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提出 - 灌水区 - 3g365智能手机论坛欢迎您! 手机之家,3G手机,智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16:15

彼得-德鲁克提出

首先是企业的目的,决策者必须搞清楚为什要办一个企业,然后才谈得上管理是什么。其次是决策者必须掌握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德鲁克强调的是必须把组织的绩效和个人成就进行平衡,在这种平衡之下的企业目标应该体现在创造经济成果、让工作者有成就感、承担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再次是企业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关系,德鲁克系统地研究这个话题,并且召集大批的企业家一起研讨,每周都做研讨然后积累几十年,最后完成“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创新的七个来源:意外之事、不一致性流程中存在的逻辑上或节奏上的不一致、经济现实之间的不一致、期望值与实际结果之间的不一致、人口统计的变化、观念的变化、新知识的变化等等。最后一个重要启示是关于管理者的责任,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责任是永远大于权利的,这几乎重新介定了什么是管理以及管理者。
对公司来说,“不确定性”永远存在,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国经济环境中更为明显,它对公司决策者造成的冲击就是,许多希望做的事情或者决定做的事情可能突然被外界环境破坏掉,这就使得战略制定变得相当困难。在德鲁克看来,有变化就有趋势,有趋势决策者就需要去应对。1985年时,没有谁预见到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在10年之内无法促进欧洲经济的繁荣,反而造成了10年的停滞和衰退,甚至比分散的欧洲还要弱,但是到了今天的2005年欧盟的经济又再次强劲地复苏。这就需要在欧洲发展的跨国公司决策者把握不确定性,所以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必须学习掌握发展的机遇和变动的机遇。
正是因为不确定性,所以德鲁克的研究非常强调预见性,也就是希望决策者有预见性。早在十多年前,德鲁克就预见了中国经济的沿海地区将是全世界工业制造品的最大出口贸易区,从而对“中国制造”进行了判断。但是,德鲁克对“中国制造”带给跨国公司的机会却有不同的预见,他认为中国市场带给跨国公司的真正机会不是工业制造品的贸易,而是现代服务业的贸易,也就是说跨国公司的决策者需要搞清楚对中国市场提供什么服务,而不是提供什么商品,这一判断对香港尤其重要。因此,德鲁克奉劝决策者不要把“不确定性”当成威胁,而要衡量它带给公司什么机会,因为“意外事件”和“不一致性”恰恰是德鲁克认为的公司创新的七个来源重要构成,中国公司这些年快速地与全球市场接轨,甚至在IT领域还保持同步,这就是因为快速变化给一些公司带来的创新机会。比如腾迅和盛大这样的网络公司,能够敏锐地找到独特的创新机会,就是针对市场中的变化。
德鲁克强调预见性和变化,但是他认为没有人能预测未来,决策者不是“算命先生”,但是有些变化趋势却是可以判断的。例如,德鲁克强调从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市场行为,因为这直接决定了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变化。比如,至2050年中国将变成老年化社会,日本三十年后将缺少三百万劳动力,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进而导致国家政策的变化。另外,“不确定性”还促成决策者有危机管理的意识,比如消费市场突然起诉肯德基的油炸食品是垃圾食品,肯德基就在中国逐渐推出所谓的绿色食品,现在它又被指控含有“苏丹红”,那么它肯定又会有及时的应对措施,包括“911事件”和“印尼海啸”这样的事件也都是不确定性造成的环境变化,旅游业和航空公司就必须掌握应对类似变化的管理能力。如今,新一届“两会”又提出两个关键词即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事实上这意味着政府会对资源和资本的配置做出调整,那么公司决策者尤其是中国的民营公司的决策者和海外跨国公司的决策者,就需要对中国市场做出提前的预测和判断,进行战略的制定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