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库中知识管理工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2:02:08

 

一、 知识管理简介

 

知识管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知识已经成为了一种资本,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评价知识型企业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知识创新能力,谁能够更快更好地创造新知识、适应社会需求,谁就能在同行中具有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最早开始尝试使用知识管理系统,并且关注和贯彻知识管理理念。一方面,很多管理层人士总结了实践中的知识管理经验,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信息管理领域的技术人员也进行了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知识管理的实践领域,一些知名的国际公司通过实施知识管理,节约了大量资金,为企业创造了利润。微软、IBM、Lotus等公司都开发了各自的知识管理应用软件,由于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所以知识管理软件的开放性很大,企业根据员工、组织和知识产品的特点,可以使用这些软件建立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在其他领域也有应用,例如教育领域、政府部门,这些组织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各自领域的特点,对知识管理也会产生新的理解,丰富了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知识管理是从信息管理发展而来的,因为知识管理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必须依靠技术的支持,而信息管理中使用的处理方法、技术手段都能帮助人们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经济到来之后,由于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都包含人的因素,所以就不能仅仅依赖于信息管理技术来解决知识管理问题。知识管理涉及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要求知识管理系统能对知识和人的交流过程进行管理。 

 

二、知识管理在教学中的应用

 

国内各中小学和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从“车、路、货”上给予了全面的关注,这些信息技术的支持为知识管理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中有多方面的应用。首先,表现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上,学校里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网络资源库系统都在寻求从信息管理提升到知识管理高度的方案,主要是应用相应的技术提高系统的检索功能和数据挖掘功能,使师生能更方便、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其次,是知识管理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应用,用计算机和网络把行政部门的信息数字化,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老师也可以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收集、整理备课资料、学生资料等教学信息。最后,是知识管理在教学中的应用,这里把班级作为一个组织,对老师、学生、小组进行知识管理,把教学策略和知识管理策略相结合,使师生在交流过程中达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知识管理的过程与教学中的知识传递过程有一定的藕合,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知识管理更多地考虑到了人的因素和对隐性知识的处理。在一个组织中,目标是复杂多样的,组织成员达到目标的手段很多是不清晰的,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企业中,当其他组织成员要完成相同或者类似的目标时,不能借鉴以往的许多实践经验,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探索,造成了知识的重复创造和浪费。知识管理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把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创造的新知识积累起来,作为组织所共有的知识,供人们分享,搭建与相关专家交流的桥梁,营造有利于组织成员创造新知识的环境。教学知识传递过程中,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也是同样的状况。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知识、积累了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这些知识需要被记录下来,班级作为一个组织,成员之间需要交流、共享知识。老师相当于一个企业中的知识总管,负责为成员提供信息管理的技术支持,并进行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

知识管理在教学中与在企业中的应用是有差别的。师生关系不同于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两者管理的知识内容也不一样,教学中的知识管理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1.教学中的知识管理过程要与教学过程相匹配,针对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相匹配的知识管理策略,参考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四种转化过程,分别采用阅读、讨论、分工合作、观察、模仿等方法来促进知识转化的过程。

2.教学中的知识管理,应该明确管理的是什么知识,需要把哪些隐性知识显性化。这里知识主要是指师生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知识,例如学生的学习心得、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形成的看法、师生的交流经验、教学技巧、学习技巧。在课堂和网络信息平台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的信息可以在知识管理系统中被获取、整理、存储,有的信息还可以进行数据挖掘,老师可以从中得到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依据、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学生可以从中共享到知识仓库中的所有内容,在交流中促进学习、进行知识创新。师生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自己的个性化知识库,到课程结束的时候都能在知识库中扩充大量有价值的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利用知识管理软件进行备课的时候,存储、发布的是课本知识,但在教学中要管理的知识并不只是课本知识,还有师生课堂交互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也就是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后的隐性知识。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可能对课本知识理解不到位,甚至产生错误的理解,知识管理就是要把这些隐性知识外显出来,老师才能找到学生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反馈,在交流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老师要完全尊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新知识的建构是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持有这样的理念,老师才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实现知识的转化,而不是记忆。

3.重点是建立能进行知识创新的学习型组织。老师类似于企业中的知识总管,需要营造开放合作的知识共享的文化和氛围。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上达到共识,这样才能使每一个班级成员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在上课前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不理解老师的做法,造成学生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形成了交流障碍。同时,老师可以布置几个具体的任务,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组成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任务一定要形式多样,让学生选择的范围大一些,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任务。知识创新需要成员的激情和责任感,在这样的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能对学习任务产生认同感,有共同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小组合作中,在交流、讨论中创造出新知识。

其次,整个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和小组对整个团体所做的贡献决定他所获得的权力,老师是权力分配的主要管理者,在小组合作中,要明确小组和个人的任务以及评价的标准,作为绩效评定的依据。

最后,老师要培养自己和学生的团体学习的能力。师生要学会使用深度会谈和讨论的技巧,顺利地实现知识交流,创造激发思想火花的良好氛围。还要学会使用反思和探询的技巧,消除班级成员之间的习惯性防卫心理,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都入团体学习中,也最大程度地扩大个体的知识结构。

4.老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反馈和评价。老师在学习诊断过程中,利用知识管理中积累的知识,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反馈。实际上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就包含了这样的反馈,但是并不完全,有必要补充交流过程中遗漏的信息,让学生得到完整的反馈信息。另外,老师在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照教学目标审视知识管理系统挖掘到的教学信息,看看教学信息是否能够评判目标的完成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调整知识管理的框架和策略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