是应该先静下心来好好的积累些东西,而不是一味的想着去走什么捷径。总想着只看一本书就可以天下无敌。说实在的有这样的书吗?有,可是我们根本就看不懂,为什么?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它表面的东西,其文中所包含的那些东西我们是看不懂的。就拿《道德经》来讲我们有多少人读过。我想在会有应该不少,有多少人读完它了呢?很少。真正读懂它的人又有多少呢?更少。原因在那里呢?
第一,很多朋友的古文水平不高。是真看不懂那也就看不下去了,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它在讲些什么。或是只会断章取义人云亦云。没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当然也就读不下去了。
第二,自己的积累不够。就是没读过几本书,也没学过相关的知识。那样就算是别人翻译的也看不懂。
第三,心静不下来。没有那份学者的心。心都不在这本书上还读个什么呢?
第四,没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凡事只看表面。只按别人的翻译来看,有没有多参考些别的译文呢?别的更不用说了。
本人也是读经的,就这一本《道德经》我已经读了三年了,可我感觉还远远不够。我之前因为读书很慢学速读,记得不牢学记忆法,心静不下来学禅宗,时间观念差学时间管理,感觉自己的潜能开发不出来学潜能开发,企业管理不好学企业管理,看了曾老的中国式管理学周易,想增加自己对潜意识的了解学梦的解析,为了便于开导员工学心理咨询,为了更好的完善自己了解名人看别人的传记。为了更了解生活把所有有价值的电视电影都看遍了。为了学习古文百家也是细细品读的。
现在读《道德经》才有很少的领悟。(之后有时间把它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无字天书”那就真的和曾老讲的一样?就是你可以从一本书中读出无数本书。到那里你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天下的根本,什么叫宗,什么叫源,什么叫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别的就不多说了,您有时间来学习这学习那有自己的体系吗?有住深处了解的欲望吗?有那种为了看一本书请一个月假的什么也不管的勇气吗?当然人与人之间还是有所不同的。但你真的认真的学习过尊重过你所学的知识吗?问问自己凡事只图省事。那你能学到什么呢?就连静下心来读一本书都做不到还有什么顿悟可言呢?
我的感觉是没有积累就没有顿悟可言。禅分南北人不分,是顿是渐全看人。自知沉积还不够,何言只字见乾坤。偶得此句,还请朋友们多加珍重。把心思用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