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收支簿”惊现武汉(南方周末 2002-5-3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17:15
[往事]吴佩孚“收支簿”惊现武汉
近日,武汉市民汪从勇向记者展示了家藏的吴佩孚“总司令收支簿”,详细记载了吴佩孚五个月的收支情况。另有49本账簿记载了吴的“讨贼联军司令部”及下属机构人员薪饷状况,时间跨度为1915年底至1916年上半年。
经对其装帧、纸张、墨迹、款式的鉴定,有关专家认为该批账簿确系当年遗物。现将这些账薄的内容简介如下:
请客吃饭/收送礼金
“总司令收支簿”呈正方形,账本用的是当时有名的罗春盛号,详细记录了1916年1月至5月吴佩孚请客吃饭、收礼送礼的账目:“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送张雨帅寿礼:洋叁千壹百叁拾壹元玖角”:“送赵省长寿礼银器:洋壹千壹百柒拾贰元柒角”:“批给少帅:洋壹千元”:“过年小姐用:洋贰百元”:“大帅请客酒席:洋柒百贰拾贰元柒角捌分”……
这里提到的张雨帅,应该就是字雨亭、人称大帅或雨帅的奉系军阀张作霖。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将张作霖赶出关外,操纵北京政局,睥睨一世。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大败,逃至武汉,不久退入鄂豫交界的鸡公山。1925年3月又逃至岳州。同年10月,孙传芳于江苏发动反奉战争,吴佩孚前往武汉,通电全国,就任“讨贼联军总司令”。吴佩孚逃至岳州期间,受湖南军阀赵恒惕庇护。因此,“总司令收支簿”中记载的“送赵省长寿礼银器:洋壹千壹百柒拾贰元柒角”,是自然之中的事。
既然“讨贼联军”讨伐的是张作霖,为何“总司令收支簿”中还有给张送礼的账目呢?原来,第二次直奉之战后,冯玉祥策动奉系郭松龄倒戈,张作霖元气大伤,一直想跟吴佩孚化敌为友,曾派代表到岳州给吴佩孚贺寿,要求段祺瑞释放曹锟等等。后在奉军羽翼张宗昌‘山东人不打山东人’的游说下,吴佩孚于民国1925年12月31日通电结束讨奉战争,与张作霖、张宗昌结盟攻打冯玉祥。吴佩孚送张雨帅寿礼,正是双方结盟之后的事。
“讨贼联军”军事机构
除“总司令收支簿”外,其他49本账簿,反映了“讨贼联军总司令部”在汉期间的军事机构及开支状况。
总司令部下有幕僚200余人:“参谋处处长”蒋雁行、“秘书处处长”张其煌、“总参议”章太炎、“财政处处长”张英华、外交处处长张志潭、高级顾问何恩溥等等。
“讨贼联军”下设14路大军,刘湘、杨森等俱列名其中。
记者看到,“参谋处处长”蒋雁行“月薪洋六百元,公费洋四百元,共洋一千元。”而参谋处一般护兵月饷8元,而总司令部一属长江舰队水兵月饷才6元,最低的是长江舰队的伙夫,月饷仅5元。
吴佩孚与长江舰队
在封面盖有“讨贼联军长江舰队司令关防”大红官印的“讨贼联军长江舰队司令白均造呈职部及各舰应领民国十五年一月份额设官佐目兵工匠夫役薪公饷项数目清册”里,详细记载了长江舰队舰艇数量、武器装备、人员编制、军费开支、级别待遇等情况。
史载第二次直奉之战兵败后,吴佩孚由水路从天津经上海入长江到汉口返回洛阳。1925年元旦,吴佩孚又被迫离开洛阳大本营来到汉口,登上决川舰到黄州隐居,1925年3月2日又乘决川舰到岳州,寄身兵舰长达7个半月,度其水上漂泊生涯。民国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吴佩孚再乘决川舰返回武汉,在汉口东北的查家墩成立“讨贼联军总司令部”。在此期间,长江舰队穿梭于长江沿线,承担巡逻、联络、江防重任,立下了汗马功劳。决川兵舰人员编制105人,大炮一门,每月军费开支洋2066元。
“夹墙里藏了数十年”
据收藏者汪从勇介绍,其曾祖父在汉口做生意时,结识了吴佩孚手下的一名军官,1926年下半年吴佩孚的军队被北伐军打败后,此人委托曾祖父将账本拿到黄冈老家藏起来,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曾祖父与祖父汪栋仁便将账簿装在一个长方形木盒里,藏到了屋内的夹墙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拆除老房子时,祖父将藏了数十年的木盒从墙里偷偷取出来,锁进了自己的木箱,家里人都不知道,直到去世的前一年(1986),祖父将账簿的事告诉了他。他便用档案袋归类分装保存,当时不知道是什么账本,直到1998年查阅到章君谷所著《吴佩孚传》,才知道账本的主人是吴佩孚。
作者: 武汉晨报记者 张皓/文 张龙/图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 2002-05-30 20:11:12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