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罗彩霞案:受到侵害的不只是个人权益(南方都市报 2009-5-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1:56:28

[社论]罗彩霞案:受到侵害的不只是个人权益

日期:[2009年5月8日]  版次:[AA02]  版名:[社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19  条   相关新闻: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

  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事件调查有了新进展:湖南省邵东县教育局声称与自己无关,邵东县公安局含糊其辞,只说户口迁移证上的公章可能是伪造的,王佳俊的爸爸王峥嵘则声称整件事情是花了五万块钱委托中间人办的,而中间人找不到了。这样听起来,责任人只有一个,并且已经消失了。如今此事已经成为全国热点,这样粗陋的搪塞应该挡不住媒体的进一步追问,我们等待真相大白和责任追究的那一天。

  需要进一步调查的线索至少有三条:找出档案伪造及招生提档过程中的经手人,可能在县教育局及可能的上级部门,如省教育厅;找出身份伪造过程中的经手人,应该在县公安局;另外,贵州师范大学定向招生的负责人。这些责任人都找到,案情也就基本清楚了。至于中间人,大概也有可能存在的,至少,贵州师范大学招生办和教育厅招生办公室之间,应该要有默契的。

  故事还没有完整地披露出来,但是已经带来了极其震惊又见怪不怪的复杂感受。

  见怪不怪,是因为,只要对中国基层政治和普通人生活有所了解,都会明白这事情发生得自然而然。就好像网友留言所说,王峥嵘怎么那么笨呢,把女儿送进一个好高中,然后保送进个好大学,一点风险都没有的。因为那样没有明确的直接受害人。类似的作弊方案还有很多,而且也不只是在高考领域。只要稍有权力,只要能够接近权力,总能发明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可能,罗彩霞案中的责任人,造假作弊者渎职者违法者,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没什么特别,甚至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好人。罗彩霞案,平静地发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极其震惊,是因为,这白纸黑字的揭露和情绪密集的关注,让我们不得不从无意识中苏醒过来。用正常的社会规范去审视衡量,这一整件事荒唐无耻到了何种地步!系统作假联合作案,权力通吃有恃无恐———这件事的恶劣和可耻不需要论述,这件事除了恶劣和可耻以外一无所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竟然能够对这种恶劣和可耻感到习惯和平常。王峥嵘竟然声称王佳俊也是受害者,而且还要摆出作为一名父亲的痛苦试图博取同情和谅解。这并不荒唐,因为也许真的有人会“换一个角度”想问题,说父母用心良苦,王峥嵘已经答应了帮罗彩霞解决毕业之后的一切问题,为什么不追求一个“双赢”的结局呢?

  因为罗彩霞不是唯一的受害人。这个案件,还有所有其他没被揭露出来的高考及高考招生腐败案件,都至少还带来一个伤害,就是高考制度本身。因为它证明,高考招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人动手脚。这样的事情,当然伤害了高考制度的信用,当然伤害了高考作为阶层流动主要通道的功效,当然伤害了高考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当然伤害了底层家庭的梦想和希望。但是,这些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此案是沉默的大多数腐败的一个不幸典型,偶然暴露了。系统造假比个体造假可怕,并不只是因为它造假能力惊人,更因为,系统造假暴露的风险更高———链条中的任何一环出了问题,整个链条都会被发现。系统造假可以发生,证明暴露的成本并不高:如果不是碰巧罗彩霞如此执拗,很可能事情就以王峥嵘夫妇兑现承诺告终———考虑到具体情境,这或许才是罗彩霞的理性选择。系统造假的同时是普遍腐败,普遍腐败的同时是对腐败的普遍默认:王峥嵘说起自己以五万块打通关系时,并没有更多的解释,当然是因为事情只要说到这一步中国人就都明白了。对腐败的普遍默认,是因为行贿、受贿、打通关系,是生活中很难避开的一部分;更是因为行贿、受贿、打通关系,是行之有效的生存策略。或者说,腐败及其衍生品,是这个社会的真实规则,否认不可能,反抗也无效,愤怒都无法持久。

  从这个意义上讲,王佳俊成功地“考”进大学,直至毕业太平无事,这已经是对腐败规则的一次肯定和认可,也就是对本来应该存在的正常社会规范和正常人类正义感的一次羞辱和侵犯。现在罗彩霞准备通过法律途径拿回本属于她的一切,但是这个社会要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回归它本来应该有的面貌?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9-05/08/content_785029.htm
社论:罗彩霞案:受到侵害的不只是个人权益(南方都市报 2009-5-8) 社论:罗彩霞们应得的正义因何迟迟不到(南方都市报 2010-5-6) 什么叫劳动权益?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 罗彩霞被曝有两份档案(南方都市报 2009-5-13) 罗彩霞:我只想拿回自己的一切(南方都市报 2009-5-14) 肖雪慧:被打的不只是记者(南方都市报 2009-2-5) 王琳:罗彩霞案不是“齐玉苓案第二”(南方都市报 2009-5-7) 姓名不只是个人的事 女人站着撒尿是对妇女权益的侵害 - 锵锵杂谈 - 凤凰论坛 【视点】女人站着撒尿是对妇女权益的侵害 【视点】女人站着撒尿是对妇女权益的侵害 当您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官司这样打 孝感槐荫论坛 孝感人自己的论坛 社论:高勤荣,用真话维护说真话的权益(南方都市报 2006-12-14) 社论:反腐败的关键是依靠科学的制度(南方都市报 2009-5-31) 罗彩霞案是法律人的耻辱! 王聃:罗彩霞案“被拖延”是更大的耻辱(东方早报 2010-5-6) 姜英爽:罗彩霞:我的身份何时能归还(南方都市报 2009-12-30) 社论:维护司法公正本是媒体的诉求(南方都市报 2009-12-24) 傅达林:罗彩霞案:个案正义背后的反思(中国青年报 2009-5-14) 社论:玖龙风波,重要的是劳工应成为反对者(南方都市报 2008-5-9) 社论:玖龙风波,重要的是劳工应成为反对者(南方都市报 2008-5-9) 李晓亮:只招公务员子女是另一起罗彩霞事件(重庆时报 2009-5-22) 社论:办人文奥运首先要尊重个人的意愿(南方都市报 2007-10-13) 社论:办人文奥运首先要尊重个人的意愿(南方都市报 200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