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公开反对改革开放的动因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57:33
楼主
藜民:朝鲜公开反对改革开放的动因透析
[置顶][取消精华][取消推荐]

发表于:2008-11-27 03:54:33 作者:藜民更多作品博客
级别:州吏目积分:291
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11月21日发表社论《帝国主义者阴险的“改革开放”圈套》。看完整篇文章,明眼人一看就十分清楚,这是明说美国实指中国,而且由过去的含糊指责变成了半直接的批判。
在金正日身体状况不佳的消息满天飞、朝韩关系全面“封冻”、六方会谈准备复会的情况下,朝鲜为什么发表如此露骨的文章呢?难道朝鲜真的反对改革开放?
事实上,金正日当政后,他多次率领朝鲜党政高级领导到中国各地参观考察,他尤其关注深圳的建设与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他就着手创建开城工业园区和新义州经济特区,其基本思路就是想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但是,新义州经济特区还未真正成立就遇到了致命的打击。当选的特首是一名中国姓杨的富商,此人还没上任就因为经济问题在中国被抓,从而使朝鲜的规划胎死腹中。而开城工业园区受到朝韩政治的影响,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9.11事件的发生,改变了美国对朝鲜的对话态度,转而强硬地指责朝鲜支持恐怖主义,并借核问题对朝鲜实施经济封锁,从而加重了朝鲜的经济困境。作为同胞的韩国,在金大中、卢武铉阳关政策的推动下,双方关系有了较大发展,朝鲜也得到了一定的实惠,但奉行强硬立场的李明博的上台,使朝鲜完全失去了通过朝韩关系的改善以缓解与西方矛盾的机会。
在内外交困、倍受煎熬的情况下,韩国媒体又拼命热炒金正日健康问题,韩民间组织在边境地区广发传单,批评金正日和朝鲜内外政策。同时,韩国人还急不可耐地企图纠集美国武力进攻朝鲜,使朝鲜方面高度紧张和戒备。当韩国首次作为共同提案国参与由欧盟主导的每年由联合国大会提报的朝鲜人权决议案时,朝鲜人彻底愤怒了。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18日谴责称,对于李明博政府在国际舞台上作出的反对同一民族并鼓吹对立的行为,朝鲜政府绝不会视而不见。这是亵渎朝鲜的行为,是严重的政治挑衅,它将导致北南关系极度恶化,朝鲜绝不会容忍。
朝鲜对韩国断然摆出断绝往来的姿态,不仅因为感情上受到伤害,更重要的还是出于政治需要。有报道就指出,朝韩关系吃紧有利于增强朝国内的凝聚力,在关于朝国内局势的流言也屡见报端的情况下,朝鲜需要一个“敌人”来凝聚民众心理,而对朝奉行强硬政策的韩国便是最好的靶子
那么,他们对中国采取的是怎样的态度呢?这其中又隐含着怎样的玄机呢?下面,我们不妨从《帝国主义者阴险的“改革开放”圈套》一文中寻找朝鲜对相关蛛丝马迹。
一.、一反过去“美帝国主义”的宣传习惯,开篇就仅使用“帝国主义”一词,而且指责是“打着“改革”、“开放”的口号露骨的干涉别国内政”。我们知道,打着“改革”、“开放”的口号并不是美国而是中国,这就说明,在朝鲜看来,中国近期严重干涉了朝鲜内政,令朝鲜非常愤怒。从后面的言语上我们似乎感受,他们愤怒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媒体不断“曝光”朝鲜贫穷,并伴随着对朝鲜“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指责;二是在金正日身体状况可能不佳期间,到处传闻中国政府在他过世后将支持金正日的大儿子金正男主政朝鲜,然后推行改革开放,从而改善朝鲜政治困局和民生艰难在不断同时,这就不能不让金正日认定中国企图“强行将本国的政治理念、体制,政治方式和经济结构推行到其他国家,以达到他们支配和掠夺的目的”。
很显然,“他们胡编乱造什么“改革”是世界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将不接受他们要求的国家扣上“孤立主义”、“闭关自守”等等的帽子,施加巨大的所谓“开放”的压力。帝国主义者就是这样放肆的对我们国家说三道四的。”此段话是说给中国听的,意在对中国方面某种具有官方性质言论进行强硬的回应与警告。
二、文章极其巧妙地对中国与东欧的变化进行了朝鲜式的理论总结,以表明其社会主义的正统性与纯正性,以反驳对朝鲜贫穷的指责,同时隐含更甚的用意。
在引用金正日的话语后,紧接着交叉使用“和平演变” 与“改革开放”带来的后果进行了评述。虽然文中并没有出现“中国”一词,但站在朝鲜的立场上,“听从帝国主义者“改革”、“开放”教唆的国家付出了国家自主权丧失,国家尊严被践踏的代价,换来了葬送社会主义、人民成为殖民地奴隶的悲惨境地。”这种描述未尝不是在针对中国。
事实上,“当权势力与人民大众的对立矛盾不断加深”;“绝大多数人处于政治上无权、生活上无钱的境地,备受煎熬,思念起社会主义时期社会稳定的过去;潮水般涌入的外国独占资本,把持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着人们的血汗;对外债务的成倍激增,人民背负的负担越来越重。”这些与中国国内目前的某些言论有相似之处。
在后面的论述中,在直接引出了“美国”并进行批判的之后,简要总结了现行体制的“优越性”,最后为未来的国家战略制定了基本方向。
这无疑是一次思想、路线的针对性辩论。当此政局敏感时期,朝鲜为什么半公开地针对中国进行理论论战呢?显然别有用意。鉴于此文的发表很容易使中国人想起毛主席逝世后的“两个凡是”理论,藜民猜测,很可能是金正日在为后来的主政者制订政治遗嘱,规划政治路线。由此,藜民进一步推测,金正日的身体状况确实出现了严重问题,而且,所确定的接班人很可能就是前述的大儿子金正男。此文就是在为他量身制作的。
因此,朝鲜通过此社论,一方面警告中国不要干涉其内政,另一方面为今后的政治路线制定基本框架。结合近期的一系列大动作,藜民认为,朝鲜政局确实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试目以待。
您的帖子被东方红于2008-11-27 13:12:34推荐
你的贴子于2008-11-27 09:49:47被管理员加分(5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