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为互联网贡献了一个小精灵Woocall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22:35:29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 14:20 千龙新闻网
作者:周科进
近日,无意中在新浪网上看到一个小玩艺儿——Woocall(见下图左下角),开始以为是烦人的流氓插件,未予理会,后来好奇地点击后发现,这是新浪刚推出不久的网页聊天工具。

新浪刚推出不久的网页聊天工具Woocall(图片来源:千龙新闻网)
点开Woocall,看到这样一段:
系统信息: 每60人自动分聊天室,欢迎您进入X号聊天室,
请进行相关话题探讨。
Woocall是新浪网为同时关注一个网页或话题的网友提供的沟通工具。房间中没有主持人,请畅所欲言,点击用户名可以屏蔽刷屏用户。有任何建议请点击反馈,给我们留言。谢谢您的支持。
在新浪网读书频道,李春平的新著《忏悔无门》引起网民的注意,在当天当时的1号房间,讨论很认真,还有对Woocall的评价:

网友们利用Woocall进行讨论(图片来源:千龙新闻网)
这令我对Woocall产生了兴趣。通过查看网友的评论和对新浪开发者采访,初步了解了Woocall的来龙去脉。
Woocall是新浪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开发于2006年4月正式上线测试的。目前已经部署在读书、体育、Blog、游戏等频道。关于Woocall名称的由来,开发组的官网编了一段创世纪的神话,但明眼的网民指出,这其实是拼音化的“我靠”!
有网友提出,在新浪之前已有网站推出了类似的工具,但承认Woocall有自己的特色。
对推出Woocall目的,新浪说是为了给网民提供页面沟通的便利,而有的网民认为,这是为了提高网站的黏度,增加网民的停留时间,为营利服务。
对Woocall的考察到此就可以打住了,但细琢磨,这个小玩艺儿的意义可不小,可以说是新浪对互联网的贡献。
互联网已被公认为第四媒体,大体说来,前三代媒体的特点是:报刊易于携带,广播随时随地,电视眼见为实,那么,互联网的特点是什么?有人概括为:海量、互动、多媒体。但我觉得,最具互联网特色的应该是聚合,即把相同爱好、相同关注、身处异地的人聚合起来讨论共同的话题。这也是BBS、社区成为网络最初应用的原因,也是WEB2.0突出的方向。但是,BBS、聊天室的缺陷在于,它虽然是以不同主题聚合了不同的网民,但主题这个东西仍然过于宽泛,所以,常见在BBS、社区中,各个帖子之间有时缺少相关性。文章之后的跟帖,主题虽然明确了,但由于“到此一游”式的随意性,很难展开讨论。Woocall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即做到主题明确,又可以使具有相同兴趣的人充分展开讨论,参与者也可以及时看到他人的反馈。
在日常聊天的时候,我们最讨厌不相干的人来打岔。在网络中也是如此。君不见在BBS或聊天室里,常有人来发“小广告”,也有人钻进来说些与主题不相干的话,令人扫兴。Woocall屏蔽讨厌者的功能很有意思,但现在只能屏蔽你不喜欢的人,别人开可以看到他的发言。如果深化这个功能,聊天室中过半数的人屏蔽了某讨厌者,系统将把他“踢”出聊天室,这就会形成网民自我管理的利器。
互联网目前主要是继承和整合前辈媒体的表现方式,但只有真正创造出自己独有的表现形式的时候,新的媒体才真正站住脚跟了。
所以,我认为Woocall是新浪为互联网贡献的一个小精灵。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