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戈:中国式政审何时才能终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21:43
中国式政审何时才能终结?
羽戈
【该文章阅读量:162次】【字号:大中小】
参加高考已经是近十年前的旧事,如今恍然才知政审为何物。前两天看新闻,说河北隆尧县的冯姓高三女生报考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需过体检、面试、政审三关才能入学,冯同学拿政审表到当地派出所盖章,却被告知,其父亲曾因进京上访,曾被以“扰乱公共秩序”之名行政拘留三天,所以派出所不能盖这个章。但是,对勘河北省招办和省公安厅联合制定的政审表,并未明确规定上访被拘留人员的子女不能通过政审,于理于法,派出所的卡壳都说不过去。后来,此事被曝光,引来千夫所指,迫于压力而且自知理亏的派出所只得盖章放行。
这听起来像是一幕大话时代的闹剧:父亲有罪责—何况上访被拘留,不同于盗窃、抢劫、强奸等,在大多数人眼中根本不算犯罪,而是一块荣耀的伤疤—奈何让女儿来承担?政审审到这严苛的一步,与株连无异。
为什么如此严苛?我们且来看一下《公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暂行办法》对政审不合格的定性: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道德品质不好的;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其他原因—这些都算不合格,不宜做人民警察。
大致而言,政审的合格标尺有二,你自己没有犯过罪,你的血亲没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前一条固然苛刻,人们还可以理解:警察队伍要保持高尚的纯洁性,不欢迎有犯罪前科者和道德渣滓。至于后一条,决策者担心什么呢:犯罪因子会传染,老子杀过人,子女便会在月黑风高的深夜拔刀而起?还是因为血亲被判刑,导致你对警察产生了一种仇恨、报复心理,你报考公安专业,是企图从内部颠覆革命的堡垒?这好像是香港黑社会电影里面的卧底桥段。
说白了,还是血统论与出身论的流毒在作祟。政审这一道关卡,本来是为意识形态的卫生程度而设置,最后却纠结于考生是否有一个干净的政治出身。不知这算不算买椟还珠?最严重的恶果,在于用出身论支配政审,支配相应的社会关系,最终支配一个社会的政治风气。假如新闻里的冯同学通不过政审,相信有许多父母亲在上访之前,会凝视即将参加高考、且大做警察梦的子女而思量再三,然后狠狠心—还是望而却步。
不过,用政审的关卡过滤考生,并非当今中国的特产。我们的老祖宗早早创下了先例。在唐朝,参加科举考试,亦有政审,而且亦是审查出身。有两种人不准考,一是罪人之后,二是商人之后。大诗人李白先生,恰恰两条都占了,他的祖先在隋朝末年“被窜于碎叶”,就是流放到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后来辗转到四川,开始经商,所以李白这辈子都无缘进入科举取士之门。他最后成为六品的翰林待诏,还是靠取悦权贵所得的恩赐。
这么一比,似乎展现了时代的进步。古时,如果你是罪人之后,科举考试就不能参加;今天,你只是不能报考公安等大学,只是破灭了警察梦而已。
反过来一想,时代的本质并无什么质的进化。正如无论古今,改革都需要火与剑来推动,妓院都需要取一个优雅的名字,古代拿“罪人之后”作为铁门槛来阻挡考生,今日一如既往冷酷。对“罪”的判定,像隔离麻风病人一样在某些领域隔离罪人及其后代,已经沉淀为中国一大的政治传统。可其意图实现了几许呢:一面借此消解犯罪的气焰,一面视犯罪为恶因,为病毒,严密防止它渗入仕和警察的阵营—我们看到,犯罪历来屡禁不绝,那些高贵的队伍却出了不少腐化分子。
在铁门槛与隔离政策面前,谁愿意成为罪人的后代,谁不梦想生于权贵和富豪之家,可出身无法选择,就像你无法选择所生活的时代,这是人类最大的有限性。遗憾的是,决策者并不尝试改造这种有限性,反倒是让有限性更加有限,让残缺的伤口更加残缺,以政审的名义制造身份歧视便是其中一例。
从短期讲,需要改变的是政审的内容,它应该走向宽容和多元,正所谓“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从长期讲,也许整个政审制度需有彻底变革。
唯一需要杞人忧天的是,如果没有政审,李白就不是那个李白。(原题:中国式政审何时才能终结?)(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父亲上访被拘致女儿报考遭拒续:通过高考政审
19日下午,冯艳(化名)终于获得了河北隆尧县公安局开具的高考学生政审合格证明,并参加了高校面试。
警方称父亲案底不影响女儿政审
此前,这位河北隆尧县东良乡的高三女生报考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但其父冯五诚曾因上访被拘留,乡派出所拒绝为她在政审表上盖章。此事经媒体披露后,隆尧县公安局当即联系东良乡派出所开会讨论。
20日下午,隆尧县公安局政治处主任张景涛在电话中称,县里经向邢台市公安局政治处请示,确认冯五诚的“案底”不影响冯艳的政审。
张景涛说,因直系亲属上访被拘孩子不能通过司法学校政审,河北省招办和省公安厅联合制定的政审表所有条款,都没有明确这一说法。
派出所派专车送冯艳补办手续
19日下午3时许,接到通知的冯艳在父亲陪同下,去乡派出所,内勤科派专车去隆尧县公安局替冯艳补办手续。
下午5时,冯艳将政审合格表交到就读的隆尧县一中,随后动身前往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所在地河北保定参加面试。20日,是该学院面试的最后一天。目前,冯艳尚未收到面试结果。
“女儿成绩本来就好,幸亏她老爹的‘前科’没影响到她。”20日下午,先前一直心存忐忑的冯五诚说。
为讨村委会欠债来京上访被拘留
1997年,村委会借了冯五诚3万元用于村中照明线路改造。是年,村里还给他1.5万元。随后,余款迟迟未能结清。冯五诚多次向乡里反映,未果。2006年,冯五诚先后到县市上访。在京上访期间,冯五诚被隆尧县接回,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3天。
新闻回顾:女子因父亲上访被拘不能报考司法院校
摘要:河北隆尧县的冯先生曾因上访被拘三天,今年女儿高考后,报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当地派出所因其父曾上访被拘,告知无法在政审表上盖章。冯先生对于自己上访连累女儿感到十分不解:“上访并不是违法的事,即使有错,也是我个人的错,不能连累女儿。”_(网文转载)
来源:时代周报      来源日期:2009-6-28       本站发布时间:2009-6-29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5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