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年代人以群分,你的“标签”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17:03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一种特征,比如职业、品味、爱好、特长、个性、收入甚至年龄、性别,都可以组成为不同的圈子,以保持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缓解自身心理压力,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了一个个的圈子。
单纯的以狗友会来说,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成千上万个,在狗友会里,主要成员都是宠物的爱好者,大家在网上交流狗狗的饲养经验,交流狗狗的生活习性,交流狗狗的训练方式,把狗狗的照片贴在网上,让大家欣赏,大家慢慢因交流而彼此熟悉。
于是,狗友会就开始下一项活动,大家找个时间,找个饭店,彼此从网络中走了出来,社交方式从网络走向了现实,网友就成了生活中的朋友,于是,这个组织的活动就不仅仅限于吃饭了,会想出很多的名堂,比如一起去旅游,一起团购狗狗食品,一起组织狗狗选美大赛,一起去外地和别的狗友们交流。
但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参加这些狗友会的狗狗一般都是名贵的纯种狗,若有人带着土狗或杂交品种的狗狗出现时,便会显得与这个狗友会格格不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圈子,而人也无法在不同的圈子里找到归属感。
世界上最痛苦的人绝不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恐怕恰恰是那些找不到归属感的人。圈子归属感的第一个关键是圈子所带来的满足感,或者说是成就感,是一种对生存状态的如实评价,它的衍生物叫做品味。比如进入宝马车俱乐部至少意味着拥有一辆这样的坐骑,而加入品红酒沙龙也至少表示你已经衣食无忧,是上流社会中的成功人士。
这些人他们是往自己身上贴了标签,把自己归类到某类群体,使自己有了归属感。现在的社会人都被异化了,成了工作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并且大多数的人是不满意自己的这种状态的。西方人用宗教组织来解决这种状态。但中国的白领就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合群感和安定感。

这是个需要标签的年代。你有钱了,你买车了,你住进花园洋房了,那就给你加上“中产标签”吧。谁没有这个标签谁落伍。而你一旦有了这个标签,就会按此标签圈定的生活方式行事。
圈子归属感的第二个关键是对一件事物的认同,大家都觉得好玩,例如户外极限运动联盟、登山俱乐部,这种圈子的归属感一般来源于对某种生活价值的坚定维护。
圈子中也会有利益,虽然圈子所带来的归属感以及生活品味的彼此认同比商业价值更具诱惑力,但圈子交际中并不排斥商业利益,很多人进入一个圈子也正是为利而来,对于这样的情形,与其说它浮躁,还不如说它务实。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