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路线图对大盘的双重影响[ 原创 2009-05-22 16:16:13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11:16:54
IPO路线图对大盘的双重影响[ 原创 2009-05-22 16:16:13 ]标签:大盘 IPO       阅读对象:所有人  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志林(忠言)博士  从上周三到本周三,大盘在2630点上方连续收盘6天,按以往惯例,只须连收3天,2700点就能OK,或者周三冲到2688点后只要五大权重股稍稍发力,2700点即可轻松拿下,为何2700点非但连碰都不敢碰,反而连跌四天?我认为,这主要是受到了“先创业板、后主板、再红筹股回归”的IPO路线图的冲击,但路线图对大盘的影响是双重的。   1.创业板IPO先行,使市场失去了推高指数的冲动。直至上周末,还有舆论认为主板大盘股IPO将在创业板之前即6月开闸。据此,市场各方认为,大盘应先冲2800点甚至3000点,然后宣布大盘股IPO消息,即使跌到2400—2500点,也能保持市场稳定。但现在的路线图表明,重启IPO从8月份的创业板开始,而市场从来不恐惧创业板,创业板开设只会提前推高中小盘题材股而无须高指数,低一些反而更有利。这样,管理层就不会为重启IPO而在乎指数高低了,市场便失去了重启IPO前指数必须冲高的憧憬和冲动,同时将以小幅调整取代指数的大幅跳水。   2.大盘股IPO押后,使刚刚预演的大盘蓝筹股行情熄火。“5.1”以后,大盘蓝筹股轮番活跃,连石化双雄和三大银行这五大权重股也经常出现推土机式的拉升行情。有人说“这补涨”,有人称“这是因为大蓝筹的价值被低估,因此是市场风格转换的大行情”。其实,是为重启大盘股IPO造势式的炒作,既可让新大盘股发一个好价钱,又可让老大盘股乘机套利。然而,根据IPO路线图,创业板若在8—9月推出,那么大盘股IPO最 早10月才能启动,这样大盘股行情至少要延迟4—5个月,失去了炒作的理由。何况,创业板推出将分流主板的资金,基金也需要从大盘股中腾挪资金去备战创业板。再加上1—4月央企利润下降33%,先向财政部上缴利润后再分红,投资回报甚低,新增贷款将逐月下降,基金和市场炒大盘股的资金严重匮乏等因素,因此,在近期市场铺天盖地的“大盘股行情将启动”的舆论声中,获悉IPO路线图的先知先觉机构乘机在大盘股中连续出货,三大银行和中石化的股价已回到4月30日的水平,令“5.1”后冲进大盘股中的中小投资者全线被套,再入陷阱。   3.重启IPO推迟使“春收”延期。过去20年中国股市元旦前“冬播”后,在5月底前必须“春收”,那是因为每年从6月起大规模IPO便开始,尤其是6月底前必须将上半年通过上市审核的企业完成上市,否则财务报表要重新制作。因此,6月通常是见顶的月份。今年,由于创业板IPO最快也要8—9月 启动,因此,春收时间也相应延期,增加了投资者的操作机会。虽然大盘股下跌导致指数走低,但2500点新平台支撑强劲,行情不会结束,股市资金不会大规模撤退,低指数反而更有利于个股行情,投资者只要控制好仓位,依然能在个股中获利。   4.创业板的开设对主板中小盘题材股是大利好。相比大盘股IPO,创业板开设,对市场资金压力并不大。即便年内上市100家,也抵不上主板上市中国建筑1只大盘股(120亿股)相反,对与创业板公司的盘子、规模、主题、题材、概念、股本扩张能力有可比性的主板中小盘题材股来说,创业板不仅不是利空,反而构成利好。因为在中国股市历史上,每一时期扩容重点均能催生出同类的市场新热点,这是比价效应所然。在我看来,主板中也有创业板股票、即总盘2亿以下、流通盘1亿以下、属高新技术产业、有主打产品、有重组购并题材、有业绩支撑、发展前景良好、股价在10元以下的高科技股、新能源股、上海本地股、生物医药股、中医药股、环保节能股、创投概念股等,与创业板上市股具有非常明显的比价优势,是下半年主板中滋生黑马的温床。一旦大盘调整到位,这些中小盘题材股有望成为市场新热点。    总之,IPO路线图对大盘股和指数是利空,对中小盘题材股和慢牛走势是利好,更强化了“大盘股搭台、中小盘股唱戏”的结构性牛市格局。在此,我再次重申去年年底展望今年结构性牛市操作原则:在创业板开设之前,依然应轻大从小(小盘),轻高从低(低价),轻静态市盈率从动态成长性,轻常规业态从购并重组,轻指数从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