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歌尔摩综合症集中爆发:当国有股转持转持成为利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0:31:09
(转载请注明出自玄铁令的新浪博客)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国有股转持成为A股大利好,都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是群体性被洗脑,还是股指的更替让人忘记事物的本质呢?

    国有股转持事件,从社保基金的角度来看,是来之太晚的利好。本人举双手赞成。但是,从鸡蛋里找骨头的角度来看,和减持后再现金划转相比,利好程度明显逊色。简单而言,在股民的压力下,未来持股股票如果不能套现,按照A股市场每年不到1%的现金股息率,不如买进5年期国债,换取年均5%的收益。如果强行套现,则其行踪一定被市场发觉,套现价可能亦较低。远不如在IPO上市时直接划转现金。

    因此,对养老者来说,目前的转持政策,并不是最好的补充社保基金的方式。而且,股市的波动远远大于债市。在日后社保基金持股比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旦中国出现类似日本式的长期股市衰退,最下层的需要养老基金的人们,其福利水平将大缩水。如果2008年社保亏损的现象持续,那些本来试图依靠买进社保基金来保障未来的人们,将是非常的失望。看看美国现在的企业年金,包括通用汽车的年金持有者,结果非常悲惨。

    对A股投资者来说,转持被认为是大利好的原因,不过是从2006年至今年IPO启动前的新股首发和增发上市期,在原来的基础上被推迟三年出售。如果试点情况较佳,已上市央企如中石油,以及未上市央企的股份最终会以某种形式划转,毕竟,社保基金缺口是以数万亿元计算的。

    转持政策最关键的一点,是自从三金药业开始,社保基金转持的股份套现期,和其它股东是没有区分的。

    也说是说,就只有83.94亿股的股份是解禁期之后三年再解禁,如果招商证券上市,其转持股份是可能随其它国有股一起上市的。换言之,短期大小非的短期减持压力减轻,但是,大小限的减持对象不仅有本身的原始股东,还增加了纯粹的现金需求者——社保基金。即未来的减持者规模放大了。

    常规的看法是,社保基金是会长期持股的。这一判断简直是污蔑理财者的智慧。因为替社保理财的都是中国基金经理中的高手。他们是知道并且实践着在A股市场里谋生的艺术。简单来说,在中国基金界没有巴菲特,都是索罗斯,都是以谋取差价为生存目标,被猎杀的是同行,以及更多的散户。

    从去年基金亏损1.4万亿来看,这个行业整体上根本是在消灭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他们会在4000点之上大量发行基金,而不是增持现金。因此,在仓位的管理之下,社保基金在二级市场赚钱,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即管理者对社保基金有更高的理财责任。虽然这本身对其它基民是一种不公平。

    看看2008年初的大量减仓到2008年11月的大量增仓,社保基金的合格表现,证明他们的波段交易者,而非长期持股者。由于中国股市的长期持有回报率极低,再加上社保基金最终会持有大量的国有股,这意味着其收益可能无限接近A股市场整体不到1%的股息率,长此以往,社保基金只是获得了一些持续输给通胀的纸片,盲目长期持有是对未来保命钱的犯罪。

    在社保基金出现减持动力时,相信大小限会以抢跑的姿态先行一步。而股改大小非肯定会加快在三年内减持的动机。因为追溯的如果是发行价,则一定会选择市场高位套现,否则会多缴划转的资金。

    如果社保基金被迫在A股市场做差价,相信未来中国基金券商会专门成立社保基金研究部,就像现在台湾股市的机构将有平准基金功能的四大基金动向,视为大盘风向标一样。

    由于社保基金的操盘手就是各大基金公司里的佼佼者,而政策对股市的干预又必然通过或者知会社保基金,这注定为社保基金理财不仅有托管现金收益,还会有信息优势,从而造成信息上的不公平竞争,对非社保基金理财者的券商和基金、以及广大的私募基金、散户都是一种伤害。

    最关键的是,这种划转并未经过持股股东的同意,实际上是以大局利益为重而牺牲小我的一贯决策方式。类似划转更像一种社保基金税,只不过征收者仅仅是国有股,这会造成私营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对创投企业来说影响更为明显。像莱宝高科的持股者中国机电出口产品投资公司被划转496.6658万股、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则被划转328.0542万股。深天健股东因此股东利益损失不小,可是,莱宝高科的第三四大股东山水控股和天堂硅谷却不用划转。

    不过,新的转持政策最大的问题,却是为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的大倒退。当社保基金持有大量A股时,拥有所有权者如果不参与决策、甚至监管,结果自然是国企病重现,代理人胡为。试想,如果社保基金持股最终持股300种股票,该用多少人来担任董事,以保证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在A股增发时,如果参与则可能损失保命钱,不参与又被小股民视为共谋圈钱。类似现象一旦普遍,A股市场面临诸多利益群体的角逐,对整体治理水平的改善不利。

    最坏的结果,则是政府将有更多的动力维持股指的虚高,从而导致资源错配,令中国的资本市场更加无效。因此,在市场化发行的机制下,一级市场的猎食者将是最大的赢家,二级市场的股民被注定只有分食汤水的机会。

    以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如果这一政策是在2001年推出,市场一定会集中反对。现在却集体支持,可说是斯德歌尔摩综合症集中爆发。原因是他们只关注存量的国有股减持问题,却忽视了未来的增量——招商证券们的上市价,并没有支付股改对价。而产生国有股减持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股份的类别划分,或者所谓的国在股暂时不流通的承诺,而是因为新股发行的人为控制,导致的流通权过度溢价。即上市股权和未上市股权的价差过大,里面隐藏了过于丰厚的租金。

    试想,如果国有股长期像1995年一样处于低位,根本不会有大股东市价减持问题,也不会有大股东通过发行溢价来增厚股东权益的租金。

    从这一角度看,在新股发行高溢价未能得到纠偏之前,让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不过是让其享受流通权溢价这一A股特有租金。实际上却是广大股民以二级市场的高价购买为其买单。由于社保基金并不会直接回流A股,随着持有A股总额的扩大,其总资产中的持股资产将不得不变成现金,以增持债券比例,从而维持股、债、现金之间的合理比例。再加上社保基金本身体支出是保命钱性质,对股市来说,长远必然是资金的总体净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