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国殇:中国崛起的成人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5:26:27

“5.12”国殇:中国崛起的成人礼!

    2008年5月12日,距全球华人期待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88天,而在这一刻,笼罩全球华人心头的却不仅仅有自豪与期待,更有愤慨和忧虑。因为在刚刚过去的四个多月间,共和国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严峻时刻。一月,春运期间南方发生百年一遇的雪灾,大半个中国被轻飘飘的雪花封住,上亿人被滞留在路途中,意外形成了突发性的、爆炸性的公共事件。二月,来自美国的著名电影导演斯皮尔博格突然以第三国的人权问题宣布辞去北京奥运会顾问一职,被西方大肆炒作和利用,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三月,达赖集团策动了“西藏骚乱”,妄图利用奥运之年大赌一把。而西方更是借机向中国施压,甚至在法国巴黎发生了冲击和干挠奥运火炬传递的严重事件,引发了东西方自“9.11”以来的首次全面冲突。而不久之后,更离奇的是在山东发生了伤亡惨重的两列火车相撞事件,其中一列还为奥运号。然而,令全球华人想不到的是,2008年对中华民族的考验到这还只是刚刚拉开序幕,一场更为空前的灾难正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中国袭来,而更令整个世界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居然在这场考验中,交出了近乎完美的答卷。不仅凝聚了全球华人的心,更令受到强大震撼的西方一改敌意与攻击,成为东西方关系缓和与改善的契机。这就是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发生在中国四川汶川、人类历史上极为少见的高达八级的强烈大地震。
    在这场灾难来临之时,第一个首先进入全球视野、并再次给世人留下极其深刻印象的是中国独特而又高效运转的举国体制。总理温家宝在地震发生后几个小时就已到达灾区,进行了前线七十二小时--被称为救灾黄金时间--的指挥。全国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累知的雄厚物质实力为基础,进行了空前的总动员。军队、专业救援队伍、医疗队都以最短的时间做出反应并抵达救灾现场,种种救灾物资也源源不断的涌入灾区。也许经历过“98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雪灾”、已经习惯了这一幕的国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如果我们与世界上最发达的民主国家法国和美国相比的话,相信就会有极为不同的感觉。2003年8月初,法国遭受罕见高温的袭击,然而整个社会的表现则是灾难性的。从政府到社会反应迟缓,所谓的应急机制全部失效,高层官员面对严重灾情,依然故我沉浸于度假之中。甚至法国总统希拉克直到三周假期结束后的8月20日才悠然返回巴黎。结果在号称拥有最完善和最先进医疗条件的法国,居然死亡一万多人!2005年8月29日凌晨,一场飓风--这是在美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袭击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而灾害发生时,美国总统布什在度假,直到三天以后,面临严重的灾情才不得不中止休假指挥救灾。而另一位被称为“黑人的女儿”的国务卿赖斯则连续三天购物、看戏打网球。而此时,新奥尔良市已经成为人间地狱,随后赶到救灾的士兵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枪杀已演变成暴民、大肆进行烧、杀、抢、奸的灾民,以维持秩序。其恶劣情况以致于他们惊叹:宁可待在伊拉克而不是在这!当然,中国的体制与西方形成鲜明对比的不仅仅是效率,还有迅速接纳(第二天起)国外救援队。要知道,日本九十年代发生神户大地震时,坚决拒绝任何国外救援队进入。美国的飓风灾害,不仅拒绝国际援助,甚至该州州长在初期竟然拒绝本国军队的进入和救助。而中国地震后只所以维持了良好的秩序,并不仅仅是中国政府的迅速反应,还在于现有体制的另一个特色。我们不妨以灾区之一绵阳市为例。由于地震,造成所有的建制被打乱,单位也不复存在。于是组织部门去了,成立党小组,宣传部门去了,树立典型。这一切都极其有效的起到了稳定局面的作用。而地震过后之所以灾区重建进展迅速,更与中央政府指定的发达省份一个地市对口支援一个县的举措密切相关。也许在西方和支持西方的自由派看来,这些都是落后于时代的做法,甚至于是专制的表现。只是他们想过没有,难道他们的理念和标准要大于人命关天吗?这个时候也要问一下是姓社姓资吗?宁要西方眼中民主而又灾难性的巴黎和新奥尔良,也不要西方眼里非民主但却极其成功救灾的中国四川?究竟衡量一个制度的是理念还是实践?当然更令人感到振奋的是,中国体制在保留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更将现代性的意识和做法进行融合。比如第一次为平民设立全国哀悼日,全国下半旗,对震灾进行空前开放和透明的报道。显示了这个体制的强大生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
 无私崇高理想的回归或者再现是这场大地震来临时出乎全社会预料的感人一幕。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在成功转型、取得经济上的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伴随着旧有的道德、价值体系的紊乱、崩溃和真空。道德沦丧、拜金主义盛行、物欲横流、极端的自私自利,社会充斥声色犬马。然而此次空前的四川大地震,无数民众自发参与救灾赈灾的无私行动,惊魂未定便已排队献血、尚不知自身亲人生死便已投身于救灾的行列。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救灾物资更成了感天泣地的壮举。甚至来自民间的捐款一度都大大超过政府的拨款。而来自江苏的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所率领的一支由120人和60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民间抢险突击队则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他们从江苏、安徽日夜兼程,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了灾区并立即展开大规模救灾行动。
    面对这一切,西方媒体曾做如下评论:在八级地震废墟站起来的中国,是那么令人惊讶地现代、灵活和开放。仿佛一夜间,中国的“软形象”、“软实力”一步跨入世界最现代国家的行列。其实,我们不妨说,这是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进行的首次成人礼,这场地震之前一度令人忧心的浮躁、过度的亢奋不见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历经灾难洗礼之后的成熟、坚强、平和、沉稳与内敛。温家宝在再次视察震后的灾区时,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字,这其中既有艰涩,痛苦,更有不屈和进取。国殇“5.12”,却意外的成为中国崛起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