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欣赏重用叶剑英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5 12:31:31
  

    1986年叶剑英逝世时,中共中央的悼词称他“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敢于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决断”。更为人们传颂的,是毛泽东送给他的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素有“儒将”之称的叶帅,其过人之处大概是每临大事有静气,能在历史的大关节处明断是非,果敢抉择,且谋虑缜密。

    据档案记载,毛泽东是1962年9月24日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讲话中送叶剑英那两句话的。原话是:“叶剑英同志搞了一篇文章,很尖锐,大关节是不糊涂的。我送你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大家都知道,是诸葛亮,吕端是宋朝的一个宰相,说这个人大事不糊涂。”据薄一波回忆,大概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旧戏中王佐断臂“为国家尽忠心,昼夜奔忙”时,毛泽东插话说:我曾送给叶剑英同志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看来,毛泽东不止一次说过这两句话,故流传甚广。

    这两句话,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意在借诸葛亮和吕端的为人行事之风以自勉。诸葛亮掌军理政之谨慎,史家有共识;吕端的“大事不糊涂”,或许知其详者不多。查《宋史·吕端传》,宋太宗想以吕端为相,不同意者说吕端糊涂,太宗却认为“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何谓“小事糊涂”?无非是在不关涉原则大道、只涉及个人利害得失的问题和事情上,不斤斤计较,大抵有所谓盛德若愚之风。

    诸如不满吕端的人四处散布他的谣言,吕端知道后的态度是:“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再如,他和名臣寇准同列参知政事之职,且排名在前,吕端主动提出“请居准下”。不久吕端升任宰相,“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值印,同升政事堂”。这正是他“小事糊涂”的一面。何谓“大事不糊涂”?就是在关系朝廷大政方针的问题上,坚持原则,是非分明,有舍我其谁之慨。

    比如,朝廷要捕杀叛将李继迁的母亲,吕端知道后坚决反对,建议把李母安置好并给以优厚待遇,即使李继迁不降,也能笼络住他的心。宋太宗死时,内侍王继恩担心有才干的太子继位妨碍其专权,同李皇后合谋另立。吕端觉察其奸,把王继恩看管起来,去说服李皇后不要改立。太子继位,垂帘召见群臣,独吕端不拜,他让人打开帘子,上殿看清楚确是原先的太子后才退殿下拜。

    可见,在小事上糊涂,有柔,有宽,有退;在大事上不糊涂,有刚,有严,有进。刚柔相济,宽严并用,进退得当,才能有利于大局,干成大事。也可以这样说,在小事上糊涂一些,更有助于看明白、想清楚、做成功大事。

    毛泽东借吕端评价叶剑英,主要是指他能够在大关节处看清要害,做事情从大局出发,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按薄一波的说法,叶剑英最大的贡献有两件事:一件是 1935年长征途中,将张国焘密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的电报报告毛泽东,保证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按原计划北上。另一件就是在粉碎“四人帮”这个问题上的决策和擘画。除此两件外,叶剑英一生中还有其他一些可为称道的“大事不糊涂”之举。

    如1922年陈炯明叛变,他挺身而出,率部保卫蒙难广州的孙中山。1926年北伐军打下南昌,蒋介石让他做其嫡系第一军第一师的师长,叶剑英予以拒绝。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他通电反蒋,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7月,在中共中央秘密策划南昌起义的紧要关头,叶剑英获知汪精卫、张发奎将诱骗贺龙、叶挺上庐山,加以逮捕以阻挠起义的消息,便火速下山同贺、叶商量对策,保证了起义顺利进行。从红军时期开始,叶剑英长期在我军总部负责参谋工作,多建帷幄运筹之功。

    抗日战争时期,在蒋介石召集的全国参谋长会议上,他“单刀赴会”,更有“舌战群儒”之举。“文革”初期,面对陈伯达、江青等“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搞乱党和国家的局面,叶剑英等老同志拍案而起,“大闹怀仁堂”。九一三事件后,叶先是配合周恩来,后襄赞邓小平,经受了党内艰难的政治局势的考验。凡此等等,说明他能够作出薄一波说的两大贡献,绝不是偶然的。叶剑英曾在一首《题画竹》诗中说“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这可视为他在大关节处最能彰显政治品格的生动写照。周恩来生前曾引用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称誉叶帅,大体也是这个意思。

    能在大关节处显品格,需有谋有断,有动有静。如果一路走来,总是风风火火,缺少内敛,就可能像毛泽东常常引用的《后汉书·黄琼传》里的那两个比喻一样,“峣峣者易缺,噭噭者易污”。叶剑英为人随和,平时谨言慎行,善谋善思,很懂政治艺术,素有“参座”称谓。观叶帅言行,常常让人想起北宋末年爱国名将宗泽的诗句:“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胸中有数且从容应对,关键处便见出英雄本色。此外,叶剑英才兼文武,学识丰富,也素为人称道。好学深思,可以励志、致知、正德、养性、增智、促行,有如此修养,就不会莽撞行事,更不会计较小事或小题大做。

    作为元帅诗人,叶剑英对大事的许多思考,常寓于诗中,留下不少名句。1965年重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他赋诗云:“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一句“眼底吴钩看不休”,沉淀了对当时国际紧张局势的深刻思考。同时创作的《七律·远望》,更以其“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的精当比喻,传达出对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走向和前途的担忧。此诗也引起毛泽东的关注。这年12月26日生日那天,毛泽东一字不差地把叶的《七律·远望》书写下来送给孩子,连在什么时候刊登在哪家报纸上,都记得一清二楚。1966年“文革”初起,叶剑英在一首《虞美人》词中说,“串连炮打何时了,官罢知多少?赫赫沙场旧威风,顶住青年小将几回冲!严关过后艰难在,思想幡然改”,也颇见他在那种特殊情况下的“大关节”处所作的深邃而辩证的思考。

    毛泽东对叶剑英的文才和见识的称道,有一个材料不得不引。1975年5月3日,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引用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几句,称三国时孙权“是个能干的人”,并要叶剑英当场背诵了全首词。毛泽东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此人(指叶剑英)有些文化,他看不起吴法宪。就是吴法宪不行。”这段话有三点值得体味。一是毛泽东有意把“生子当如孙仲谋”改为“当今惜无孙仲谋”,似乎生出了人才匮乏的感慨;二是让叶剑英背诵辛词,当众流露出“此人有些文化”的欣赏之情;三是称道叶剑英看不起吴法宪,肯定了叶在对待林彪集团的这个大关节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事实上,林彪事件前,毛泽东就想到了当时“靠边站”多年的叶剑英。1971年8月28日在长沙同刘兴元、丁盛、韦国清、汪东兴谈话时,他重提1935年的电报一事,明确说:“叶剑英同志在这个关键时刻是有功劳的,所以你们应当尊重他。”林彪事件后,毛泽东让叶剑英主持新成立的军委办公会议,无疑是关键时刻的一次任命。叶不负重托,同周恩来等一起妥善处理了林彪事件发生后军队中的遗留问题。

    此后,叶剑英主持军委工作,并在1973年党的十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1973年邓小平从江西回到北京,叶剑英率先向毛泽东建议说:小平同志回来了,我提一个要求,让他来参加和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于是,毛泽东这年12月12日主持政治局会议时,特别提出:我和剑英同志请邓小平同志参加军委,当委员。又说:我提议,全国各个大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你(指叶剑英)是赞成的,我赞成你的意见。我代表你说话。

    1974 年周恩来住院后,为了不让大权旁落“四人帮”,叶剑英在邓小平的工作安排上屡屡建言,得到毛泽东多次赞赏。例如,1974年10月20日,毛泽东在长沙同人谈到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时说:“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邓做第一副总理兼总长,这是叶(剑英)的意见,我赞成照他的意见办。”这年11月6日,李先念在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北京的工作时说到,“小平的问题(邓做第一副总理兼总长曾受到“四人帮”的阻碍———引者注)解决了,一致拥护毛主席的指示”,毛泽东则说:我拥护叶剑英同志的意见。在1975年1月的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扩大会议上,叶剑英曾两次提出他不再主持军委工作,要邓小平主持。

    为此,当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王洪文写信向毛泽东告了一状,说叶剑英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毛泽东把王洪文的信束之高阁。1975年6月底,王洪文被派往浙江、上海“帮助工作”,毛泽东提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由叶剑英或邓小平主持。叶剑英再次体现了他在大关节上的政治智慧。7月1日,他给毛泽东写信说: “我因年老多病,精力不胜,提议请小平同志主持以利党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在叶信上欣然批示“同意”。正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和叶剑英等人的配合下,邓小平在这年的7、8、9三个月主持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由上所述,叶剑英在“文革”后期,对党内健康力量的形成,对抵制“四人帮”的干扰,确有不可或缺之功。毛泽东的识人之明和对叶的信任之深,倚寄之重,也毕现于情辞。在他看来,“大事不糊涂”的叶剑英,富有政治智慧和决断胆识,足可谋大局、当大任、托大事,也就是说,在大关节上靠得住,能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讲,所谓“大事不糊涂”,根本上是做人的胸襟气度、做事的识见能力均站在了历史的高处。

    毛泽东弥留之际,有一个让人寻味不尽的细节。当时,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分组与他告别。毛泽东此时头脑还清醒。当叶剑英走近床前时,他动了动手臂,叶未察觉。叶剑英告别完走到病房门口时,毛泽东吃力地以手示意,让工作人员招呼他回来。毛泽东睁开双眼,嘴唇微微张动,似乎有话要说,但只能用一只手紧紧握住叶的手。

    叶剑英后来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主席一定要交待什么事情,为什么特意招呼我回去呢?为此,他想了很多。 〔作者陈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叶剑英为什么拒绝出任军委主席?

资料多次显示,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当中,叶剑英无论如何都是中流砥柱。  

事实上,这时候的华国锋也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四人帮就押后,华国锋之后提议叶剑英担任中央主席,叶剑英则反提议由华国锋担任中央主席和军 委主席,说“这是毛主席指定你当接班人的,我已经七十九岁了,你年纪比我小二十多岁,你有实际工作经验,为人实在、讲民主、尊重老同志,你应该担起这个重任”。会议最后通过由华国锋担任中央主席和军 委主席。

一般这样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叶剑英:

毛泽东说他是吕端大事不糊涂。

周恩来临终前握住叶剑英的手久久不肯放开。

这些都说明了叶剑英在党内的性格和人格魅力。

叶剑英曾经说过:粉碎四人帮之后,如果我做了军 委主席,那么粉碎四人帮的性质立即就会被外界歪曲:以为这是党内的一次军事政变,我叶剑英就是为了个人牟取政治利益了。因此,我是万万不能犯这样的错误的。

这就是叶剑英。

关键时刻,总能够想到党、国家和民族的大是大非的基本原则。

不过,叶剑英的本意当时是想立即让邓小平复出做军 委主席的。但是老谋深算和睿智大度并存的叶剑英还是能够分清楚当时的现实:

1、华国锋有毛主席的“你办事我放心”的最高指示。

2、华国锋“礼让”军 委主席给叶剑英也只是一种政治姿态。

3、邓小平这个时候还是没有“解放”的。

4、人民群众对毛主席还是无限的愚忠忠诚。

5、革命元老元勋们还没有系统解放和团结,无法抗衡毛泽东的政治遗产之威力。

基于这五点原因,加上叶剑英认为自己即使做军 委副主席,也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影响力控制华国锋,所以,做不做军 委主席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能够控制华国锋就行,因此,自己也就“礼让”了。

但是天佑中华,好在华国锋虽然能力有限,还是采取了稳定的政治手段,比如说,两个凡是,我并不认为就是华国锋傻瓜,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啊。那时候,只有毛主席的遗产才能够稳定中国啊? 文革中毛泽东为何只对叶剑英手下留情2007年11月02日 19:07凤凰网专稿 相关标签: [毛泽东] [叶剑英] [凤凰大视野]

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令他成为著名将领

叶剑英当时的中共党员身份暂不公开,仍然留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参谋长。这一年 他随队到了江西,在得知张发奎等策划兵变的消息后,叶剑英告知了贺龙 叶挺二人,直接促成了南昌起义爆发。

同年十二月,他与叶挺等人共同打响了广州起义。从此 叶剑英成为红军的著名将领之一。

与毛泽东一见如故

1931年初,从莫斯科的学习归来的叶剑英,进入了当年的红色圣地中央苏区,这是当时中国最为神秘、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叶剑英在这里,见到了改变他一生轨迹的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两个人就觉得好像很熟悉的样子,因为我参加的广州起义,你参加的秋收起义,同时毛主席由领导了井冈山斗争,有朱毛红军,都感到非常熟悉,虽然过去没有见过面,但是感觉都比较熟悉。

当时第一次反围剿刚刚结束,叶剑英亲眼目睹了,毛泽东和朱德等人的军事指挥艺术。红军在这段时期经常以少胜多,连续取胜,中央苏区士气高涨。于年底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泽东任主席,叶剑英是参谋长。

张国焘为什么与毛泽东产生分歧

8月份叶剑英被正式任命为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从参谋工作角度协助朱德、毛泽东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胜利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在更换了决策人之后,红军开始尝到失败的滋味,第五次反围剿的战况惨烈,中共中央和军委准备放弃苏区,踏上漫长而危险的转移之路。经历了数不清的河流险滩,追兵围堵后,中央红军翻越了夹金雪山,来到四川懋功地区。于1935年6月,与另一支主力部队红四方面军会合。

这不完全是一次令人兴奋的会合,因为红四方面的领导人张国焘与毛泽东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之间出现了分歧。张国焘这时候就觉得,你这个中央一方面军从苏区出来打了败仗,人就剩这么一点儿了,我现在人这么多,人多枪多 兵强马壮,那时候他心里就产生说这个部队应该由我来指挥应该由我来领导。中央红军主张北上,而张国焘却希望南下。

在权力的争论和平衡中,最后 中共中央决定改变路线,把所有部队混合编成左右两路,穿越沼泽草地 向北进发,这个时候朱老总 刘伯承,他们是跟张国焘一起走的。他那叫左路军。结果走到半路 还没过草地之前,张国焘不走了,张国焘不走了以后,给徐向前 陈向华他们发电报,叫他们回去。他的政委陈昌镐在给大家部队讲话的时候,叶帅收到了一张电报,这个电报就是要什么呢,他们就是要南下,要和一方面军分裂。如果不按这样做,他们就要采取措施,他们就要消灭红军。

叶剑英发现了事态的严重,他第一感觉就是应该告知毛泽东,于是快速步行了几里地,把电报带到了毛泽东的住处。

毛主席拿了一个香烟盒,在香烟盒背面,那一铅笔把张国焘的这一密电抄下来,当时连夜毛主席 周恩来 王稼祥,包括后来杨尚昆他们就带着一方面军,还有很多部队就跑了。然后就追 没追上,叶帅从此就脱离四方面军,跟着毛主席就走了。那么这件事毛主席念念不忘,在以后的岁月里,毛泽东曾多次向他人提起,这一关键时刻,认为叶剑英挽救了自己以及党中央大批骨干的性命。他们在生死关头,建立了彼此的信任,并坚守着这份信任一直到最后。

建国前夕叶剑英被任命为北平市长

1948年12月,共和国建立前夕,毛泽东任命叶剑英为北平市长。负责这座古老城市的全面接管工作,北平当时是中国共产党接管的第一大城市,更是未来的首都。这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那个时候北平是第一个打下来的城市,是最大的一个城市,怎么管这个城市,那是一个相当难的事。所以派叶剑英来当北平市长,那你可见对他是一个放心重用嘛。毛主席对于叶帅,从来是怀有相当好感的。就是有一句很明显,毛主席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胡涂。很多人都说毛主席指的是叶帅。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叶帅是很鲜明的,很清楚的、脑子很清楚的。

“二月逆流”真相 叶剑英怒向江青拍桌子致小指骨折

1967年开始,中国的局面出现了错综迷离的形势。声势浩大的运动席卷了各个领域,而叶剑英和许多身居要职的人一样,对这场运动感到迷茫和痛苦。因为那时侯来讲,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中共这样高的一个领导,他们的政治生命和命运,都悬挂在毛主席一个人身上。毛主席说保就保下来了,毛主席说不保那就保不下来了,这是著名的京西宾馆,文革开始那年年初,叶剑英和许多军队将领,在这里与江青为首的中央文革小组开会,讨论军队究竟要不要稳定的问题。出于对江青等人胡作非为的愤慨,叶剑英在会上拍了桌子,导致左手小指骨折,这场辩论一直争到了中南海怀仁堂,最后 江青 姚文元向毛泽东隐瞒真相,把老帅们的行为称作"二月逆流"。

这个毛是很震怒的 ,是连夜召开会议,那把这些人是批的,劈头盖脸的批呀,那是很厉害,但是这个时候叶批完了以后 检讨完了以后,也仍然还是军委,仍然还主持工作。就是在怀仁堂检讨会的期间,他还签发军委的文件。在文革当中,叶帅最后被江青这伙人就推到一个悬崖的最边上了。那么再往前走,那不说一步 走半步,他就掉到悬崖底下了。所以掉到悬崖就是被彻底打倒了。就像刘少奇那样、像彭真那样、像罗瑞卿那样等等。但是他在文革多次的关头,就是到了悬崖边上,在往前走半步就要下去,毛主席总是会说话,不让把他整死,不让把他彻底压到。

毛泽东开始让自己信任的叶剑英重新主持军队工作,并协助周恩来代表中国进行重大外交活动,在接待了基辛格的预热后,叶剑英陪同周恩来于1972年接待了美国总统尼克松。中国从此改变了外交格局,为日后打开国门做好了准备,毛主席认为叶帅这个人靠得住,没有野心,毛主席最痛恨 最反对有野心的人,叶帅从来无野心 不争权。这时的叶剑英已经不仅仅扮演一个军事将领的角色,是毛泽东把他放在了更有分量的位置上。

毛泽东临终与叶剑英未说出的话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病危前夕,已经说不出话的他,把政治局的重要成员,都召集到了病床前。毛主席还有点意识还清醒的时候,在叶帅从那里走过的时候,毛主席眼睛就睁大了,轻轻把手抬一抬 就是招手,这意思就是要把叶帅叫过来。这个护士就快跑的把叶帅叫过来,王主任也跟着叫过来,叶帅过来了 毛主席不能说话啊,还是这么看着他,叶帅看着毛主席,毛主席也看着他。主席的嘴就是一张一和的,但是说不出话来了,叶帅把耳朵贴到主席嘴边,说什么也听不清了,那时候神志已经不是很清醒了。

后来叶帅就自己讲说,主席要对我讲什么呢,为什么要第二次召唤我呢,没有人知道,毛泽东最后想对叶剑英交代些什么。但人们知道,仅仅一个多月后,叶剑英与中央的决策人一起,粉碎了四人帮,扭转了中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