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等5经济学家激辩下半年国内经济走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03:00
谢国忠等5经济学家激辩下半年国内经济走势http://finance.QQ.com  2009年06月01日07:15   全景网-证券时报 刘云 黄兆隆  我要评论(37)

谢国忠:要真正提高消费水平,需要有大量财富和收入由政府向老百姓转移

金岩石:今年是政策性调整复苏,明年是实质性复苏

高善文:短期内,内需拉动的作用非常有限

李振宁:中国人强烈的致富欲望正推动着社会经济往前走

韩志国:从长远看,中国将面临一个W型增长态势

有望率先复苏 难言已经触底

编者按:国外经济数据持续恶化、众多知名大型企业等待政府救助;而中国在经过去年底到今年初的经济下滑后,今年第二季度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相关指标开始升温,而作为经济风向标的股市也持续走高,让人不得不思考:中国经济发展之路能否在世界经济中独领风骚?而与此同时,还有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人都对世界经济是否能实现V型反转存在较大争论。带着诸多问题,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上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请他们就下半年经济形势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中国经济将率先从世界经济恶化的泥沼中脱身,这是众多国人美好的愿望。

现阶段,从多项指标来看,中国在本轮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中受伤较小,独善其身的可能似乎很大。但是,被世界多位著名经济学家誉为“大萧条”的本次经济衰退,来势汹汹。中国能否在危机中安然度过“危”,而获得“机”?

在部分知名人士认为中国基本面依然向好、依靠拉动内需将能维持经济增长“保八”的同时,少数人士则提出,如果出口增长不能恢复,中国经济复苏还言之尚早,甚至今年GDP增长率最高可能仅有6%。

经济复苏还要看出口

记者发现,受访者中支持“中国经济率先复苏”观点的居多。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复苏前景是比较明朗的,他个人对此比较乐观。而决定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是财政刺激,短期内需要关注房地产是否回暖,长期则要看结构性调整。

包括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在内的人士都着重强调了出口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金岩石称,中国率先复苏有80%的可能。但前提条件是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国际贸易要稳定发展,美国经济企稳,欧洲经济增速持平不继续恶化。在短期内,内需拉动的作用非常有限。而决定性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是否稳定,目前看不存在问题;二是内需能否持续反弹。投资性内需效应已经开始扩大,消费性需求要依靠房市、车市、信用卡市和“家电下乡”等补贴政策等短期性政策拉动。总体上说来,今年是政策性调整复苏,明年是实质性复苏。但能否持续向前发展还有待观察。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李振宁认为,中国经济形势比想象中要好很多,与欧美杠杆化“寅吃卯粮”不同,要解决“去库存化”。而在中国政府目前财政充裕,可采取手段较多等情况下,完全具备率先走出危机引领全世界经济复苏的可能。中国的旺盛购买力和城市化进程将可利用这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李振宁还认为,目前中国正在由制造中心向研发设计、服务中心转变,成本还比较低,社会也很稳定。另外,就是城市化的进程还没有结束,中国人强烈的致富欲望正推动着社会经济往前走,企业和个人手中也储备了一定资金,银行也放开贷款,并不像美国企业因资金不足而陷入经营困境。

但被市场人士誉为“空头代表”的谢国忠一直认为“谈经济复苏这个话题似乎有些过早”。谢国忠认为,世界经济复苏还很遥远,中国经济触底反弹,要等世界经济恢复,自己要搞改革。但如果完全依靠政府发放资金来刺激经济,而经济基本结构没有改变的话,则难以彻底走出当前困境。对中国而言,刺激经济措施只能起到暂时稳定作用,但没有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中国经济对出口有较大依赖,在出口不好的情况下,经济恢复增长的可能性很小。

谢国忠一直坚持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家庭需求不足,家庭需求不足是因为工资水平比较低,财富水平比较低。中国大部分的收入和财富掌握在政府手中,这样的模式不支持消费。要真正提高消费水平,需要有大量的财富和收入由政府向老百姓转移。财富的转移就是将国有资产分给老百姓,收入转移就是减费、减税。钱要真正放到老百姓口袋里才行。

知名市场人士韩志国对今年下半年经济形势也充满忧虑:“看不出有任何触底反弹的迹象”。他认为制约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有:首先,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太高,出口占比在60%以上;二是产业结构亟待转型,消耗模式难以为继,传统的能耗型已经走到尽头,今明两年都是一个缓冲期;三是行政指导性经济模式需要大调整;四是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目前的实际重视程度、解决力度远远不够。从长远来说,中国将面临一个W型增长态势。

而对于复苏后,哪些行业将受益的回答,各位受访者则答案不一。高善文认为,结合国家现有的经济政策,行业获益是有顺序的,目前看煤炭、建材、化工产品都会起来,这都是受到相应产业带动起来的,比如地产、汽车等,再远点看地产、金融、消费品都会取得长足发展。

李振宁则表示,经济发展肯定不是某一行业的发展,而是全行业的恢复发展,振兴规划出台推动各方位成长、发展,某一行业只是在特定时期内会表现优越,但其余的行业像有色金属、钢铁终归会赶上去。金岩石说,总体上看,将有三个趋势:第一,从去年就开始体现一个“国进民退”的趋势,这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现实,各方面投入都向国有控股企业倾斜,国企获得的资源远远高于民营企业,这个层面上看来,国有垄断性占比优势大的行业将会获益;第二,随着经济形势转好,周期性行业如金融、地产、大众消费行业将会获益;第三,“保八”前提是必须要有2%的政府投资驱动贡献,如果真正实现,那么四万亿投资的行业和后续的政策偏导性投资行业如铁路基建会有较大获利。

8%与6%

对于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乐观派们均表示“保八”不成问题。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指出,工业增长与GDP增长有个比值,我们称之为生产性GDP增长贡献比值,过去十年的比值都为1.5:1,今年1、2月份两者比值达13:8,而3月份的比值更大。从目前看,生产性GDP是可以持续增长下去的,今年实现“保八”没有问题。

高盛将中国今年GDP预估调至8.3%,明年则调到10%以上,摩根斯坦利也将今年预估调到7%。对此,李振宁表示,中国经济本身没有进入衰退,只不过增速降缓,但仍然保持了一定增长率。就一季度数据看起来已经比去年四季度要转好很多。中国“保八”是没有问题的,明年一定是两位数。很多人认为今年主要是靠四万亿的投资拉动,明年不能持续。但国务院下发文件其实是按两年投资,每年两万亿。今年实际贷款肯定超过八万亿,国家拨款四、五千亿,地方政府和银行负责大部分,如此之大投资将极大推动经济势头上涨。

“今年GDP能实现6%就不错了。”韩志国一语惊人。他表示,今年“保八”增长目标很难实现,以发电量数据为例,4月份发电量数据依然下降,钢材市场采购量等数据全面下滑,国企盈利水平一季度下降32%,进出口全面萎缩,完全依靠投资驱动。虽然中国受全球危机影响较小,不是中国主观上做得好,而是受益于开放度较小,本身经济可能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相关阅读:

利好经济数据支持 国际油价5月涨幅近30% 

黄孟复:股市楼市回暖不足以证明经济止跌 

国际油价单月涨幅10年新高 经济回暖需观望 

六月经济复苏与否将明朗化 市场热点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