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竟指责中国囤积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8 16:42:13
日本竟指责中国囤积资源指责中国囤积资源
    【日本《每日新闻》7月4日报道】题:世界对中国囤积矿产资源保持警惕
    世界各国对中国囤积矿产资源的动向越来越警惕。美国和欧盟6月下旬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指责中国限制出口矿产资源,以不正当手段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在世界经济有望走出低谷的情况下,日本产业界也担心中国控制的稀有金属的价格再次上涨。
    美国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的品种有9个,其中包括焦炭、矾土、锰等用于生产钢铁和铝材的原料。中国政府打着“保护有限天然资源”的旗号从关税和数量等方面对矿物资源的出口实行限制。用于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的稀土的出口数量逐年减少。可以认为,美国提起诉讼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牵制中国囤积稀有金属的动向。离开了稀有金属,美国的产业界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日本所需的锰有90%来自中国,因此也对中国囤积资源怀有强烈的危机感。不过,即使中国在世贸组织败诉,也可以借保护资源的名义来限制产量和出口,因此诉讼是否真正有效尚存疑问。
    【台湾《中国时报》7月6日报道】题:中国在全球抢物资
    中国虽然地大而物不博,为配合经济急速发展,必须在全世界抢物资,以满足13亿人民的需求。欧美各国对于北京倚仗外汇存底高达两万亿美元的声势,不断在各地抢购物资,大手笔地买下采矿权利,早就看不顺眼。中国却从不气馁,虽然有赚有赔,始终勇往直前。
    《欧洲金融》月刊最近一期专门做过一项调查,证明大陆近年对外投资并购都与抢资源有关。该刊列表显示:去年大陆对外投资246案,总值521.4亿美元中,与自然资源有关者达60%。今年上半年对外投资虽仅有17个案,总值125.4亿美元,其中4案即占总值98%,而且目的都在抢资源。
    质疑中国“贷款战略”
   【日本《富士产经商投》6月30日文章】题:中国实施货款战略确保能源稳定供应
    作为确保能源的方法,能源消费国中国把目光转向了财政状况严峻的产油国的国有石油公司。有人认为,中国的判断是,与获取能源权益相比,通过对产油国进行投资来确保稳定供应是上策。
    中国似乎找到了比较现实的手段:对其他有资源国家的油田和天然气田开发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避免与“资源民族主义”发生冲突,从而确报能源供应。
    中国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各国国有石油公司因信贷紧缩和油价下跌而缺乏资金,难以进行大规模投资。中国拥有资本,有提供开发资金的国有银行和石油公司,而西方国家却没有。
    5月,中国与巴西达成了贷款换石油协议。6月初,土库曼斯坦也就大型天然气合作开发项目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预计中国还对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输油管道扩建项目提供贷款。根据计划,东西伯利亚亚太平洋输油管的支线将连接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