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立法鼓励富人设立慈善基金回馈社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23:57:46
“让子女金钱泛滥,既不对也不智。”说这话是全球第二大富豪巴菲特,他决定在有生之年把八成半的财富捐献给慈善基金,价值接近三千亿港元。这项豪举除了反映这位“股神”的乐善好施外,还显示美国的慈善基金制度大振富豪回馈社会的风气,是很值得富豪日增而社会服务不足的中国参考。
巴菲特由少年时在父亲的经纪行用粉笔登记股价学起,靠自己的投资眼光,累积成今天接近三千五百亿港元的身家。港人推崇他投资精明,封他为“股神”,这称号只反映其理财的成就,不足以反映他的理财哲学。他创办的投资旗舰巴郡公司,一直以自己的美国中部家乡为总部,与华尔街“保持距离”,并且对华尔街部分为富不仁的贪婪行径口诛笔伐,被美国人视为英雄。
慈善基金利精明守富
对于巴菲特的善举,大家都认为他“豪得起”。他安排分二十年捐出巴郡股票,二十年后他已九十五岁,还留下一成半即约五百亿港元的资产给自己,生计完全无忧。他把另外一成半则分给自己四个子女控制的慈善基金,子女也不愁衣食。不过,最难得的是他把七成身家捐给由全球首富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令这个本已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控制的资产增加了一倍。
盖茨基金单是去年作出的慈善拨款已达一百亿港元,等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年预算案的两倍,可见基金在全球慈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盖茨在两星期前宣布,两年后将逐步淡出微软主席的工作,会花更多心力来处理慈善基金的事务。今次得到巴菲特“注资”并且加盟成为托管人,盖茨基金汇集了全球最富有的两个人的资金和他们精明的头脑,发挥的威力将更巨大。
美国富豪家族设立慈善基金,既出自个人回馈社会的好意,也深受政府制度上的鼓励,设立慈善基金可以节省大笔税款,也可以让家族成员继续控制大笔财富,透过基金运作代代相传发挥影响力,并且履行照顾弱势社群的社会责任。
立法导民间财富扶贫
俗语有云:“发财立品。”一个人无尽贪婪赚得的财富根本一生也花不完,又可能纵坏子女成为“二世祖”败尽家财。慈善基金反而有助守住财富的使用权,利用基金的利息帮助有需要的人,换来自己晚年心灵富足,缩窄社会的贫富鸿沟,对下一代也有利,但要培养这种风气,亦需要社会和制度上的配合。
中国近年富豪迅速增长,但是贫富日益悬殊,容易酝酿仇富心态。要是在适当时间,能够制定鼓励富人设立慈善基金回馈社会的法例和制度,既可缩窄贫富差距,减轻仇富心态,又可透过活跃的民间济贫工程,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促进社会和谐,有利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