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23:19:47
“中国特色”近日,翻看了几本文摘和报纸,从几篇文章中感觉到了“一些”中国特色真是世界绝少。首先看看几篇文章的大意,说的是外国的“人家”的特色,之后再说我们自己的特色吧。

  其一,《现代女报》上有一篇文章是《总统来了怎么办》。文章说美国副总统戈尔到纽海文市,但是该市市长置若罔闻。市长助理(是中国派去培训的)惊问:“戈尔来了,你为什么不出面?”不想市长反问:“我为什么要出面?”在美国,下级官员根本没有恭迎上级官员到来、为上级官员安排食宿、陪同检查工作、或者一同观赏风景一说。可是普通市民要见市长并不难,个人提出申请,只要市长有时间,就可以进市长办公室谈情况。

  其二,《珠江晚报》上有一文说有一位叫谢兰的华裔在美国蒙哥马利市当市长,当时的市政厅办公楼一楼是常见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二楼则全是活动板房。因为20多年来纳税人不同意把钱用在修建办公楼上,所以谢兰的办公室就在20年前就搭建的活动板房里。为什么?就是因为纳税人有强大的决定权,能够决定官员的进退,而官员深知参政就是做公仆。

  其三,是当代作家梁晓声发表在《文苑》上的《最穷的女王》。其中一段这样写的:“她是当代最年轻漂亮的女王,也是世界上最普通的女王,还是最穷的女王.”这位女王是玛格丽特二世。她的王宫是清水衙门,是丹麦节约水和电的“模范单位”,在王宫开资拮据的时候,她翻译文学作品,以稿费补贴日常开支。她骑自行车上下班,很多时候去买自己最喜欢吃的西红柿、马铃薯。

  而在中国古代就说清代吧,不论清史还是电视剧中都能看到康熙、乾隆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了解民生疾苦。那么,在当代中国呢?如果是国家领导人到省上检查,自然是省级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陪同,如果到某一市检查,既有省上和市上的主要领导,还有省上和市上相关部门的领导,如果到某一县上检查,陪同人员又有县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领导,那情形那阵势颇为壮观。问题检查出来了吗?也许检查出来了。问题解决了吗?也许解决了。但是解决问题需要那么多人?既然是上级领导检查而且解决了问题,下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为什么没有解决或者不能解决自己“份内”或职责之内的问题呢?去年5•12地震后,某些省级领导去灾区检查指导工作,而身后也是有无数的陪同者,其中少不了低眉顺眼的,也少不了“别有用心”者,仔细想想,既然是检查指导工作,需要那么多的陪同人员吗?而检查完了又是高档的招待,可是灾区的人们只靠发放的救济食品维持生命。这够中国特色了吧。

  中办国办曾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自通知下发之日起到2010年底,一律不得新建办公楼,建设培训中心、宾馆、招待所等楼堂馆所”。但是,报纸、电视上时不时的披露有的地方不但新建办公楼,而且档次越来越高。某国家级贫困县竟然花7000多万新建了办公楼,其装修之豪华也是让国人瞠目。当然有很多地方领导很“听话”,可是如果有机会走进他们的办公室,那摆设、装修也是“走进新时代”了的。究其根本,就是外部约束缺乏,内部监督失效,制衡力量匮乏,简言之,就是权力不受制约。如果谢兰到中国随便走进某一个省长或市长或县长的办公室,不知道她是不是为自己“汗颜”呢,还是惭愧?或者干脆为自己“想不通”!为什么人家的市长会尊重民意?为什么纳税人有那么大的“决定权”和“监督权”?关键原因就是一句话“参政就是做公仆”。

  丹麦女王轻车简从,甚至无人陪同,自己上街买菜.她最喜欢吃的是西红柿和马铃薯。这自然而然的让人想到了一代领袖毛泽东,他老人家最喜欢吃的无非就是辣椒和红烧肉。那么,现在我们中国的“公仆”呢?有几句新编的“四项基本原则”可能能够概括他们的生活:自己的工资基本不用,家里饭基本不吃,自己家基本不回,自己老婆基本不“理”。这其中之一家里饭基本不吃,他们喝西北风吗?不是,而是基本天天有饭局。要么有接待,要么被人请,总之自己根本不需要掏腰包。接待也好,被人请也罢,基本也是高档次的,一顿吃下来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甚至几千。有报道说某地领导被请吃加上饭后“娱乐”竟然花了几万。还有近几年报道的有的地方领导去国外“考察”,一趟回来就是几百万上千万。这些钱都是纳税人的钱呀,或者说应该是老百姓的钱呀。退一万步说,花就花吧,不,他们还要索贿受贿大肆贪污。甘肃《党的建设》载文:一市政协副主席,在任某县县长和县委书记期间索贿受贿达700多万。近几年凡被“曝光”或被“逮”着的领导没有不索贿受贿贪污的,其索贿受贿贪污的数额也是“各有千秋”。他们把党和人民(说此比较滑稽)给的权力成了自己“发家致富”的“尚方宝剑”,无所不用其极。“幸运”者也许富甲一方,这是偶然的,而“不幸”者却沦为阶下囚,更有甚者掉了脑袋。这是必然的。有句话说的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还有一句古语说的“多行不义比自毙”。那么,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看到”中国形形色色的官员因为贪污受贿而落马或者掉脑袋,会怎么想呢?可能是想不通。要我们中国的老百姓说也只能一言以蔽之“这是中国特色”吧。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但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根本不愿意看到如前所说的这样或者那样的“特色”。少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特色,中国才能建设成为真正有特色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