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烦,入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07:09

深锐观察:大麻烦! 入手问题球员的成败案例与规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0月13日04:58  新浪体育


公牛得到罗德曼是入手问题球员的成功案例

  新浪体育讯 大麻烦,入手?!

  NBA历史上,换取问题球员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有多少?成败的概率及规律又如何?

  文/张佳玮

  旁观者嘴说容易,很容易就把自己高居于球队经理之上,说你签谁签贵了卖谁卖便宜了。近如休斯顿火箭签了阿泰斯特,世界不免众口一词的说国王队马洛夫兄弟脑子进水,一如十三年前马刺接了公牛的软蛋白人中锋威尔-普度,啪一声扔出去丹尼斯-罗德曼,至今被当作波波维奇生涯污点。这点上,我们得为经理们说几句。就以波波维奇来说,外人看见的是篮板王的华丽数字、联盟一流的防守能力,却没看见更衣室里横飞的冰袋,很难感同身受。做商人的比球迷势利得多:能拍一笔买卖,一定是盘算万端——尤其是这个年代,哪个队都高薪养着球探总经理们,绝不会像60年代那样老板喝高了一咬牙就把人当猪换了。

  罗德曼换普度算一种典型案例:许多交易貌似帐面不对等,是因为另有猫腻。什么样的人让球队明知倒贴还能往外送?四个字:问题球员。

  大多数NBA球员,每一年实际打球的时间也许仅有几十个小时,在场外却要正经充当职业球员、球队的一分子,外加所在城市的公众人物。在几十个小时中表现差劲,顶多算个庸才,但在场外举措失当,终于影响到场上发挥,这就算球队毒瘤了——这就是NBA。你不是在真空里打球。毒瘤具有传染性,一粒老鼠屎可以轻易毁一锅汤。融入球队并不只意味着单场投出30分,它需要你像个职业球员,成为球队的一分子——当然,2005-06季开拓者那类本身就有监狱气氛,满是强奸犯、瘾君子和夜总会VIP的球队除外。

  问题球员总是球队率先兜售的对象。他们大多数富有天赋(没天赋又兼带是浑球的话,连打NBA的资格都没有),因此总有球队肯接过烂摊子,天真的以为换个环境就能感化到他们放下屠刀。奇妙的是,某些交易确实还真起作用了,此时我们就能鼓呼浪子回头金不换,或者搬出一个肃穆的标题《他终于成熟了……》,回忆起他风华繁茂的当年……但,并不是每次交易都会起作用。因此,买卖双方都要冒风险:

  问题球员的最新范本,是凯尔特人夏天新签的达柳斯-迈尔斯:他上次作为NBA球员出场时,红衣主教都还活着;他27岁,却还没打过一场季后赛;他被称为那一代球员中天赋最为杰出的球员之一,而和他有关的新闻却都是大麻、药检、训练迟到、骂教练、发胖之类的东西。凯尔特人签他要冒什么风险?您往下看。

  失败案例

  拿迈尔斯当年的队友鲁本-帕特森说,2001年夏天开拓者签他,是冒了大风险的:2000年9月他非礼了自家孩子奶娘,正被法院查着,2001年2月又在克里夫兰一夜总会门外企图攻击一个刮他车的男人。开拓者垂涎他自己忽悠的“科比终结者”的名头,以为他换个环境能立成新人,没料2002年他又闹家庭暴力,被妻子告上法庭——当然临了他太太取消指控,只是简单离婚了事。自那而后,帕特森无心篮球,数据每况愈下,体躯日益发胖,顺便还带坏了迈尔斯。2005-06季和教练麦克米兰闹翻,被换下后直奔更衣室,嚷着自己比赛时间少了,于是开拓者忍无可忍,只好再把他抛走了事。

  开拓者此前类似的赌博并不少:从杰罗姆-科西到拉希德-华莱士,他们招的人一向性格十足。帕特森之前,他们已经有过伊塞亚-莱德尔了。这位先生的两次交易都被证明是悲剧:1996年来开拓者前,他在森林狼脚踢女经理、持大麻、赌博、骂教练。开拓者请得他来,消停了一年,等和后场搭档肯尼-安德森混熟了,就开始自愿担任安德森的夜总会保镖,三年里一共被球队停赛12场,包括一次朝起哄球迷吐唾沫。1999年莱德尔再被交易,接手者是天真的亚特兰大鹰队:他们以为自己可以让莱德尔改恶向善,不惜放弃队上王牌史蒂夫-史密斯。莱德尔还以随意停车被捕和缺席训练。在奥兰多酒店里被捉吸大麻,然后拒绝联盟的药物检查,“我没吸麻!”直到联盟罚了他20万美元的款。鹰队呼天无门,不惜代价请他走人。招到他之前,鹰队是东部第四,但从拥有他之后,长达九年,鹰队始终处于季后赛门外:这就叫遭了霉运。

  还是开拓者,莱德尔属于大张旗鼓的犯罪——退役七年的他2008年就被捕了三次,而兰多夫属于谨小慎微的捣乱。2007年开拓者拿他去交易了弗朗西斯与弗莱,随后立刻裁掉弗朗西斯——等于用一个场均20分10篮板的家伙换个弗莱。开拓者所以肯吃这么大亏,无非因为他老人家大事不犯,小事不断:2002年酒后驾车被罚款,差点因为做伪证入狱,2003年12月被发现车上藏大麻,2006-07季说自己姑妈死了要奔丧,回头被记者拍到他奔丧的地点是某夜总会。纽约换他一是因为交易确实占便宜,二也是琢磨他离开开拓者这监狱团体也许还有戏?结果此胖子一到纽约,所有数据几乎全创2003年以来新低,2008年1月,摘头带砸中了裁判托尼-布拉泽斯,当月因为涉嫌夜总会打架事件被纽约警察叫去局子里细聊。2月交易截止期前,比赛着就和自家队友内特-罗宾逊吵起来,206公分一条汉子一杯水就朝175公分小土豆泼了过去,外带互砸毛巾——看那边高歌猛进的开拓者,这笔交易纽约是亏是赚,一目了然。

  当然倒霉的不只是开拓者。仅拿吸麻这事,其实是问题球员的标志性事件。大麻并不像酗酒似的,会差点毁掉克里斯-穆林的身体,只是一个球员如果嗑药,基本可以推断他的职业态度,做交易时必须谨慎。两个涉药的失败交易:1982年夏,1975年ABA、NBA双状元、1977-78季单场得到73分、签下5年400万巨大合同的大卫-汤普森被交易到西雅图超音速——因为他在丹佛缺训、迟到外带嗑药不休。超音速的雷尼-威尔肯斯教练好心送他进了戒毒所,还是没拦住汤普森职业生涯的一泻到底,25岁还拿全明星MVP的他,29岁就退役了。和他类似的例子是1975年5号秀、NBA史上首位高中生球员达里尔-道金斯:在费城时期,他就懒散、嗑药、缺训、性派对等五毒俱全,76人因为他若干次扣碎篮板的华丽经历,忍他到1982年,交易他去了新泽西网。网队当时的主帅拉里-布朗原想管束住这匹野马,却被他不小心刷破联盟历史纪录的单季386次犯规,也没能挡住他继续嗑药。

  也有原来不嗑药慢慢发展出来的。1994年夏,被勇士挑做1993年状元、荣膺年度新秀的克里斯-韦伯,因为和教练老尼尔森矛盾不断,自己要求终止合同,宣布死也不回金州了。如此一闹再闹,勇士心力交瘁,同意交易。这时节他还只算个小号问题球员,无非闹闹教练,似乎只是小疾。但转去华盛顿后,这交易才真算砸了:前两季因伤只出赛69场,后两季和朱万-霍华德混迹夜总会,1998年因为持有大麻外加5次超速驾驶,直接被捕。这算一个祸端越酿越大的范例。

  韦伯这样由队内是非转成场外麻烦的算类型变异,也有些类型始终如一、专心和队里过不去的。1991年状元德里克-科尔曼,入网队后懒惰、缺训、无视队规,态度之可恨与天分之可爱同样令人注目。1995年费城76人签他时,已经知道了他那著名劣迹:前一年网队布彻-比尔德教练宣布着装法则,随后杀鸡儆猴的对科尔曼罚款,科尔曼的回答方式是一张空白支票,“您随意填”。费城以为换个球队科尔曼能贴心顺意,不料他到了费城之后发胖、缺训依旧,在场上和队友各打各的,费城媒体挂出标语:“球队癌细胞”。他这声名在外,黄蜂却并不信邪,1998年签了他,结果依然是不融入球队:2000-01季,他上场时黄蜂12胜22负,他不上场时黄蜂34胜14负。

  成功案例

  哪位问了,这么多失败的,敢情凡是问题球员都本性难移?其实成功的也有,只是不多。仅以上面科尔曼为例,2001年夏他重归费城时,76人都没指望他:34岁,发胖外带伤病,已经半报废了,前一季还把黄蜂折腾得人仰马翻。然而,科尔曼职业生涯罕见的全季没有闹事,26岁之后第二次单季打满58场,在场上甚至以其经验策励队友,专心打球,场均15分9篮板,迎来职业生涯第二春。

  开头处罗德曼换普度那交易,所以成为波波维奇的污点,半因为此前罗德曼究竟是篮板王而普度不过一盘蒜泥白肉,半因为此后罗德曼助公牛成就三连冠霸业。按罗德曼此前问题的确严重:在底特律拒绝去训练营,持枪被捕,去马刺后头撞斯塔克-金和斯托克顿。因骂裁判而被停赛。1995年骑摩托车摔到骨折,全季缺32场,被教练鲍勃-希尔斥责后,抡起冰袋朝对方眼镜扔去。在西部决赛中,因为大卫-罗宾逊要求他协助防守奥拉朱旺而直称“大卫是个软蛋!”被教练停赛。但去了公牛,虽然还不时闹点假扮新娘推销新书、脚踢摄影记者被停赛之类,但和球队却通力合作,尽心尽力辅佐乔丹,三连冠。毫无疑问,这是菲尔-杰克逊一生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然后是韦伯的例子。1998年他连续两次被查出大麻,令华盛顿觉得他日益变坏,赶紧发配去了萨克拉门托。师从阿德尔曼门下,当季即荣膺篮板王,下一季更摇身一变,成为联盟最杰出大前锋之一。2000-01季入选年度第一阵容。从1998-2003赛季,三次联盟第二阵容,一次第三阵容,一次第一阵容,连续五年常规赛MVP选票前十。率领国王队成为联盟强队,自己则成为皮特-卡里尔教练所创普林斯顿体系的完美教科书。

  最后,在西雅图和波特兰都罪恶昭彰的帕特森大爷,2006年被赶出开拓者转战丹佛,2006年夏雄鹿以老状元乔-史密斯换他,勇敢得令人敬佩。然而,因强奸案而得不时向警察局报到、在开拓者闹完教练后诡称“我好象中邪啦”的帕特森,居然在雄鹿完成职业生涯最佳赛季:31岁,得分、篮板、助攻、命中率全部是职业生涯新高,做替补时安稳,做首发时敬业,犹如神话。如此这般的故事近年来仅有一例:2003年,凯尔特人接过骑士的派对狂人、一夜豪饮19瓶、未遂纵火犯、为了凑三双投自家篮的里基-戴维斯时,人人都觉得他会把波士顿更衣室变成棋牌室,万没想到他在凯尔特人闷声做了一年半高效率替补,成为皮尔斯后的二把手,而且打法毫无此前在骑士的疯癫做派。

  成败的因素和规律

  如上所陈,交易问题球员就是赌博,而且输多赢少,是件很冒风险的买卖。至于成败之间,也不能说全无规律:

  年龄: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大多数球员都是少不更事,历风霜而成熟。科尔曼回费城、罗德曼奔公牛时同为34岁,帕特森去雄鹿时31岁。青春期年轻人犯点错误在所难免,但除了莱德尔般一根筋的,大多数问题球员到了老来,都会和斯普雷维尔般有了挣养老钱的觉悟。近如坎普、阿兰-休斯顿们为复出而勤练塑型,可见年龄对球员的压力,可以改变许多不良习性。交易一个“老”问题球员比交易一个天赋绝伦的少年犯要安全得多,因为老问题球员们已经没有天赋和未来可以做娇纵的资本。

  圈子:新科状元德里克-罗斯的哥哥自小叮嘱他,千万别接街上人递来的名片,也别信他们的许诺。韦伯在华盛顿养着伤就养进了夜总会和霍华德一起吸麻,就属交友不慎。汤普森与道金斯都是街面上混过的人物,与ABA那些蓄长发嗑药搞性派对的人物结成死党,有自己声色犬马的圈子。至于“波特兰监狱”更是多年来声名铮铮,迈尔斯、兰多夫、帕特森们成功把这球队搅成一个大染缸,因此麦克米兰剔清帕特森和兰多夫这两员大将后,开拓者成绩反而上扬。

  圈子在交易时的体现在:一看球员身周的圈子,二看自己球队的圈子。如果一个问题球员在一个浑浊圈子里盘桓已久根深蒂固,你就很难指望他抽身而出——汤普森和道金斯就是明证;而如果一个球队本身环境混乱、藏污纳垢,你就别指望问题球员能在这里出淤泥而不染——这就是托马斯引渡兰多夫的失策。1995年的费城本身积重难反,却还敢去换科尔曼,指望这个缺训狂人能当救世主,本身就天真得很——捎带还让他把当时队上的斯塔克豪斯给带坏了。

  教练:在几个著名的浪子回头案例中,不难发现教练的因素:34岁的科尔曼服从于拉里-布朗的铁腕,菲尔-杰克逊降伏了丹尼斯-罗德曼,而克里斯-韦伯遇到阿德尔曼才骤然苏醒。性格强硬、资历雄厚的名帅是问题球员的驯兽师。相比起来,开拓者被莱德尔、安德森、帕特森、兰多夫们祸害的那些年,队上教练分别是被掐了脖子的卡列西莫、温和宽庸的迈克-邓利维和毫无资历的奇克斯,对交易来的年轻怪物们就毫无办法,只得听之任之。

  历史分析:球员不是桃子,能先尝后买。经纪人说得天花乱坠,最后还是得按着以前历史来猜。比如丹尼斯-罗德曼:虽然1992年到1995年间的经历不堪已极,但毕竟曾是底特律活塞王牌蓝领,两枚戒指在手的冠军队大前锋,有过胜利经验。问题再大,终究可以考虑造就。又如克里斯-韦伯,1998年被华盛顿叫卖时虽然满身大麻味,但毕竟状元之才,带队两度杀到NCAA决赛,也绝不是在大学里挂靠烂队骗点数据的人物。

  相比而言,另一类问题球员就得谨慎。比如兰多夫,打两年NBA默默无闻,忽然山中无老虎刷了一年数据成了“20-10”球员,签了大合同,代价是球队多输9场,刚签大合同就发胖伤停,这类问题球员就有些朽木不可雕的意思。1999年老鹰签莱德尔的天真之处也在于此:这位先生在森林狼、开拓者都为非作歹,离开明尼苏达后狼队成绩反而飙升,数据偶尔华丽但一生常与失败为伍,这样的赌博必须谨慎。

  运气:当然,最后,联系到里基-戴维斯和达里尔-道金斯的例子,你还得承认,有些问题球员就是天生脑子构造和人不同,完全不能以常理推论。对那些行为乖张到难以预测的球员,除了祈祷队上有个好教练有群好队员而他又快度过青春期之外,你别无他法。

  (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