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规划将取消区级政府 官员干部安置未明(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53:34

深圳规划将取消区级政府 官员干部安置未明

2009年05月27日 08:37广州日报【 】 【打印已有评论0条

六区四市重新定位

年内申报特区扩容

深圳特区的扩容问题一直受全国关注。在《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方案》)获国务院批准之际,记者了解到,深圳市政府正在加紧研究该《方案》的3年分步落实规划。

其中,第一年,即2009年,深圳改革的重头戏包括向中央申报将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即将原属关外的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纳入特区之内。如果获得批准,深圳特区的总面积将由现在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香港。

据了解,深圳现在已启动将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全市的专项调研方案。如获批准,撤销“二线关”的问题将提上议程,深圳“一市两法”的制度将成历史。

整合政府机构 优化政务流程

《方案》提出,深圳将整合政府机构,完善大部门管理体制,用5年时间率先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并适当调整行政区划,缩短管理链条。

改革重点首先是转变政府职能,按照职能有机统一的原则,优化政务流程,整合政府机构,完善大部门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职能、机构与人员的合理配置。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相对集中,执行专业高效,监督有力到位。(新华)

短期规划:合并关内关外 特区扩容五倍

深圳目前下辖6个行政区和光明新区,其中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位于经济特区范围内,总面积395平方公里;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地处经济特区外,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而分割特区和非特区的,就是“二线关”。

关内、关外这两种不同的行政区划,一方面造成特区内面积太小、可供经济开发用地不足,另一方面则导致特区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城市化程度不高,降低了深圳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由于深圳现有的特区立法权只能覆盖特区内,造成“一市两法”,既影响行政管理的统一性,也加大了管理成本。如果将特区面积扩大至宝安、龙岗,“一市两法”问题将迎刃而解。

因此,特区的扩容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这次的《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合并关内关外、撤销“二线关”的规划就再次被提上议程。

“二线关”是深圳发展的枷锁

深圳最早提出撤关的是原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总设计师郁万钧。11年前,1998年深圳“两会”期间,郁万钧作为深圳市政协委员,第一个提出撤除“二线关”。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教授杨立勋认为,经过30年的发展,深圳已从小小经济特区变成一座现代城市,但由于“二线关”的存在,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都受到影响,令它的中心城市功能大打折扣。

杨立勋还认为,由于“二线关”的存在,还造成关内、关外适用法律不一的现象,人为造成一个城市两种制度,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城市二元结构使深圳市场人为分割,特区内过度开发,特区外开发不足。

所以,杨立勋认为,特区要扩大,就一定要把龙岗、宝安和光明新区纳入到特区内来,原来分隔关内关外的“二线关”需整体移到深圳与东莞、惠州的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