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里的萤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9:06:27
主题:黑夜里的萤光
作者:maggie      时间:2004-6-30 13:15:18
黑夜里的萤光
2003年4月3日,拜祭中山陵
一稿:2003年4月12日午后,北京大学法学院
二稿:2003年7月1日夜10:25-2:30,北京莲园
三稿:2003年7月9日晨3:40-6:44,北京莲园
我本来是不能够到南京的,但是,我想法设法去了;到了南京,也不过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是,我想方设法去拜祭了中山陵;本来可以一拜即别,但是,我想法设法翻阅了史料典籍,在文字中重新求索孙中山先生(1866-1925)的一步一脚印;读罢,本来可以安然掩卷,重回纷扰人世,但是,我想法设法“写”下了这三部曲――虽然,先生的生平和思想几本书也谈不完。
第一部:为理想而生;第二部:理想,没有死亡;第三部:历史,写在人们心中。不是为了说服谁,不是为了动员谁,不是为了抨击谁,这三部曲只不过是一个拜祭过中山陵的晚辈写给先生的悼文。
我想告诉先生,在这个很少人谈“理想”的时代,你的理想,我看见了,我懂得了,我记住了。
第一部:为理想而生
1866年11月12日,先生诞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现在的中山县)翠亨村一个农民家里,家境贫寒。先生到十五岁才有鞋子穿。他住在多山的地区,在那里,小孩子赤足行路是件很苦的事。在他和他的兄弟没有成人以前,他的家住在一间茅屋里,几乎仅仅不致挨饿。他幼年时没有米饭吃,因为米太贵了,他的主要食物是白薯。(后来,孙中山好几次告诉宋庆龄说,就在这早年还是贫农家里的贫儿的时候,他变成了一个革命的人。他下了决心,认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这样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
9到12岁,他曾在家乡的村塾里读过几年书,但所学内容不外传统的蒙学入门读物,学习方法则是死记硬背。如果没有别的机会,他也许将像同时代的绝大多数农家子弟一样,在历尽生活的艰辛之后终老于乡。但是,由于毗邻澳门、广州这一地缘优势,香山县的农民具有内陆中国农家所没有的机会,那就是出国谋生。
翠亨村便有许多人前往东南亚,在那里侨居下来。孙中山的大哥孙眉也走上了这条道路,未及成年就远涉重洋,去异乡追寻新的希望。幸运的是,孙眉此举取得了成功,在夏威夷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发展空间,并将孙中山接到身边。
一、理想的种子,在异乡萌生
12岁的孙中山没有想到此行竟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
初到异国,展现在孙中山面前的是一个精彩文明的世界:处处是花的世界,处处是绿的草坪,就连街道马路,也是笔直宽阔。和平鸽在市中心草坪和广场觅食,驱而不散。到处秩序井然,一片祥和。这里显然是一个民主法制的国家,人们尊重法律,法律规范着人们的行动。进了商店,小姐们用语文明,态度和蔼,使中山体验到受人尊重的感觉。到了学校,老师教得用心,学生学得专心。新鲜的科目设置,灵活的教学方法,井然的秩序,严明的校规,都深深地印在这位来自东方的一个制度陈朽、风气循旧的国家的少年脑海里。
后来,孙中山进入正规的意奥兰尼男子中学读书。1882年7月的一天上午,隆重庄严的毕业典礼,三年的学习,勤奋的耕耘,使孙中山获得了英文文法第二名的好成绩。国王架刺鸠一身素装,登上了主席台,对品学兼优者进行嘉奖。望着这位东方的少年,国王笑哈哈地说:“祝贺你的成功。”并把奖品和证书颁给了孙中山。
毕业后,孙中山短期就读于檀香山和香港的两所教会学校,然后又在港英当局的官立中学--中央书院读了两年书。他曾写到:“在香港读书,暇时辄闲步市街,见其秩序整齐,建筑闳美,工作进步不断,脑海中留有甚深之印象。……故里香山…情形迥异,香港整齐而安稳,香山反是。……我恒默念:香山、香港相距仅五十英里,何以如此不同?外人能在七八十年间在一荒岛上成此伟绩,中国以四千年之文明,乃无一地如香港者,其故安在?”
西式教育和西方宗教的熏染,檀香山人民反美斗争的启示,陶铸了这个中国青年的心灵,使他把所学的西方社会知识和自己国历身受的体验,融合为观察、思考祖国命运的新的价值标准,生发出救世济人的崇高理想。
爱国心并没有寄托在彼岸世界的虚幻中,而是根植于改造落后祖国的现实沃土里,他已经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国家命运联在一起了。他在日记中写道:“到檀香山,就傅西校,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故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
孙中山曾经希望正统社会里的当政者来担当改良祖国的重任。早在大学毕业之前,他就尝试过结交正统社会的上层人物,指望借助于他们来实现自己的社会革新理想。
他选定的首位结交对象,是同乡先贤郑藻如(1824-1894)。郑是一位退隐于乡的官绅,有着不同寻常的履历,曾任江南机器制造局帮办、津海关道,以及出使美国、日斯巴尼亚(即西班牙)、秘鲁三国大臣,属于李鸿章一系的洋务干将。
1890年,孙中山致书郑藻如,申明自己志在国家,“留心经济之学十有余年”,“翘首以期用世”,多次想上书总理衙门指陈时势,又考虑到尚无实践经验而作罢。因此,他提出劝农桑、戒鸦片、兴教育三项“实事”,请郑藻如牵头提倡,先在本县试行,然后必有别的地方起而效仿,则可风行天下而利百世。之所以要请郑藻如牵头,孙中山解释说,是因为自己出身贫寒,“既不能学八股以博科名,又无力纳粟以登仕版,”恐怕没有号召力。可是,病老于乡的郑藻如没有作出什么响应,孙中山盼望中的机会落空了。
1892年7月,26岁的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正式开始了职业生涯,在澳门开业行医,并借款开办了东西药局,但刚刚有了起色,又受到了澳门葡人医务当局的排斥,一年后被迫前往广州,经营状况仍未好转。职业道路受挫,孙中山的革新抱负再一次活跃起来。
1893年冬,他经营广州中西药局失利,干脆将之撇下不管,回到家乡撰写了长篇文章,打算送呈给李鸿章。与四年前的致郑藻如书相较,这份上书的结构和内容,以及上书之举的缘由和用意,都有着明显的连续性和相似性。
他首先申明自己的不凡抱负和知识背景,“…幼尝游学外洋,于泰西之语言文字,政治礼俗,与夫天算地舆之学,格物化学之理,皆略有所窥;而尤留心于其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至于时局变迁之故,睦邻交际之宜,则能洞其阃奥。”接着,他提出并详细解释了四条“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即“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然后,他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志向,“…于圣贤六经之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则无时不往复于胸中;于今之所谓西学者概已有所涉猎,而所谓专门之学亦已穷求其一矣。…不自知其驽下而敢求知于左右者,盖有慨乎大局,蒿目时艰,而不敢以岩穴自居也。”并解释说,上书之举“非欲徒撰空言以渎清听,自附于干谒者流,盖欲躬行而实践之,必求泽沛乎万民也。”那么,孙中山打算“躬行而实践之”的是什么呢?还是农政。他对李鸿章的具体请求,是玉成自己考察各国农政、振兴中国农事之志。
对于这次上书之举,孙中山可谓全力以赴,也寄予了很大希望。为了达于李鸿章之手,他动用了所能用上的全部关系网络。他先找到前澳门海防同知魏恒,请他致书将自己介绍给上海的盛宙怀,再请盛宙怀致书将自己介绍给其堂兄盛宣怀,准备通过盛宣怀将上书转呈李鸿章。到上海后,孙中山又得见同乡郑观应,郑与盛宣怀熟识,于是又为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介绍信。
经过几度转辗,孙中山的上书终于到达了李鸿章手里。但是,这次费尽周折、凝聚着青年孙中山全副努力的上书之举,仍然没有产生任何反应。李鸿章甚至没有接见他。
这一结果,让孙中山看清了自己与正统社会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再加上次年康有为等人“公车上书”的失败,彻底摧毁了他对于当局仅存的一线希望。
这种感触是那么强烈,以至于两年多以后回忆此事,孙中山仍然禁不住“怃然长叹”。他清楚地认识到,国势衰弱的根源在于清朝政权的极度腐化和无能。欲实现自己的革新理想,便要从底层和边缘入手,将正统社会整个地颠覆。
因此,孙中山很快就得出结论:中国唯一的出路是推翻清朝。他知道,只有实现了这一点,中国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强国。
二、理想被现实撞了一下腰
孙中山放弃了和平方式,提出了一个纲领,并开始鼓吹革命。当时他的口号是“勿敬朝廷”。其后不久,他向同志们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观念。1894年,他组织了兴中会,并在广州设立“农学会”,这两个团体都是革命的指挥机构。
檀香山华侨社会还保留了一些中国正统社会的惯习,华侨大都比较保守,对于传统权威仍然很敬畏,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孙中山前往那里组设兴中会,华侨中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是在“作乱谋反”,害怕因此破家灭族,少有人响应,“虽亲戚故旧亦多掩耳却走”。
孙眉希望孙中山做个安分守己的商人。得知他加入基督教,更在家乡颠覆传统神权,孙眉大发雷霆,诱使他重返檀香山,加以责打,然后把他送到商店里做学徒,试图以此迫使他就范。孙中山却没有屈服,用自己的真心和智慧说服了哥哥。
1894年,中国败于日本,使孙中山再次感到国家所面临的深刻危机。这使他更加相信,只有革命是唯一的出路,而推翻清朝的时机也已经到来。他于是放弃了行医的职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献于这一事业。
他的第一次有组织的起事是在1895年秋天袭击广州的清吏衙门。但是,这次进攻没有成功。 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批烈士陆皓东和朱贵全等牺牲了,另有孙中山的其它同志七十人被投入监狱。清朝下令通缉孙中山本人。他备经艰险才得逃出广州,流亡海外。
孙中山利用这个机会开始向海外同胞鼓吹革命。他发现,虽然国内已被清朝征服者统治了二百多年,当时在华侨中间,民族意识并未消失而是处于隐伏状态。在这整个时期中,明朝的学者通过一个秘密团体把民族意识保存下来,而这个秘密组织在海外的明朝士大夫后裔中仍然存在。孙中山利用这个情况,为他立志要实现的伟大事业争取道义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他在这一方面取得的成就引起驻在海外的清朝官员的极端愤恨,以至使他几乎丧失生命。1896年,他在伦敦被中国公使馆绑架,他们企图把他偷运回国处死。可以说,完全由于幸运,他偷送了一张字条给他的老师和旧友康德黎先生,经过康德黎先生的竭力营救,他才获得释放。
此后几年,孙中山在欧洲的中国留学生和侨胞间宣传革命思想,同时对动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进行研究和考察,专心致力于对革命理论的探究。
在这个时期,他发现西方国家虽然文明进步,但财富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总结出了他最初的“平均地权”的学说。他企图以此解决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并为整个国家的发展奠下基础。
他自述在海外期间,“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因而认识到,资本主义并不是理想的安乐社会,要在中国进行革命,就要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病,“庶不致再蹈欧美今日之覆辙,甫经实业发达,即孕育革命也。”
这时,国内动乱不安,仇恨清朝政权的情绪日益高涨。这种形势发展到高潮就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但是后来被帝国主义国家和清政府残酷镇压。随着运动的失败,国家遭受到甚至更大的耻辱。
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勒索了巨额赔款和许多掠夺性的特权,耀武扬威地占领着战略要地;统治着中国的是一个封建专制、腐败软弱的满清政府。中国人民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华民族处于濒临灭亡的境地。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内忧外患使得各阶层大多数人民振奋起来,并且使很多人决心用革命的手段来拯救中国。
在这个大背景下,1899年,回到日本以后,孙中山就着手整顿革命力量。
1905年春,孙中山在欧洲建立革命组织,之后立即专门去拜访了设在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要求接纳他的革命组织为第二国际成员。由于当时的第二国际已经由修正主义者所操纵,他们对亚非国家人民的反帝斗争根本不感兴趣,孙中山的这次拜访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
这个组织最后促成了同盟会在东京的成立。1905年,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总理,后来的国民党就是在同盟会基础上改组而成的。在同盟会和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人发动了许多次武装起义。
1907年,孙中山到了印度支那。他在那里亲自领导了对镇南关的军事进攻。革命军占领了三个要塞,继续进展的可能性很大,但援军却没有及时赶到。他和同志们因此不得不退入安南。后来,他被法国政府逐出安南。
这次失败以后 其实这不过是几度失败中的一次 孙中山的许多同志感到气馁,并因革命经费的枯竭而感到颓丧。但是,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了一次会议,在会上,他激发了同志们新的精神和勇气。他在几乎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下筹集了经费,由此证明人民仍然是拥护革命的,于是有了1911年3月29日的广州起义,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黄花冈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的气概震动了全世界。
1911年10月1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爱国者奋起发动辛亥革命,这是孙中山第十一次起事。这次革命得到各省先后响应,清朝政府终于崩溃,延续二千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消除。这是一个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使中国人民产生了对祖国的不可遏制的希望,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和“振兴中华”的道路;同时也给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一个沉重的打击,使它们从此不能完全恢复过来。
1911年12月29日上午,孙中山以16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投票结束后,大家兴奋异常。孙中山得知消息后回电说:“……北方未靖,民国初基,宏济艰难,凡我国民,共有责任。诸公不计功能,加文重大之服务,文不敢不黾从国民之后,当克日赴宁就职。”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在经过十六年的流亡和艰苦斗争之后回到祖国,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第一天,就亲自将他从欧美带回来的有关社会主义的著作四本:《社会主义概论》、《社会主义发达史》、《社会主义之理论与实行》、《地税原论》寄给中国社会党总部,并附函称:“请广集同志,多译此种著作,以输入新思想,若能建一学校研究斯学,尤所深望。”
由于国民党的组织涣散,并且有许多从前的改良主义者,官僚和卖国贼混进党内,革命受到了损害。这些人和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所支持的北方军阀袁世凯举行了谈判,结果使孙中山在就任三个月之后便被迫辞职。
现实,狠狠地撞击了他“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理想。
 三、 理想的知音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后,仍然多次宣传自己的社会主义理想。
1912年4月5日他在对上海《大陆报》记者的谈话中满怀希望地说:“余生平事业,悉在革命,今幸告成。此后中国将采行社会主义,使国民生计优裕。”
10月14日至16日,孙中山在上海对中国社会党连续作了长达三天的报告,专门演说社会主义。他在这篇演说中热情地详细介绍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孙中山在演讲中谈到共产主义社会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相竞争,郅治之极,政府遂处于无为之地位,而归于消灭这一途。” 在这次讲话中他阐明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态度:
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利国福民之神圣,本社会之真理,集种种生产之物产,归为公有,而收其利。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予言及此,极抱乐观。
然今日一般国民道德之程度未能达于极端,尽其所能以求所需者尚居少数,任取所需而未尝稍尽所能者,随在皆是。于是尽所能者,其所尽未必充分之能,而取所需者,共所取恐又为过量之需矣。狡猾诚实之不同,其勤惰苦乐亦因之而不同,其与真正之社会主义反相抵触。说者谓可行于道德智识完美之后,然斯时人民,道德智识既较我人为高,自有实行之力,何必我人之穷思竭虑,筹划于数千年之前乎!我人既为今日之人民,则对于今日有应负之责任,似未可放弃今日之责任,而为数千年后之人民负责任也。
孙中山到处宣传他的社会主义理想,但是当时许多革命党人都认为他的理想太高,没有实现的可能。
无奈,孙中山寄居日本,也在那里寻求支持,他冷静地分析道:“在英日同盟的条件下,日本政府对我们的态度并不友善,但日本人民对我们、对中国是十分同情的。”
1914年5月,他在致社会党国际局的函中满怀希望地说:“我向你们大家发出呼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请把你们的精力花在中国身上,请派你们的优秀人材来中国各地服务,助我一臂之力。我需要贵组织成员的帮助,以便完成我的宏伟事业。” “予之所以不惮其烦,连篇累牍以求发明行易知难之理者,盖以此为救中国必由之道也。”
在1914—1916年亲笔写给詹姆斯•戴特列克的英文信中,他写道,“我急于要使中国脱离这种混乱状态并再一次建立起秩序和权力。”
在这段时期中,他为了要复活他的政党,进行了改组,修改了他的旧政策和主义,思想日臻完善。更重要的是,他遇到并拥有了一位理想的知音――宋庆龄。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树,字耀如,原名韩教准,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母亲倪桂珍是中国较早接受文明,反对封建的进步妇女之一。他们的思想品格给年少的宋庆龄打下深深的烙印。
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从少女时代起,她就十分仰慕、崇敬孙中山,把孙中山看作是自己心中的偶像。
1907年,15岁时偕妹妹宋美龄赴美国留学。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次年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宋庆龄聪敏好学,思想活跃,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听到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热情欢呼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归国途中,她经过日本,拜会了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成为孙中山患难与共的战友。
在中国,她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后来,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海重返日本,于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以二十二岁的芳龄自愿嫁给四十九岁的孙中山。
他们的结合一开始就面临着许多斗争:克服流亡条件下的困难,应付宋氏家庭及教会方面出于情绪和宗教原因的反对,对付政治上的敌人,解除孙中山的一些战友们关于他们的婚姻可能产生的政治影响的疑虑。
正是在这些斗争中,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积极参加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宋庆龄在婚后,继续担任孙中山的秘书,许多孙中山的手稿,都是由她协助起草、整理、校阅的,她对于孙中山的思想无疑是十分熟悉而且赞同的。
当有人问她为什么嫁给孙中山时,她总是提到“我觉得这是上帝安排我嫁给他的”,她又谈到自己为中国的改造和复兴而献身的决心,从而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体现这种精神的人。她对斯诺说,这是“出于对英雄的景仰”,“把我同孙中山结合在一起的东西要高于通常的爱情”。一位外国作者恰当地总结说,她把自己的生命同孙中山的生命联结在一起,是把爱情的理想同革命的理想结合起来。
从政治上和历史背景来说,宋庆龄同孙中山的婚姻是为同一目的奋斗的中国两代革命者的结合。他是一个年将五旬的老战十,经历过许多战斗的锻炼,也带着失败的创伤,但战斗意志毫不动摇。她是一个羽毛未丰的新手,却在渴望着投入战斗。
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的立场。在文化和观念上,他们两人在当时都属于最现代化的中国人和亚洲人,这一方面是就世界意义而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他们是现代的爱国者。他们要使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在一个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在经济、教育和社会各方面赶上最发达的国家,并进而超过它们。共同的革命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两个不同年代的人结合在一起,决心献身于中国的革命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因反对孙中山北伐而叛变革命。在叛军企图炮轰大元帅府及住所的危急关头,孙中山请宋庆龄先行撤离,而她却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坚持让孙中山先安全撤离。后来,几经危难才死里逃生,次日于永丰舰(中山舰)会合。
“代沟”确实消除了,美好的爱情之花在理想沃土里日渐鲜艳。
四、从理想到主义
孙中山满怀信心地对世人说,他理想中的未来社会,有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而没有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带来的种种弊端,以及阶级对抗和社会动荡。他力图实行“三民主义”,通过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做到“天下为公”。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他主张实行民族主义。在中文里“民族”的字面含义是种族,而更广泛的含义则是强调国家的团结统一;民族主义即实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中华,把一家一姓的天下变成“公天下”。同时将中国各民族融合成一个很文明、很强大的统一中华民族,以便抵抗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从列强手中夺回失去的土地和利权,使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国家。
他主张实行民权主义。“民权”意思是人民的权利;民权主义即实行政治革命,“打破旧专制,提倡共和,建设一个新民国”。在这个“真中华民国”里,奉行主权在民、以民立国。
辛亥革命以前,孙中山所说的民权是间接民权,国民只有选举权这一项权利,不能直接行使主权,而要由别人即代议士代为行使主权。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借鉴瑞士的办法,主张实行直接民权制。在这种制度下,国民有四大权利,即选举权、复决权、创制权、罢官权。孙中山说:“人民而有此四大权也,乃能任用官吏,役使官吏,驾驭官吏,防范官吏,然后始得一国之主而无愧色也。”但孙中山又说,要把“权”与“能”、“政权”与“治权”分开。孙中山这样解释“政权”和“治权”分开的问题:“要把国家的政治大权分成两个,一个是政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人民的手内,要人民有充分的权利可以直接去管理国事。这个政权,便是民权。一个是治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政府的机关之内,要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治理全国事务。这个治权,便是政府权。”
他主张实行民生主义,即实行社会革命,以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他把民生主义或称作社会主义,或称作国家社会主义,或称作集产社会主义,或称作共产主义。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吸取了马克思的资本公有说和乔治.亨利的土地公有说。他说:“综二氏学说,一则土地归为公有,一则资本归为公有。于是经济学上分配,惟人工所得生产分配之利益,为其私人赡养之需。而土地资本所得一分之利,足供公共之用费,人民皆得享其一份子之利益,而资本不得垄断,以夺平民之利。斯即社会主义本经济分配法之原理,而从根本上以解决也。”因此,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平均地权”,一是“节制资本”。
辛亥以前,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平均地权”即土地“单一税制”,具体办法就是让地主自报土地价格,以后国家按地主自报的土地征收土地税;国家征用地主土地,也按地主自报地价收购。土地因交通发达涨价的部分,当归国家。孙中山说,“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但他所主张的“平均地权”,只适用于“宅地”,不适用于“耕地”;只适用于城市及近郊,不适用于广大农村。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又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他说,在欧美国家,资本为少数人所垄断,经济问题的解决,百十倍繁难于政治问题。中国当以欧美前车之覆为鉴。中国要及早预防即将出现的大资本家垄断资本。办法是由国家掌握经济命脉,以国家之力发展经济,造福全社会。
孙中山后来曾对张国焘说过:“社会主义的派别很多,马克思主义不过是其中的一派。我在欧洲的时候,与社会主义各派领袖人物都有过接触,各派的理论也都研究过。我参酌了社会主义各派的理论,汲取它们的精华,并顾及中国的实际情形,才创立三民主义。他认为他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他之所谓办法各有不同,就是说他实行社会主义的办法,与马克思所主张的办法不同,与苏联所实行的办法不同。
由此可见,孙中山是将他所创立的三民主义,看成是一种与中国的实际相适合的社会主义。孙中山为什么不直接用“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呢?
因为他认为,英文中社会主义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希腊文社会主义的原意是‘同志’,就像中国俗话说是‘伙计’两个字一样。”意义不甚清楚,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的范围,是研究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问题,就是研究人民生计问题。”因此,他“当初详细研究,反复思维,总是觉得用‘民生’这两个字来包括社会问题, 较之用‘社会’或‘共产’等名词为适当,切实而且明了,故采用之。要一般人一听到这个名词之后,便可以了解。”
所以,孙中山后来曾说过:“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
对于全国统一、革命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将会出现的腐败现象,孙中山不会没有预料。他曾设想,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上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虽然,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经选举而产生的委员会(中文称“院”),但是,人民主要是通过运用以下四项“权力”来实现其主权的:投票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
孙中山说,有了这样“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就可以“防止一切的流弊”,“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 “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
1917年,这位中国的先知这样解析和感慨当时的“共和”(86年后的今天,重读这些文字的我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不禁恍惚起来,谁能告诉我,这段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用多久?难道先生所呼吁所抨击的仅仅是那个年代吗?):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
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民国应该是博爱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又看到的是什么?只有民众对当权者恐惧的爱,而当权者对民众只有口头上虚伪的爱。
民国,更应该是法治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行政权力一次又一次的,肆无忌惮的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
那行政是什么呢?应该是服务于国民,行共和之政。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在这个家天下的行政中,我们根本看不到透明的行政程序,更看不到监督之制。那些行政官员,是如何花掉民众的血汗钱。民众不知道那些行政官员把多少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你们不知道吧?我也不知道。
我发明了个新词,叫五权宪法。这里装的是立法权,这里装的是行政权,这里装的是司法权,这三权你们都很熟悉,叫间接民权。我情又独钟的,是直接民权。要让普通的民众,都有直接参政议政的权力!一个,是考试权,我们要把考试权还给民众,今后,凡行政用人,一定要经过考试!不管是谁。还有一个是弹劾权,没地儿装了?不急,不急。装在这儿!为什么要把弹劾权藏在里面呢?因为它是民众的杀手锏,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杀出来,弹劾你!
1924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指《礼记•礼运》中所描叙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这个社会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就是所谓“大同”。
《礼运》篇托名孔子撰作,其实是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学者所编纂。它反映的是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的政治理想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天下为公”的“公”字,照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即是“共”的意思。“天下为公”,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
但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与儒家的“天下为公”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带有孙中山所处那个时代的印记,它不但吸收了儒家思想的精华,而且融入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者的平等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以及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理想。孙博士试图吸收包括象鲁索、杰佛逊、马克思等人在内的外来的政治思想,使之适应中国的历史经验和实际条件。
在孙中山理想的未来社会里,做国家主人的是全体人民,管理国家大事的是全体人民,享受平等幸福的是全体人民:“真正以人民为主”;“四万万人都有主权来管理国家的大事”;没有贫富悬殊和少数富人压迫多数穷人的不合理情况,全国人民“生活上幸福平等”。
五、理想的双翼:政党和军队
经过一系列的挫折和摸索,孙中山发现,没有强大的政党和军队,他的理想和主义只能是纸上谈兵。
他不得不痛苦地承认他没有能够成功地建立一个能实现他的革命理想的政党。
早期的同盟会许多会员根本就不理解他的革命主张,许多人加入同盟会只是为了推翻清王朝,以致辛亥革命爆发后,竟盛行所谓“革命军兴,革命党消”之说,孙中山曾十分感叹地说:“不图革命初成,党人即起异议,谓予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众口铄金,一时风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是以予为民国总统时之主张,反不若为革命领袖时之有效而见之施行矣。”
尽管孙中山本人的理想有着很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但是,他所领导的国民党是一个成分复杂的资产阶级政党,让他深感失望。1923年,他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宋庆龄认为他所说的“堕落”指的是:“国民党党员缺乏革命精神、士气与勇气,大家忘记了建立国民党的目的是为了革命,因此产生了个人利益开始支配党员行动这种不幸的后果。”对于他周围所见的一切感到厌恶和失望,他不止一次地向宋庆龄说:“国民党里有中国最优秀的人,也有最卑鄙的人。最优秀的人为了党的理想与目的而参加党,最卑鄙的人为了党是升官发财的踏脚石而加入我们这一边。假如我们不能清除这些寄生虫,国民党又有什么用处呢?”
正因为如此,所以孙中山晚年决心实行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吸收大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1923年底,孙中山先生特地邀请李大钊到广州帮助国民 党进行改组工作,并帮助筹备召开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20日,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在孙中山先生主持下,通过著名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正式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
会议期间,中山先生获悉列宁逝世的噩耗,为失去“国友人师”,深感悲痛,当即在大会上发表演说, 赞扬列宁“是一个革命的大成功者,是一个革命的圣人,是一个革命中最好的模范”。他建议唁电莫斯科,并宣布大会休会三天,以表哀思。可见孙中山先生对列宁是非常崇敬的,也表明他的思想是随着世界潮流不断前进的。
孙中山晚年,领会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认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是国家最强的动力,因而坚决实行国共合作,受到国民党内一些顽固坚持反共的右派的反对。
孙中山说:“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细心去研究的。共产主义既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为什么国民党党员要去反对共产党呢?”当国民党内有人拒绝跟他走的时候,他以坚强的原则性态度告诉他们,要么革命,要么就退出国民党;如果他们不退出,他就退出,而且他公开表明,如果他退出国民党,就去加入中国共产党,“和那些真正要使中国在世界上享有自由和平等的人在一起。”
关于孙中山要加入共产党一事,不仅宋庆龄这样说,连蒋介石也证实确有此事。蒋介石在1925年9月13日在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党部第三届执行委员会选举大会上演说时,就曾说过:“总理认为现在的中国,除了共产党主张彻底革命,还可以同国民党合作之外,再没有第二个党派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而且共产党主张彻底革命的同志们,实在不比我们国民党少,加入了国民党,实在能替国民党求进步求发展,促进本党的革命精神,所以总理就下定这个决心,不为众论所动摇, 并且总理曾说:‘如果国民党的党员反对共产党,我便要自己去加入共产党,’”
国民党右派冯自由也写道:“(1924年)2月16日夜,弟等奉召赴大本营时,公(指孙中山)且声言:反对中国共产党即是反对共产主义,反对共产主义即是反对本党之民生主义,即是破坏纪律,照党章应当革除党籍及枪毙等语。”
孙中山将大量心思花在建设黄埔军校上,希望用军队的力量为自己的理想保驾护航。
1924年6月16日清晨,孙中山主持了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他以简单明了而又引人注目的词句清楚地阐明了他的目标:
“我们共和国的基础几乎没有存在过。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革命一直是以革命党的斗争而非依靠革命军队而开展和坚持的,由于缺乏一支革命的军队,我们的革命一直由军阀和官僚操纵。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的话,我们的革命是决不会取得成功的。”
“……中国在这十三年之中,没有一种军队是革命军,现在广东同我们革命党奋斗的军队,本来不少,我都不敢说他们是革命军。”
“从现在起,我们的革命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这所军校是革命军队的基础,而革命军队是以诸位同学为核心的。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五百个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立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我今天到此地来和诸君讲话,是要把以往的成效,当做一场大梦,一概不要回顾它;要从今天起,重新来创造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的革命军!”
“……立志做革命军,要有高深的学问做根本,有了高深学问,才有大胆量,才可以做革命军。要造就高深学问,是用什么方法呢?造就高深学问的方法,不但是每日在讲堂之内,要学先生所教的学问;还要举一隅而三隅反,自己去推广;在讲堂之外,更须注重自修的工夫肥关于军事和革命道理的各种书籍及一切杂志报章,都要参考研究。研究有了心得之后,一旦融会贯通,自然可以发扬革命的精神,继续先烈的志愿,舍身流血,造成中华民国的基础,使三民主义完全实现,革命大告成功。”
孙中山亲书“亲爱精诚”四个字,作为黄埔军校校训;亲自书写黄埔军校校歌:
“莘莘学生,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们革命先声。
革命军人,奋斗牺牲;再接再厉,继续先烈精神!
同学同道,以学以教;生死与共,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据史料记载,后来,这首校歌曾被作为国民革命军军歌。与这首歌同时被传唱的另外一首国民革命军歌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的48字总理训词让军校学生印象深刻:“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实践证明,黄埔军校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倡导人的孙中山没有白白花费心血。
六、难和理想说再见
常言道:“天无二日”。然而,20年代的中国却有两个政权,每个政权都强调自己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孙中山的“中央政府”并未在全国和国际上取得一致认可。事实上,这两个政权都不能对无法无天的军阀们强加任何超出礼仪形式的权威,这些督军或军事长官不断掠夺这个国家的财富并依靠武力而生存。
云南和广西的两支军阀部队占领着广东,他们被孙中山认为是“友好的”,因为他们曾帮助他打败了陈炯明。事实上,这两支军队的司令杨和刘对革命并无特别兴趣,只想饱肥私囊。
与其它地方的大军阀和土匪一样,他们也非法强征税款,而且从富裕的地方商人那里敲榨勒索。杨和刘对黄埔军校持敌视态度,因为这所学校正在训练一批似乎要给这些军阀制造麻烦的军官,所以,他们继续为自己大肆进行掠夺。
当时,孙中山仍不能得到海关税的收入。北京政权拥有获得在付完庚子赔款后的海关剩余收入的权利,而这是被与此利益相关的各国列强们所承认的。1923年春天,孙中山曾要求允许他的政府获得广东海关收入的余额,列强拒绝了他的请求。
1923年11月,孙公开宣称他将通过武力夺取海关收入的余额。列强们在英国的煽动和唆使下,派出一支强大的国际联合海军舰队开赴广东,孙中山义愤填膺,他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宣布如果列强们不帮助他,他将转而求助于苏俄。
当英国工党政府于1924年1月上台执政时,孙的希望上升了,并以国民党的名义发贺电给拉姆齐、麦克唐纳,但麦克唐纳没有承认国民党。当时国民党正在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不久,列宁去世的消息传到广东,国民党发出了一份电报。不久,收到了契切林的热情谢电,不过,从心理角度上讲,这种气氛并不可能更有利于与莫斯科合作。
广州的商人以特别的厌恶眼光来看待孙中山的“中央政府”,这不仅是由于他的权力机构尚未成定局,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个政府正在和国内外日益壮大的共产主义者进行联合。孙中山在税收一事上的强硬和坚持惹怒了商人们,他们于1924年5月威胁说:“如果向我们征税,我们就罢市。”
几星期后,使人不安的报告送到了孙中山那里:商人们正在武装一支9000人的私人军队以反抗孙的政府,一艘载有9000支来复枪的挪威船只不久将驶进广州港。
在孙中山的努力下,黄埔军校的军官们发挥了作用。10月17日,商团的武装暴动被平息了,罢市被迫停止,秩序得到了恢复。
同时,中国北方的形势同南方一样混乱。三个主要人物支配着北方的权力斗争,他们是吴佩孚、张作霖和冯玉祥。
吴佩孚控制了北京及其周围的省份。张作霖是东北军阀,他的头衔是“东北各省总司令”。冯玉祥那时是吴的部属,已成为西北军阀。10月中旬,幸奉直两军战事剧烈进行时,冯王祥突然背叛了吴佩孚,他命令自己的部队掉转头来向北京进军。10月25日,冯王祥的部队占领了北京,又迫清废帝博仪出宫,以绝帝制后患。吴佩孚被赶出北京。在冯玉祥的帮助下,张作霖又弄到了几个头衔。此外,冯玉祥还将自己的一个傀儡扶上了总统的宝座。
这时北方各方面,纷请孙中山到北京共商国是,冯玉祥向他发出了去北京的邀请。
在孙中山接到邀请时,他所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他的观点早已广为
人知,而北方军阀根本就不接受这些观点,其中,这些军阀最不能接受的一条就是:他们应该下台,接受制宪政府的领导。此外,北方的亲日势力十分强大。因此,等待孙中山的既有争吵,又有危险。
当时,大家担心先生北上的安全,请求多带卫士护卫,先生却泰然说:“我为的是谋求和平统一,救国救民,那怕冒最大的危险,我也要去。”
结果,1924年11月12日,孙中山只带了卫士八人轻装北上,前往北京。
11月13日,孙中山乘坐的船只经过黄埔,当晚他在黄埔军校过夜,发表革命意识最浓厚也最动人的告别辞--《革命成功个人不能有自由团体要有自由》。
“……大家要希望革命成功,便先要牺牲个人的自由、个人的平等,把个人的自由平等,都贡献到革命党内来。凡是党内的纪律,大家都要遵守;党内的命令,大家都要服从,全党运动,一致进行,只全党有自由,个人不能自由,然后我们的革命,才可以成功。”
“……商人做生意的资本是钱,我们革命的资本是什么东西呢?商人附股是拿出钱来,我们参加革命党,要贡献什么东西呢?我们参加革命党,要贡献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平等自由……我今天到此地讲话,是要离开广东北上,临别赠言。没有别的话,就是要大家拿出本钱来,牺牲自己的平等自由;要把自己的聪明才力,都贡献到党内来革命,来为全党奋斗!大家能够不负我的希望,革命便可以指日成功!”
讲完话后,他到对岸鱼珠炮台看部分学生为军事演习做的工事。他看得很满意,身边人再次劝戒他最好取消北上计划,他说:“我这次到北京去,明知道是很危险的;然而我为的是去革命,是为救国救民去奋斗,有何危险之可言呢?况今我年已五十九岁了,亦已经要到死的时候了。”
当时蒋介石听了这些话,非常惊骇,就问:“总理从来不说这些话,为何今日突然说这些呢?”
孙中山说:“我是有所感而言的,黄埔学校一定能继续我的革命事业。现在我死了,就可以安心瞑目了!如果前二三年,我就死不得;现在有这些学生,一定可以继承我未竟之志,能够奋斗下去的。”
他伤感地对蒋表示:“这次北上不论成败决不回来,革命大任交黄埔军校同志负之!”
这次旅程取道日本。那时,日本人对美国国会通过的移民法案还在感到痛心 这个法案还在撕毁了过去的协议,不准日本人和其它亚洲人民移居美国。孙中山在好几个大会上讲了话。在这些会上,听众中有许多人为美国政府加在他们头上的耻辱而悲愤下泪。孙中山对他们阐释中国革命,呼吁他们和一切亚洲人民团结起来努力打倒帝国主义和它所滋长的骄横暴戾,维护亚洲人民的光荣、国家独立和种族平等。
当孙中山抵达天津时,由于段祺瑞的阴谋破坏,北方局势已起变化,同时先生肝病复发,在病榻上,他接见了军阀们派来的使者,宣布他的主张:“召开国民会议作为取得国内团结与和平的条件,必须废除和帝国主义者的不平等条约,必须采取步骤保障人民自由和国家独立。”
随行卫士见他身体如此之差,劝他不必入京,而先生坚持说:“我不是不知道入京不一定能实现和平统一,但我要以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来感召他们,促使他们与我合作,共同实现和平统一,即使不成,我也要去。”
孙中山到达北京后又碰到了挫折,亲日派根本就没有象孙中山所希望的那样拒绝签署那些不平等条约,他们已经与列强交换了对那些条约的外交承认。
伤心加上失望,先生的病更重了。
1925年2月24日(即先生临终前十七天), 孙中山知道自己病已不治,预立了三份遗嘱,这三份遗嘱是《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联遗书》。前两份遗嘱由孙中山口授,汪精卫笔录。《致苏联遗书》则是由孙中山以英语口授,他的苏联顾问鲍罗廷等笔录。孙中山口授遗嘱时,在场的宋子文、孙科、孔祥熙、邵元冲、吴敬恒、戴恩赛、何香凝、邹鲁、戴季陶等人都作为证明人在遗嘱上签了字。孙中山本来也要签字的,但是,因为听见宋庆龄在邻室悲泣,他不忍心让宋庆龄伤心,这天就没在遗嘱上签字。直到 3月11日凌晨一时,他自知在世不久,才在遗嘱上补签上自己的名字。
孙中山《遗嘱》的全文是: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先生晚年得到苏联的帮助,俄国革命的成功给他很大的鼓舞,他亲自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强调“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临终前夕,再次把希望寄托于苏联,特地口授了《致苏联遗书》。这份遗书的中文译文是: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大联合中央执行委员会亲爱的同志: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时转向于你们,转向于我党及我国的将来。
你们是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之首领。此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是不朽的列宁遗与被压迫民族的世界之真正遗产。帝国主义下的难民,将藉此以保卫其自由,从古代奴役战争偏私为基础之国际制度中谋解放。
我遗下的是国民党。我希望国民党在完成其由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它被侵略国之历史的工作中,与你们合力共作。命运使我必须放下我未竟之业移交于彼谨守国民党主义与教训而组织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我深信,你们政府也必继续前此予我国之援助。
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取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
谨以兄弟之谊,祝你们平安!
由于伤心失望加上癌细胞已扩散到他身体的要害器官,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临终时,孙中山拿出一枚金币问宋庆龄:“你还记得吗?这是我们相识25年的见证。”原来,25年前,孙先生到宋家筹款,临走时年仅7岁的宋庆龄给了他这枚金币,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见证。他拉着她的手,看着身边所有人,反复低语着几个字:“和平,奋斗,救中国……”
78年后的今天,这三个词和他的遗嘱一起,引起了我心里缠绵不尽的哀伤。晚辈不才,不能亲见先生风范,但是,却已经深深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大写的政治领袖,大写的中国伟人。
暗洒闲抛却为谁?写着这些文字的我要流多少眼泪才足够?
对于一个死亡时还说着“救中国”的人,历史应该给予怎样的敬意才足够?
谁能帮助我计算一下,在他短短59年生涯之中,有几年是为自己,有多少年是为中国?
先生,你竟然那么狠心,抛下中国,去了!
第二部:理想,没有死亡
一、斯人虽去,苍翠却存
先生去了,哭泣的是整个中国。
今天,我翻阅1925年3月12日后纪念先生的挽联、诗词、文章,却明白了“祸兮福所倚”的含义――先生的死使中国人怀念他的奋斗历程,牢记他的理想,同时更加爱中国,无数人“要揩干了追悼孙中山先生的眼泪,努力奋斗前去”。
信手抄录几则,以悼先生亡灵。
刘揆一挽孙中山联:
天心太不仁矣!胡丧斯空前绝后之完人?揖让迈尧,征诛踵武,辩才优于邹孟,博爱广于墨翟,平等真于释迦。数千年专制威权,纯赖苦衷改革。旗张白日,初困雷乡;血染黄花,再挫南越。论到授宁救鄂,策画于艰。光复汉山河,巍巍无首,敝屣尊荣。岂期约法无灵,群雄多借名割据,珠江开帅府,挥泪兴师,利钝非所知,惟有鞠躬尽瘁死;
国运亦奚衰乎?谁尽此三民五权之主义?克强早逝,松坡云亡,项城深负公意,黄彼徒有公心,河间直与公敌。二万里共和乐土,渐成满目疮痍,神圣劳工,畴为主宰;职业政治,痛失导师。记得行易知难,学说不朽。陶熔新社会,眷眷同盟,仔肩责任。自愧壮怀虚抱,昔时曾受命阽危,行馆读遗书,取膺垂诫,精神永相感,何容乱世敬全生。
李大钊挽孙中山联:
广东是现代思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孑遗,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类皆孕育萌兴于斯乡。先生挺生其间,砥立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红血红旌,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人间留正气;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侵凌,甚而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尔家国。吾党适丁其会,丧失我建国山斗,云凄海咽,地黯天愁,问继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与农,须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厥成大业慰英灵。
1925年4月6日,张闻天悼孙中山先生:
数年以前,世界各国资本家的通讯社,政客与新闻记者都天天希望着而且咒骂着俄国大革命家列宁的死,列宁果然于去年一月二十一日因为劳苦过度而死了。正在列宁死的那一天,我们中国的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把他所领袖的国民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把异常鲜明的革命的旗帜--外而反抗国际帝国资本主义的侵掠,内而扑灭封建的军阀制度,建设依三民主义与五权宪法成立的新国家--高举了出来。于是世界资本家的通讯社,政客与新闻记者们以"过激派"的名义放在中山先生的头上,并且天天希望他并咒骂他的死了,果然中山先生也因为劳苦过度于今年三月十二日死了。
凡是替一般的民众谋利益,替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喊出不平的声音的人们,都要受到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的通讯社,政客与新闻记者的反对,这是当然的,这不但在俄国的列宁为然,在我国的孙中山先生也是如此。
然而列宁死了之后,他所遗留下来的是代表俄罗斯一般民众的苏维埃政府,那个政府现在因为后起者的努力一天一天强固了;我们的孙中山先生死了之后,他所遗留下来的却只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中国国民党",这个国民党现在因为内部所代表的阶级的不同所以快要分裂了。诸位读者,他们都具有一副热烈的革命家的心肠,他们都具有坚忍不挠的革命家的意志与高尚伟大的人格,那末为什么列宁是成功了,孙中山是失败了?
我们如若不是一个盲目的崇拜者,我们就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失败是由于他所领袖的国民党的分子的复杂,那个国民党中间有资本家,有政客,有军人,有中产阶级,有共产党,而他们的结合并不由于共同的信仰!以没有一致的信仰而且代表许多阶级的利益的政党,要他成功一件什么事是可能的吗?因为他所领袖的是这样的政党,所以他有时不能不与外国资本主义者妥协,有时不能不拉拢国内实力派的军阀,有时还为了自己党员的反叛受到绝大的损失:他虽是奋斗了四十年,结果还是失败了。
列宁在这许多地方却完全和孙中山不同的。他所领袖的是代表农民,工人与兵士的利益的共产党。他们都有一致的信仰,他们对于资产阶级毫没有一种妥协的表示。列宁不论做什么事,他的后面总站着他所努力组织成功的共产党全体。以这样有组织,有信仰的颠扑不破的结实的团体,不论做那一件事,没有不成功的。所以结果俄罗斯在黑暗的资本主义的世界上最初放了异样的光明!
但是虽是孙中山先生是死了,而且是失败了,他却有一件极可宝贵的遗物给了我们;这就是他的理想,就是外而反抗国际帝国资本主义的侵掠,内而消灭封建的军阀制度,去建设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新国家的理想!他虽是失败了,他的理想却还活着:他虽是在他生前是失败了,在他死后,他却是要成功的。
诸位读者,要实现孙中山先生的理想,去依赖快要分裂的国民党是不中用的了,要拥护孙中山先生的理想,也决不是开几个追悼会可以成功的。这需要一个代表全民众的利益的结实的新团体!只有在这个拥护孙中山先生的理想的新团体成立之后,孙中山先生的理想才有实现的可能,孙中山先生的理想才是不朽的,孙中山先生才是不死的,他在九泉之下才可以得到安慰!
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呵,我们为了要竟孙中山先生未竟之志,大家团结起来!我们要揩干了追悼孙中山先生的眼泪,努力奋斗前去!
历史从来不会为某一个人停住奔波的脚步,即便那个人的名字叫孙中山,即便万里神州都在为他的离去而哭泣。
历史走到了今天。
生于70年代的我的同龄人,比我年轻的出生于80年代幸福生活的人,恐怕很少人知道3月12日植树节这个日子,即便从媒体的宣传中知道这个节日,即便在神州某地植了一棵树,恐怕也不一定会知道这个日子是因先生而来。
先生所愿,并非青史留名,而是常留一片森林青青。
在我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森林的重要意义并极力倡导植树造林的政治家,便是孙中山先生。
早在1893年《上李鸿章书》中孙中山就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求树艺。”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政府机构中设置了农务部,掌管全国的林业行政。孙中山在他完成的《建国大纲》中,则极为详细阐述了国家的森林政策,即:森林与民主、建造森林、开发森林、森林行政、山林测量、森林与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基本政策。他还指出:防止水、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在孙中山先生一生的许多著作和讲演中,他曾无数次地强调了毁林的危害性和造林的重要性。
1915年,孙中山先生提议,以每年4月5日左右的清明节为我国的植树节;同年7月13日,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这项规定,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但由于当时政府倡导不力,始终未能推广。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他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时,反复强调:“我们研究的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森林。”
北伐战争结束,定都于南京的国民政府,曾于1928年3月12日举行植树节活动。将植树节从4月5日改作3月12日是因为植树对南方来说,清明时节太迟,而3月12日又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用这个日子纪念最早提议植树节的先生,无论时令与意义均甚合宜,后成定例。
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为动员全国植树造林,加速祖国绿化,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以3月12日为植树节。每逢这一天,全国各地各族人民均要广植树木,各学校团体都要举行植树活动。
孙中山,这个曾经使中国发生了巨变的名字,对今天的很多年轻人来说,不过是电视上、报纸上一次纪念宣传活动的主角而已,更何况,这样的活动次数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形式化。但是,当这些代表中国希望的年轻人手植一棵松,锹培一株柳时,先生的亡灵无疑正在晴空里微笑。
二、警钟长鸣,主义常青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紫金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紫金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
紫金山位于江苏省南京东郊,东西长约14公里,南北宽约7公里,总面积约有20多平方公里。北坡陡峭险峻,南麓平缓舒展,有三座山峰,高高耸立。主峰居中,称北高峰,海拔448米,东峰称小茅山,西峰又称天堡山。这三座山峰逶迤蜿蜒,曲曲折折,由东往西。中山陵便坐落在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前临平川,后拥青障,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与胡汉民、郭汉章等人到紫金山打猎。他看到这里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十分雄伟,曾笑对左右说:“待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一杯土,以安置躯壳尔。”这种说法确有其事,但是,紫金山雄伟的气势并不是孙中山所以要葬于此的唯一原因。
孙中山一生奔走革命,五次环行世界,到过许多地方,偏偏在南京逗留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孙中山在南京的时期,正是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创立的阶段,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虽然只有短暂的三个月,却是他的理想,他的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三个月,因此,孙中山对南京怀有深厚的感情。
当时南京还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下,革命尚未成功,孙中山要葬于南京,正是要鼓励同志继续努力,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寓意深远。孙中山自己在临终前与汪精卫谈起要葬于南京时就指出:“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这就明确指出了孙中山要葬于南京的根本原因。
中山陵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陵墓于1926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周年时破土奠基,完成了墓室、祭堂、平台、石阶、墓道等工程。此后,又建造了碑亭、陵门、牌坊等建筑,至1931年底,全部工程告竣。
1929年,中山陵基本建成时,国民政府派出迎榇专员:林森、郑洪年和吴铁城北上北京碧云寺迎榇。在北京举行公祭活动后,由专车运载孙先生灵柩沿津浦铁路南下,沿途各站也都举行祭祀礼仪。灵柩抵达南京后,恭奉在中央党部礼堂,公祭三天。
1929年6月1日,中山先生的遗体运来南京,停放在丁家桥。国民政府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奉安大典,全国各地都沉浸在哀伤之中。灵车徐徐向前,孙夫人宋庆龄着黑色旗袍,簪黑色面纱,戴黑色茶晶眼镜,率亲属在布幔内步行随护 从丁家桥到陵墓之间,马路两旁人山人海,观礼群众有五十多万人。
灵车行至中山陵下,由一百二十八个蓝衣扛夫抬着缓步登阶。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2时,在101响的礼炮声中,中山先生的灵柩抬到祭堂,由八个卫士接到墓室,将紫铜棺安放在五米深的长方形墓穴中央棺底垫有楠木床,墓穴底用花岗石铺垫,四周砌有夹墙,外面用钢筋水泥密封。在墓穴上面的大园场内置有一具大理石石棺,复盖着由日本著名雕塑家高琪精制的孙中山卧像,以供瞻仰。74年来,虽历经战乱,但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并未迁移和搬动。一代伟人就此安息在紫金山麓。
注:能说出“博爱”这两个字的男人,心一定是用水晶做成的。他让我感到渺小。
中山陵占地两千亩,依山而筑,墓室设在海拔158米处,比附近明孝陵高出90多米。从空中往下看,整个中山陵平面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钟纽,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孙中山先生奉安之后,陵园内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椐不完全统计,截止1929年底,栽植马尾黑松140万株。在陵墓两则植树3134株,从中山门通往陵墓大道两侧栽植悬铃木1034株。美化环境,铺草皮,栽花卉,约有万盆。如栽植观赏花木,梅花、月季、海棠等有150多钟。截止1937年,陵园的绿化已初具规模,森林公园已现雏形。南京解放后,刘伯承任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这里。70多年来,中山陵园不断整修拓新,整个园林总计约植树1500万株,面积达3000多公顷。陵墓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使紫金山呈现出四季常青的景象。
建筑师吕彦直巧妙地应用了紫金山南坡由低渐高的地形,在同一中轴在线安排了陵前广场、博爱坊、登山墓道、碑亭、祭堂和墓室。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自陵墓大门至墓室,高差70米,平距700米,共分大小十个平台,计392级台阶。全部建筑层层向上推进,有效地烘托出陵寝的宏伟气势,建筑材料为本色花岗石和蓝色琉璃瓦,色调简朴纯净,使完整的结构更加精美,一望而生景仰之情。从牌坊前广场仰视陵墓,只见碧瓦银墙隐现于青山之中,几与紫金山化为一体,使人感到孙中山如长青之山,生命虽逝而精神永存。
沿着一条林荫大道漫步,来到广场。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墓道南端的一座三门冲天式花岗岩牌坊,这是吕彦直建筑师参照我国古代陵墓的传统习惯,设置的指示入口的装饰性建筑。牌坊高12米,宽19米,横额正中雕有石匾,上刻孙中山手书"博爱"两字。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石坊前广场能容纳数万人。场间有花台六座,中间四座各植雪松二株,旁边二座则植大黄杨各一株。 南端孙中山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石坊后是一条长达480米、宽40米的墓道。分辟三道。中道宽约13米,为钢筋水泥路面,路外草地各阔10米,植有桧、柏、雪松。左右两道各宽5米,柏油路面。外植银杏一行。
墓道的尽头便是陵门,其平面为长方形,高16.6米,宽27米,进深8.8 米,全部用福建花岗石砌成。陵门南北两面各开三个拱型门洞,前后贯通, 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各装有两扇对开的镂花紫铜门。陵门前两侧还有一对石狮,高约3米,造形生动,形态逼真。
中门石额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表达了他一生奋斗的理想。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先生理想便是通过“三民主义”来实现”“天下为公”。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以国民公仆为己任。但是,自民国创立以来,“天下”被袁世凯篡夺,后来的北洋军阀,也都把“天下”视为私有,争权夺利,混战不息。孙中山在袁世凯死后发表的宣言中指出:“袁氏凡百罪孽,皆由其以天下为之一念而来。”“今求治无他,一言蔽之曰,反其道而已”。后人称赞孙中山“先生革命数十年,无养育之私才,无自图便利之私意,无私怨,无私仇,无私人。政治家能如先生者,非特中国古今,即西洋诸国恐无其匹”。这就是对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注释。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曾多次题书“天下为公”四字送人,中山陵牌坊上的“天下为公”四字,是他赠给我国电影事业的先驱者之一黎民伟的。
陵门过后是碑亭。亭基平面近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四面各开一拱门;亭顶重檐九脊,盖蓝色琉璃瓦;碑亭中央立有花岗石墓碑,碑高约9米,宽4米,上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中山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鎏金颜体楷书,遒劲饱满,刚柔相济,为谭延闿手书。
自碑亭至祭堂坡高路陡,设有石阶八段共392级,,每段石阶上都有一块平台,全部用苏州金山花岗石铺就。上层三段,石阶旁均置石栏,中部建筑围栏。栏中用以设置盆景或纪念物。石阶两旁成斜坡,除铺大草坪,还分植松、柏、桧、枫、海桐等观赏树木。在其中一段的平台上,有一对民国上海市政府敬献的铜鼎,鼎壁上铸有"奉安大典"篆字。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极为艰难,但当大家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一定会悟出<<总理遗嘱>>中有关的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
石阶尽头便是祭堂。
祭堂前的平台宽34米,长150米,北面及左右均为花岗石拥壁。台之周围铺草地,草地内周为苏州花岗石步道。平台左右还植有雪松各4株。拥壁前匀植龙柏40余株。
平台左右又分立华表两座用福州石建成,高13米,直径下部3米,上部1米,柱身刻古式花纹。系林森所置。华表乃为柱状标识物,标志祭堂即在此。平台前石阶边置3.3米高之石座二,上置古铜鼎各一尊,高2.3米,直径2米。为孙科所送。铜鼎和华表增添了祭堂外围的庄严肃穆气氛。站在平台上远眺,那绵延起伏的丘陵,青葱翠绿的山峰,陵园的秀美景色,无不尽收眼底。
祭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祭堂外壁用香港花岗石砌就,采取中国古建筑的重檐歇山式,覆蓝色琉璃瓦,但四角筑以堡垒式方屋,这是中国古代建筑所没有的。祭堂有三个拱门,各装对开的镂空花格紫铜门,门楣上分别刻着阳篆字体的“民族”、“民权”、“民生”门额。“民生”门上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直额,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
走进祭堂,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孙中山汉白玉坐像,像高4.6米,孙中山一身长袍马褂,坐在太师椅上,膝头摊着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神情沉思,显出一位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睿智风貌。由波兰雕塑家保罗•兰窦斯基在巴黎采用意大利白玉石雕刻而成。
坐像基座四周还镌刻以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为内容的六幅浮雕:正面一幅是“如抱赤子”,东面两幅:一为“出国宣传”,一为“商讨革命”;西面两幅:一是“振聋发聩”,一是“讨袁拥法”;背后一幅为“国会授印”。
祭堂前后左右有青岛黑石柱12根,直径0.85米,四隐八现。顶部藻井用彩色马赛克镶砌成国民党党徽。白色大理石铺地。
四壁下半部为黑色大理石护壁。东西两壁刻有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后壁原刻有蒋介石、胡汉民所书《总理校训》、《总理遗嘱》以及谭延闿手录《总理告诫党员演说词》
中国古代陵墓墓室多在地下,而中山陵的墓室在祭堂之后,与祭堂相通,游人可由祭堂大厅石壁中央的墓门进入墓室。。进墓室须经过两道铜门。第一道为双扇对开的铜门,黑色大理石门框,门额上横刻"浩气长存"四字,亦是孙中山先生的手笔;第二道为独扇铜门,内设机关,门面上篆刻"孙中山先生之墓"七字。
墓室为封闭性圆顶建筑,形如覆釜,直径18米,高11米。 外部以香港石铺面,中部用钢盘混凝土,室内墙壁系妃色人造石砌成,顶部作穹窿状,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铺地为大理石。墓室正中为大理石圹,下径4.3米。围以大理石栏杆高1米。
圹之中央是一座孙中山先生白色大理石卧像。孙中山身穿中山装,双手放置在胸前,安祥而眠,脚边还有素洁的雕花。此像系日本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孙中山的遗体就安葬在其下5米深的墓穴里,长眠在一具美国制造的紫铜棺内。谒陵者可绕石圹一周,以抒缅怀敬仰之情。
面对先生,我无言,眼中却有泪,只能在脑中默背他的理想,以解哀思。
三、为了永远的纪念
为了保护好中山陵,1966年国家拨款100万元维修牌坊、陵门、碑亭和祭堂。1978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祭堂、墓室进行维修,更换琉璃瓦,修缮墓道排水系统,恢复陵墓顶部国民党党徽和国旗图案。对祭堂东西墙壁孙中山手迹刻字重新贴金。 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国家拨款62万维修祭堂,解决屋面漏水,解决陵墓围墙裂缝等问题。数十年来,中山陵依然如新建时那样完好无损,庄严雄伟。
广场东接去灵谷寺之路,西接去明孝陵和中山门之大路。围绕中山陵墓还兴建了一批纪念性建筑:如音乐台、行健亭、光化亭、仰止亭、流徽榭、革命图书馆、藏经楼、永丰社、永慕庐等。这些建筑物就像众星拱月,围绕在陵墓周围。这些纪念性建筑大多是各省市和各界人士、海外侨胞为缅怀和纪念孙先生而慷慨捐资兴建的。
中山陵东、灵谷寺西的林海中,溪流绿树掩映着一座仿清喇嘛庙的古典建筑,它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这里就是保存展示孙中山先生史迹的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
纪念馆原名藏经楼,是中山陵园众多纪念性建筑之一,原由中国佛教会捐建,初为收藏佛经所用。建筑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个部分,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卢奉璋设计,1936年冬竣工。抗战前,藏经楼曾珍藏了一批珍贵文物和佛经,这些文物和佛经都是该楼落成后各地佛教界人士赠送或荐送的。抗战爆发后,藏经楼遭到严重破坏,僧房、碑廊毁于日军炮火,文物与佛经也不知去向。新中国建立后,地方政府多次拨款,逐步修建了主楼、僧房和碑廊。
孙中山纪念馆主楼前为一椭圆形的广场,四周花木扶疏。广场北侧两段石阶上便是主楼。
第一段石阶平台上屹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中山先生身着大礼服,内穿西式马甲,颈系领带,作演讲姿势,神态安祥自信。
这尊久为南京人民所熟悉的铜像是孙中山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梅屋庄吉是日本长畸市人,早年在厦门、香港、新加坡等地开设照相馆和电影院,以后返回日本,从事电影摄制业,成为日本电影托拉斯董事。
1895年,梅屋庄吉在香港时经孙中山老师康德黎介绍认识孙中山,自此,他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孙中山发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迫逃亡日本,就曾住在梅屋家中,受到梅屋夫妇的周密保护和悉心照料。
1915年10月25日上午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举行了结婚典礼,下午,他们在 梅屋庄吉家里举行茶会,招待友人。孙中山先生和梅屋庄吉,宋庆龄和梅屋夫人,还分别结为义兄和义姐妹。当时,孙中山在东京结集革命党,准备发动讨袁的“三次革命”,梅屋还秘密筹集捐款,运送军火,多方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逝世,梅屋庄吉从当天的晚报上得知后,痛失良友,提笔写了“呜呼,亲友孙文逝世”几个大字,以寄托哀思。他不顾日本政府“禁止为孙文造像”的禁令,不惜变卖家产,抵掉妻子、女儿的首饰,来为孙中山铸像。他委托东京最著名的“筱原金工作工厂”计划,聘请雕刻家牧田祥戴造 型制作,一共铸像四尊,耗资达10万日元。
1928年3月10日,第一尊铜像制成,铜像高2.9米,重一吨多。1929年,3月4日梅屋庄吉同妻子、女儿以及自民党议员森下国雄乘日本“鹿岛丸号”邮船把铜像运到上海,3月6日,再用专车送到南京,安放在南京黄埔路中央军校。后移至新街口广场和中山陵广场。第二尊铜像安放在黄埔军校旧址内。第三尊铜像1933年以后安放在中山大学新校址内(石岐)。第四尊铜像赠送给了中山县孙中山故居,1937年“七•七事变”后,铜像迁至澳门。
第二段石阶平台上置有一对铜鼎,系南京化学工业总公司于1989年开馆之际捐赠。主楼是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挑檐飞角,气势不凡,檐脊覆黄色琉璃瓦,主脊与垂脊以龙凤、狮头吻合,脊顶中央饰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整座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走过两段石阶平台,便到了主楼。
三楼正中悬有一方直额,上书"藏经楼"三字,黑底金字,为当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手笔,大门门楣横匾上书有"孙中山纪念馆"六个大字,这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屈武所书。藏经楼外观为三层,中间还有一夹层,共四层。室外回廊四壁设《永恒的纪念》大型图片数据展,展示各国领导人及知名人士晋谒中山陵的历史镜头。展橱里则展出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书籍。
底层大厅里连续不断播放《总理奉安大典》资料录像片,这部录像片是根据当年孙中山先生病逝、安葬时拍摄的实况影片录制的,真实地再现了孙中山先生病逝、公祭、建陵、迎榇和奉安的全过程,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大厅的四壁镶嵌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巨匾。正面壁上镌刻有胡汉民手书《总理遗嘱》,两侧是孙中山手书"人类进化,世界大同"对联。
三楼是孙中山先生史迹陈列室,这是孙中山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有四个展厅,共展出孙中山先生的史料图片378幅,还有实物、手迹、书籍等。全部陈列分九个部分:少年壮志、奔走革命、创建民国、讨袁护法、新的征途、病逝建陵、迎榇奉安、陵园今昔、浩气长存。四楼展厅用于举办各种临时陈列。
主楼后面是一座大型碑廊,碑廊长125米,左右对称环抱主楼,中轴在线建僧房5间,两翼有回廊与碑亭两座相连。碑廊内镶嵌冯玉祥将军赠送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块,每块碑高1.9米,宽0.9米,上面镌刻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共16讲,15.5万字。碑文分别由张乃恭、陈天赐、叶恭绰、邓散木等民国时期14位书法家正楷书写,风格各异。其中唐仲芳刻石,尤为书必俱佳的珍品,被定为二级文物。
由北美安提瓜华人、香港意利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先生、董事蒋明先生捐资兴建的中山书院于199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70周年纪念日落成,正式向海内外开放,成为孙中山纪念馆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山书院位于藏经楼西侧,占地2800平方米,楼外铺以草坪,广植各种名花佳木。主楼为两层仿古建筑,整个建筑典雅秀丽,令人赏心悦目。书院主要用于有关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活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楼下辟三个陈列展厅,厅内展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谒陵的照片及《孙中山著作及学术研究成果展》。另在东厅还举办《中山陵收藏书画精品展》,陈列中山陵园收藏的著名书画家林散之、萧娴、武中奇、费新我、黄养辉等人的书画精品。
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是孙中山纪念馆下属机构之一,位于藏经楼东侧有六百年历史的灵谷公园无梁殿内,展出辛亥革命前后57位名人蜡像。这些蜡像组成22组场景,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风貌。蜡像按真人大小1:1制作,造型准确,形态逼真。
孙中山纪念馆是中山陵园景色最佳处之一,莺飞草长的江南三月,梅花、杏花、桃花、茶花次第开放,这里花团锦簇,暗香浮动,美不胜收;七月流火,这里浓荫匝地,溪水潺潺,悠长的蝉鸣伴着徐徐清风给人们带来无与伦比的惬意;到了桂子飘香的金秋,坐落在万株桂园中的纪念馆香气袭人,使人们久久徜徉,不忍离去,更有那深秋,似火的枫林,顿使您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佳句;而瑞雪后的孙中山纪念馆,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则令游人更有一番情趣。
1986年11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在这里举办了内容丰富的孙中山先生史迹及著作展览。藏经楼首次接待了由港澳各界人士组成的大规模的海外谒陵代表团及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孙中山先生的亲属孙穗英、孙穗华、戴成功及许许多多海内外知名人士先后来此参观,1987年5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藏经楼辟为"孙中山纪念馆"。1989年5月30日,在孙中山先生奉安60周年前夕,该馆正式对外开放。
近年来,孙中山纪念馆在史料陈列、文史研究和馆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先后出版了《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中山陵园史话》、《民国名人与中山陵》、《孙中山手书碑刻》、《吴敬恒碑刻》等,并刊出《中山陵文史信息》与各地同行交流。
孙中山纪念馆与海内外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建立了广泛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都要举办大型联谊活动并进行学术交流,还与台湾国父纪念馆、日本神户孙中山纪念馆建立了联系和交流。这一切使得对孙中山先生的怀念不只是中国人在历史河流中的偶一驻足,而成为中华民族良知的长久呼唤:
“虽然孙中山先生是死了,而且是失败了,他却有一件极可宝贵的遗物给了我们;这就是他的理想,就是外而反抗国际帝国资本主义的侵掠,内而消灭封建的军阀制度,去建设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新国家的理想!他虽是失败了,他的理想却还活着:他虽然在生前是失败了,在他死后,他却是要成功的。”
这声音,日夜回荡在中山陵,回荡在华夏大地苍翠山林之间;先生的理想,在人们的一躬一拜当中,得以重温和传承。
第三部:历史,写在人们心中
查找史料文献的过程中,我随手点击,进入祭奠孙中山先生的网站,连续134页的留言让我流连忘返。
在这里,有人献上了各种鲜花,有人上了一柱香,有人来祭酒,有人点歌,现代技术使得这些纪念手段不只是一个图示,而有了沉甸甸的实际意义;在这里,大陆人来了,台湾人来了,香港人来了,繁体字和简体字写法不同,表达的却是同一种思念和尊敬;在这里,既有耄耋老者,又有学语幼儿,沧桑和单纯的声音追忆的是同一颗伟大灵魂。
尽管没有得到这些人的同意,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不会反对我把一些名字和留言收到这篇文章里面,正如其中一位网友说的一样:“天下所有喜欢崇拜孙中山先生的人都是朋友”。
这些来自真实世界的语言足以说明历史是以怎样公平客观的方式写在了人们心中。
一、问天下谁是英雄
郁达夫说得好:“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政治领袖的历史地位终究要经受历史的检验。换言之,一个政治领袖的地位和作用,并非主要取决于史书的盖棺定论,而应该主要取决于人民对他的议论。
在枭雄眼中,先生不是一个老练的政客,不是一个成功的英雄。但是,古往今来,多少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多少亭台楼阁灰飞烟灭,多少帝王将相昙花一现;而先生却作为一种信念的象征,一直活在人民的心中,受到后人的无尽缅怀。
在上个世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先生以其卓越才能与卓著功勋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世纪伟人的崇高地位;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尽管圣贤伟人频繁登台,英雄豪杰层出不穷,但堪与先生比肩者,寥若晨星。
2001年12月22日,点烛人景虚彦 :“中国伟大人物:夏启建奴隶制国家,推原始社会;秦始皇建封建制;孙先生则推翻封建制建民主共和国。”
2001年12月27日,点歌人李明顺 :“孙先生在中国史上之功,可比黄帝炎帝,5000年华夏第一共和总统。”
2002年8月6日,点烛人姜伟:“我钦佩您的信仰和勇气,您永远是伟人!没有信仰永远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没有完美的个人信仰就不可能成就孙中山;没有勇气不可能使您步上先行者的圣坛,没有超乎亿万众生的勇气您不可能成就为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挣脱扼杀的民族魂!”
2002年8月6日,献花人姜伟:“做一个人,您成功了;做一缕魂,您救了中国。献给圣洁的灵魂!”
2002年10月28日,上香人叶铭彬:“孙中山先生,您没有失败的啊。”
2002年11月13日,献花人田建模:“伟大的、民族与民众的真正解放者。中国近现代以来,作为领袖人物,而不图已名,不谋私利者,唯先生一人而已!”
2002年12月23日,点歌人总理信徒:“天不生逸仙,万古如长夜。谨遵国父“民主,民族,民生”之三民主义遗训;谨记国父‘五族共和,天下为公’之遗愿。”
2002年12月24日,献花人:三民主义信徒 :“ 先生之功,昭同日月;先生之名,恒如辰星。
2003年2月23日,祭酒人胡梦琪:“由于对孙先生的热爱,改变了我的人生,可以说他是我人生道路的导师。我爱中山,我敬中山,我与先生也神交已久,我是您永远的追随者!海枯石烂,此心永不变!今天用一杯浊酒,再敬中山!!”
2003年2月28日,点烛人Come back留言标题为“中山不死,主义长青”他写到:“尊敬的中山先生,世上最伟大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中华鞠躬尽瘁,为人民死而后已。中山精神决不灭,对您崇敬永不停。”
2003年3月3日,祭酒人天成眷:“清平委日月,家国系一身!国家之元统,我辈之楷模!!!”
2003年3月7日,献花人汉之杰:“民族救星;中国共和政体奠基第一人;为政者大公无私的楷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民主、富强、统一的新中国一定要实现!”
2003年3月18日,献花人昊宸:“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
2003年4月11日,李梦桃为先生献上了一枝秋菊,因为“秋菊正如您的品格”,他写到:“历史的车轮,因您的推动而稳步向前。”
2003年5月19日,献花人杨晓留言题目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伟人”,他写到:“对真理的追求,对事业的奋斗,对人民的负责,对民主的献身,能做到这一切的人,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有一颗赤诚的忠心,有一股满腔的热血,有一个博大的胸怀。您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才是伟人。”
2003年5月30日,石振邦为先生献上了莲花: “中山先生是打破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思想的第一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真正的伟人,几千年来,群雄逐鹿无非是一个阶级统治政权代替另一个阶级统治政权,中山先生打破常规,真正实现三民主义,与几千年来的统治者相比可誉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2003年6月15日,祭酒人alan:“民主革命的先驱,只有您配得上。您很天真,然而此天真可贵。老袁老蒋老m老练,然此老练可悲。”
二、属于所有中国人的先生
中华民族的凝聚和祖国的完全统一离不开孙中山这面旗帜。在人们心中,先生是个伟大的人、纯粹的人,他的德行与操守万古流芳,他真正的历史功绩经过时光河流的大浪淘沙更显珍贵。
专门从事孙中山研究的美国史学家Harold Z.SChiffrin的观点颇有见地:“孙中山是海峡两岸人民都尊敬的唯一近代英雄人物。一旦两岸重新和平统一,将证明他们对孙中山的共同怀念是有益的跨越障碍的心理沟通。”
先生是唯一一位能够将所有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统一在一起的政治家,无论呼先生为“国父”的台湾人,还是享受先生福泽的大陆人,都在追忆先生普遍的救国情怀,而不是党派私利。
2001年4月17日献花人yaboy :“如果你在世的话,还能阻断两岸的三通吗?我们人民怀念你,你将永远加载我们历史的史册!”
2001年9月28日,献花人炎黄裔胄一书生:“一人而为天下法,匹夫而作百世师。中山先生千祀百龄,万流景仰!可怜我水扁小儿,身为全台公选之中华民国总统,头顶青天白日之旗,脚踩中华宝岛之土,口口声声还称拥护中山先生手订之三民主义宪法精神,却不敢说一声自己是中国人,殊不知其百年后何面目见其列祖于地下!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悲伏!”
2002年8月30日,点歌人尹恩旭:“在中国台海两岸,只有中山先生才是当之无愧的真正领袖。其遗留的三民主义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2002年9月1日,献花人钟文留言题目是“孙中山--全球华人共同敬仰的伟人”,他写到:“中华民族既有孙中山这样一位全球华人共同敬仰的伟人,竟然不能在他的精神鼓舞下团结起来,实现和平统一,实乃民族的不幸。将来海峡两岸所有的中国人都能以孙中山的理想和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那时两岸的和平统一之日便到来了。”
2002年11月22日,上香ssa6322:“先生共和之愿,天下华人之愿。”
2002年12月23日,点烛人三民主义信徒:“中山先生万岁!中山先生不仅为民国国父,实为我中华民族之国父。”
2003年1月2日,上香人zhenkun:“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族的导师,我们永远跟着您!”
2003年1月5日,献花人小明:“中山先生!你是我们中国人的父亲!!!!!”
2003年2月1日,点烛人qll:“中国有史以来一个真正的人,最好的中国伟人。”
2003年3月11日,点烛人liuzhiyong:“孙中山先生是最伟大,最无私的中国人。”
2003年6月15日,上香人“台湾朋友”:“很少有人能这样获得两岸民众一致的尊敬”。
三、那些原本普通的日子
对先生的怀念绵长深情、无时不在。有几位常客更是时刻牢记着先生的诞辰、忌日、夫人的生日、清明节等重要日子,准时来表达自己的一缕哀思。
怀念先生的人也在怀念孙夫人宋庆龄女士,怀念他们传奇的爱情。2002年1月27日,宋庆龄女士生日。
献花人榛榛:“任凭岁月飞逝,事过境迁,抑或生离死别,天人永隔,惟有先生与夫人的真爱海枯石烂,亘古不变!今夕庆生,只愿永享团圆。”
献花人花落幽潭 :“今天是夫人的生日,相信您一定不会忘记。虽然你们只有十年聚首就天人永隔,但真爱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永存的。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这一段情,他用49年的光阴来等待和追寻,她用56年的岁月来守护和回味,十年聚首却胜过人间无数。因为你们,让我相信爱,相信刹那也可以永恒。”
点歌人石振邦:“中山先生一生不单是有丰功伟绩,还有传奇的爱情,虽然中山先生和他的夫人宋庆龄葬身之处天隔一方,但是我祝愿二位前辈今生来世,生生世世都结为夫妻,相亲相爱,永不分离!!!!!”
献花人abc:“先生和夫人在人间虽只有十年的光阴,但我想他们所得到的是许多人想要的但穷其一生也得不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能久长时,有岂在朝朝暮暮。上帝从不给人间以完美,而遗憾却又是希望的所在,愿在天国先生和夫人能再续前缘。”
2002年3月12日,先生忌日。
献花人榛榛:“先生的忌日,就算费尽周折,也一定要来这里献上一束‘天堂鸟’的——我喜欢这个名字——给先生,也给夫人。今天去学校,特意扎黑辫绳、着素衣。但却没有和任何人强调这天是怎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哀伤日子的背后,又有着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我想这是无须张扬的,只要默默地怀念,回忆,想象……77年前的今天,面对一个永难弥补的损失,有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窃笑,有人心怀叵测地计划着不可告人的阴谋,有人撕心裂肺捶胸顿足地疾呼‘痛心’……也有人,从此陷入了绵延数十载的哀戚之中,再难重享人世的欢乐。先生不幸早逝,然而先生又是何其幸运!77年以来,每逢这个日子,都有数以万计的幼小树苗开始了它们茁壮的生命!这绿色的海洋定会同夫人一起,陪伴先生,走过天堂的风风雨雨。安息吧!先生您看,这里有这么多人,都曾经,正在或者即将为您所奋斗终生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献花人花落幽潭:“3月12日真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中国何其有幸,有您这样一位国父,中国又何其不幸,过早地失去了您,您是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累死的呀!您用毕生的心血与生命为代价播下的中国未来民主富强的种子,相信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77年绵延不绝的哀思与怀念,历久弥新。我是您忠实的信徒,虽然我个人的力量实在很微小,但此生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实现您之于中国的梦想和规划的宏伟蓝图而奋斗。”
献花人中山门下走狗:“今天是先生的忌日,我谨献上一束洁白的花朵,以表达我对先生无尽的思念。先生的丰功伟绩,光耀史册;先生的高风亮节,举世同钦;先生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对先生的景仰与热爱,难以言表,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先生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2002年4月5日,清明节。
献花人花落幽潭留言标题“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思公欲断魂”,附言内容:“心香一瓣,泪酒一壶,以祭先生在天之灵。鞠躬尽瘁,死而不已,长留浩气天地间。古来圣贤皆寂寞,众醉独醒,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003年3月12日,先生忌日。
献花人花落幽潭留言标题“又一年的3月12日,思君令人老……”她的附言:“昨天还是晴好的天气,今天早上开始一直下着小雨,感伤而纷繁。天气阴阴的,很安静,就要这样的安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献花人许鹃:“ 又是3月12日了。距离1925年的今天这么久了,对您的思念和景仰却从未被时间冲淡。没有机会种一棵树来纪念您,愿这一束杜鹃带去我最诚挚的敬意。愿国父在天堂保佑我能考入中山大学。”
上香人Come back:“马上又到您的忌日了,远方的我却只能以这种形式为您上一柱香,而不能到您的墓前,为您祷告。您离开我们又一年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难言的痛。但,先生,您会永远活在我的心中,直到我也死去,去到您的身边!没有什么能改变我对您的信仰,没有什么能阻挡我追随您的步伐!纵然时光流逝,可那又算得了什么?有些东西是不会随时间而改变的。”
2003年4月5日,清明节。
花落幽潭献上了一束玫瑰,留言题目是“陪您坐会儿。”
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历史在对先生的怀念中走到了今天。
我们享受着今天的生活,应当饮水思源,想到这里面有先生的一份功劳;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仍有种种的不尽人意,应当想到,先生的理想并没有完全变成现实。
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清楚地感受到先生理想的可贵。
2000年6月7日,献花人Y:“世风日下,无言以对先生” 。
2001年4月4日,点烛人全子:“亲爱的孙中山先生,人民想念您!您的遗志我们尚未完成,实在愧对您啊!”
2002年1月2日,点歌人真诚的人 :“真不知道怎样的歌曲才能表达对中山先生永远的敬慕和怀念!我想,我们今天所做的不过只是形式,最重要的,是让中山先生永永远远活在中华儿女心中。其实我周围很多的同学对先生的生平已经不甚了解,真的很遗憾。不过今天看到在新年之际,还有这么多人纪念先生,缅怀先生,很开心,很感动。 小时侯常去中山陵,可是年幼无知使我对那里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而现在,却又很难再有机会了……渴望有一天,能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再去祭奠先生,告诉他现在的中国已经是民主的中国,就算还有不足,还有阴影,至少,我们都还记得要‘和平,奋斗,救中国’!先生,您在天堂还好吗?您能听到吗?”
2002年1月3日,点歌人abc :“宋耀如说过中国不配有你这样的儿子。而我却想说中国人也不配有你这样的国父,我们愧对您至今中国还不是一个完全民主,自由,统一,富强的国家,但请相信我们会努力的,愿先生不但你的陵寝而且您精神的灵光也不再被乌云遮蔽。”
2002年5月17日,献花人张文:“恐怕在以后的几年内,还要再出一个孙中山,才能改变中国的面貌了。”
2002年6月1日,献花人碧落的留言标题是“我爱中国,便不能不爱先生”,她写到:“如果先生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么,我会把对他的爱深深地埋在心中,独自一人去慢慢品味,然而,他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我们的国父,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的名字是共和国的同义词。所以,我认为先生应该被永远铭记,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他,爱他,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切切实实地为中国做点事。”
2002年6月29日,祭酒人HELIANG:“您是现代中国人永远的精神原动力。请在上天保佑我中华。虽然现在中国的现状与以前惊人的相似,但中国已经不起历史的轮回。给我们现代的青年以精神的力量吧。”
2003年1月5日,点烛人风信子:“2003年了,中国一定会平安的走下去的!您放心!要好好‘睡’哦!”
2003年2月7日,献花人wtx0125:“王师南定台湾日,国祭无忘告孙翁。”
2003年2月10日,上香人xue:“ 孙文先生,您的制国方针虽好,但我们还没做好,对不起了!”
2003年3月5日,点烛人云:“切勿骄傲,中华民族在科技,人权,法制方面仍虽努力。”
2003年3月7日,献花人慕龄留言题目是“想起先生”,她写到:“这二日正开着两会,每当国家为未来作出重大决策时,我总会很想先生。”
2003年3月8日,献花人李士峰留言标题是“孙先生万岁!” ,他的附言内容为:“您是中国的民主之父,您的理想将在这个世纪实现!”
2003年5月5日,献花人敬仰者:“先生,中国人都象你这样有理想、有热情、有脾气、有思想,愈挫愈奋,光明磊落,我们的革命早就成功了。”
2003年5月12日,献花人中山信徒:“什么时候中国的老百姓的人权真正得到了保障,什么时候中山先生的精神才真正不死。”
2003年5月19日,献花人RHMM说:“ 您的矢志不虞,您的执着,将永远激励我、我的前行。但现在信仰已经不在,我们可能不会再有您那时为国家、为国民的热情,真正救中国、救人民于水火的热情。只能保证凭良心做事了。”
2003年6月7日,上香人marktom的留言题目为“希望”,他说:“希望先生的三民主义能在我们这一代实现,三峡已经蓄水了。” 他同时祭酒说:“先生,保佑我们这个国家吧。”
2003年6月20日,献花人“中国人”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的确。
我们的现代化还没有真正实现,我们的国力还不够强大,我们的生活还不够富裕,我们的法治还不够健全,我们的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所有怀念先生的人都应当不断重复先生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我们“仍需努力”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太多了。
尾声:等待萤光的海洋
行文至此,清泪落两行,双眼朦胧,明白了是什么力量支撑我把这篇看似“枯燥”的文章“写”完。
顺应历史潮流!
在《孙文学说》中,先生曾写道:“夫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也。”
共和是一种体制,有了宪法而没有这种体制,远不能称之为“共和国”。没有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不建立宪法实施的制度和程序上的保障,宪法只能是一个口号。大清王朝,袁世凯,最终为专制、为王权、为野心、为小集团的利益所累而走向败亡。民主、共和之潮流不可阻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中山,这个身高只有1.59米的男人,为了使中国解脱封建迷信的蒙蔽、经济的落后、帝国主义的束缚,为了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可惜,生命是短暂而残忍的,先生没有“成”,他想走的路并没有走完。以客观的眼光重读历史,先生的理想实在太超前了,超前到中国这块具有二千多年封建积习的土地所不能理解,不能容纳的地步。
先生象一只悲壮的萤火虫,孤注一掷地发光放亮。点滴萤光未免太过渺小微茫,自然不能于瞬时改变旧日的死气,颠覆无边的夜的黑暗。有时候,萤火虫反而失去了自由,被儿童抓来放进瓶瓶罐罐或透明塑料袋里,成为他们嬉笑热闹时的点缀,感受到光明的心并没有切肤体会到光明使者的价值观和披肝沥胆。
今天,中国还在“走向共和”的黑夜里上下其手、前张后望、踟躇徘徊。在眼下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里,在真实生活的每一个点滴之中,太多快乐而麻木的灵魂们,已经不再认为有必要关心和思考先生当年要走向何处。
但是,也还总是有些人在先生要走的路上匆匆行着,尽管在无边黑夜里,他们的身影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单薄。值得庆幸的是,曾经的那抹萤光,执着而热心地照亮后来者的路,成为他们心中最清晰的方向标。
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小女子,也只能用一颗卑微的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小小萤火虫追随先生而来,用光亮的海彻底淹没夜的黑,用固执但是真诚的声音重复先生的呼唤――
中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在走向共和的道路上,只要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走回头路,就会滑向专制。
我们本来是共和国,可怎么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了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的东西?这个问题不解决,专制复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
我此生啊,没有别的希望,就一个希望,那就是,让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
注:点点萤光,在铁幕深沉的黑夜里,能亮多久?总有些东西,会被时间证明;总有些人,在先生陵前,会洒落清泪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