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选择:孙中山与毛泽东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27:39
李向帅

    孙中山和毛泽东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担当意识,都在思考中国向何处去,都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中华民族的振兴耗尽了毕生精力和心血,等等。但是二人又有着鲜明的不同,而正是这种不同,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 产党的不同前途和命运。

    孙中山是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观察中国问题的,而毛泽东则是哲学家的视角。在谈到中国人民长期遭受的四大苦难时,孙中山的答案是饥荒、水患、病疫、生命和财产的毫无保障。这种分析,显然是一种社会学的分析,通过列举一系列现实来揭示内在的原因。我们知道孙中山受过系统的西学教育,并做过医生。而这些经历,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的思维方式。而毛泽东则认为束缚中国人民的四大枷锁是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权”,远不是现实中所能看得见的,但是又切实存在。毛泽东抛弃了纷繁芜杂的现象,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理性分析,把束缚中国人民的因素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在孙中山看来,政治是一门科学;在毛泽东看来,政治是一门艺术。同为伟大的政治巨人,孙中山希望把政治变成一套科学运转的机器,他写了《治国方略》一书,《治国方略》是经过严密的理论论证得出的。孙中山以为只要通过新技术把新政府构建起来,中国就可以摆脱贫穷落后的地位。其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便是一个设计精美的体系。毛泽东则更多地着眼于政治之上的战略问题,毛泽东的政治生涯洋溢着诗人的气质。“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这是毛泽东对世界格局的判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个人抱负的舒展。这种艺术式的政治,赋予毛泽东更多的灵活性,而且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在传统文化方面,孙中山吸收的是“和”,而毛泽东吸收的是“斗”。因此,孙中山在考虑建立新国家时,在参考欧美各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中国文化,创立了“五权”宪法。而在1912年宣布中华民国成立时,即宣布中华民国是汉、满、蒙、藏、回五族共和。而在和袁世凯谈判中,为保全政治上的统一,孙中山放弃了大总统的位子。这固然和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有关系,但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毛泽东则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重建。

    从历史来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因为,以当时中国的实际而言,只有团结才有出路。而要团结,最紧要的是唤醒全民的民族意识,这从根本上说需要的是精神激励。毛泽东选择了中国社会的中下层,并以“分田分地”保障了其经济上的独立,通过艺术化的斗争策略取得了革命的成功。而孙中山则过于自信理性的设计,过于依赖于“物”力,最终却抱憾于“知难行易”。

    正是由于二位伟人存在的这些不同,决定了国民党选择的道路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孙中山设想的三民主义,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摸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才最终实现了孙中山梦寐以求的三民主义,并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