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为什么不闻警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19:37
近期,又有一批贪官落马,其中还不乏一些副部级官员。在廉政呼声日益高涨、监督制度日益完善的形势下,“反腐倡廉”的警钟应该说是“敲”得足够响了。百姓不禁要问,为什么有的贪官仍旧置若罔闻,依然铤而走险,去与法律为敌、与人民为敌?究竟是什么让贪官听不到长鸣的警钟?


·在家里藏钱是“个人爱好”
5月19日,广州开发区规划国土建设局原副局长黄鹏,因涉嫌受贿罪在当地法院受审。此前,从黄鹏家中搜出221万港币、2万美元,其中176万港元来源不明。庭审中,黄鹏称在家里藏钱是他的“个人爱好”。[详细]

·被算命先生“算”出来的贪官
一个个腐败分子被拉下马时,有一些“意外”显得格外雷人。被算命先生“算”出来的贪官:巴东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谭某相信“神算”所言,向检察机关主动交代了受贿10余万元的事实。[详细]

·堕落之路从“无所谓”开始
几乎所有被揭露和查处的腐败分子,他们在忏悔和反思中都说,走向腐败堕落深渊那条路,都是从"无所谓"开始的。有的说,给人办事得到酬谢,现在就是这风气,到自己身上无所谓;有的说,逢年过节收些礼,是人之常情,到自己头上无所谓;有的说,现在包二奶者大有人在,自己搞个情人无所谓;还有的说,自己当领导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多占多享受应该,虽然不符合规定也无所谓……当初,他们眼里的无所谓就是这么多。[详细]
相关阅读

玩弄权术无异于玩火

“明星区长”堕落轨迹警示录
相关阅读

落马方悔“交友不慎”,为时太晚!

“靠我挣钱,就得出点血”


·“人家送钱给我是对我的尊重”
方伟刚,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播电视台原台长,曾任番禺日报社社长、番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番禺区广播电视局局长。2007年12月13日,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判处方伟刚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详细]

·失衡心理、贪婪心理、侥幸心理
失衡心理、贪婪心理、侥幸心理,在贪官中也有一定的共性。防腐必先“防心”,而贪官之所以想贪、之所以能贪得成,除了有其自己的内心活动和内在因素外,绝对还存在着不可抗拒的外部条件和外界因素。是什么助长了贪官的“三种心理”,而使其在贪腐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详细]

·一边收受贿赂 一边租房装穷
人称“租房局长”的重庆市城市照明管理局原局长冉崇华,因利用职权收受贿赂288万余元,滥用职权给国家造成损失560万余元,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于2009年5月6日被重庆市黔江区法院一审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财产90万元,赃款252.7647万元。[详细]


·贪官多是“好演员”,如何整治“做戏”之风?
有人把现今时代戏称为“表演时代”,相当多的大小官员都在努力提高技艺,争做“优秀演员”。这种说法尽管有些偏颇,但也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源自生活”,有众多事实为据。[详细]

·树立正确权力观利益观
面对诱惑和风险,要突破“包围”,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切实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具体来说,应当从苦练“内功”、净化交友圈入手,谨慎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谨慎看待鲜花和掌声,谨慎处理亲情和友情,防止被那些怀有不良企图的人所腐蚀、所利用。[详细]


相关阅读

贪官轻判 影响反腐声威

贪官狱中写书竟获减刑
本期责任编辑:时政频道 杨理光

贪官之所以贪,是因为他们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金钱的崇拜、对利益的贪婪冲昏了他们的头脑,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大肆敛财。贪官之所以不闻警钟,要么是存在侥幸心理、抱着“混水摸鱼”的心态;要么“反正已经贪了,再贪点也没什么区别”,一步步走向深渊,直到“死了都要贪”;另外,目前对贪官的惩罚力度还有待加强,“贪官死缓”和“狱中著书减刑”无疑会令贪官获得投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