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仔心声:勿坏了香港 立不起上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5:39:04

港仔心声:勿坏了香港 立不起上海

勿坏了香港 立不起上海

 

上星期三,中国国务院突然宣布由温家宝总理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是已建立起来的国际金融中心,虽然与伦敦和纽约相比,是小兄弟,但是在亚太区却是大阿哥。如今国家要把上海在12年内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与上海处于同一时区,同属中国的城市,怎不会引起直接竞争呢?香港最大的经济支柱是金融业,如果12年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拱手让给了上海,香港将会变成甚么样呢?

从投资角度看,难道港人应卖掉香港的楼房转买上海的房子,鼓励儿女早点到上海工作?

在过去一星期,中央zf由总理以至各zf官员,相继高姿态发表对美元及国际金融制度的意见。市场人士各有猜测,笔者相信这与20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本周举行有关。

欲推人民币进国际市场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上周一口气发表的3篇文章。《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关于改变宏观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为中国与会的立场及提议奠下基础。在关于国际货币体系上,周小川提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蓄货币」。把上海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显示zf欲在12年内把人民币推进国际市场,可以自由兑换,连同提出的「与主权国家脱钩货币」,就是要美元让出一路。中央zf在内地找一个适合的城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让人民币在国际金融舞台扮演角色,顺理成章。

50年不变为香港「定格」

上海人对发展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策显得十分雀跃,香港人则显得焦虑。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安慰港人,表示一个国家有两个国际金融中心并不算多,香港会积极与上海互补合作,更有效地服务国家。曾司长说这句的时候,笔者相信他的内心十分忐忑。怎不是呢?香港与上海处于同一时区,飞行时间不足3小时。任何一个先进国家,不会在同一时区内打造两个国际金融中心。在「一国两制」下,香港50年不变,直至2047年,港元仍然是香港的法定货币。如果在12年内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外国公司发行人民币债券或将股票上市,筹集资金在国内发展,怎不会选上海呢?香港又怎能与上海在人民币金融业务上竞争呢?

从上述方向预测,上海将会成为中国的龙头国际金融中心,而香港则会沦为区域金融中心,只能为广东省及东南亚地区服务,并须面对新加坡这强大的东南亚对手。看官必须明白,目前香港能领先新加坡的金融业务,主要靠内地支持,将来大部分内地公司走去上海,香港将会流失大量金融生意,能否走在新加坡前面也说不定。

香港的金融业发展下去,会不会真的这样糟糕呢?那倒要检视一下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估计一下上海能否在12年内创造出所需的条件了:

(一)货币自由兑换: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货币必须可以自由兑换。中央zf明显地希望人民币可以在12年内可以自由兑换,成为国际「硬」货币。不过,货币由不可自由兑换到可以自由兑换,牵涉的金融及经济领域十分广泛,必须十分小心处理,仓卒行事,后果堪虞。

(二)开放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中心容许外国银行及金融机构开设分行及建立子公司,与本土银行及金融机构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一个金融基础建设及监管未臻完善的城市开放做国际金融中心,对该城市及整个国家会产生极大的金融及经济风险。外来的国际银行及金融机构很可能一下子取代了本土的银行及金融机构,做了领导者。本来对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来说,这是自然发展,但是对中国众多还在发展阶段的城市及产业来说,这风险不可谓不高。

(三)法制及金融基础建设的国际化: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一套广受国际投资者及发行体接受的金融法律。目前最广受国际接受的金融法律是英国法律及美国法律。香港及新加坡源用英国法律作为国际金融产品的规范法律。中国的法律制度要作怎么样大幅度的改变才可让国际投资者及发行体接受呢?内地的会计制度虽已急起跟随国际会计准则,不过,仍有不少内地机构及公司对国际会计准则不理解,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普及。

此外,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常有税务上的弹性,例如新加坡以低税率优待外汇交易,香港以税务优惠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其它金融基础建设包括:实时交收系统,电子交易系统等等的建立。

(四)适度的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一个大课题。监管太严,外国参与者提不起兴趣来;监管太松,漏洞必多,成为大鳄鱼肉之地。内地的监管方式习惯手起刀落,实在不适用于国际金融中心。要改变人的心态及习惯很难,怕且需要一代的时间。

(五)金融产品多元化:一个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应包含多元化的产品,包括来自银行、股票、债券、保险、投资基金、商品期货及衍生工具。要发展这样齐全的产品,需要很长的时间。时至今日,香港的债券市场及保险市场的发展仍在缓慢进行中。

(六)防止洗黑钱:国际金融中心的资金自由出入,易给国际不法之徒钻空子洗黑钱。任何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严防洗黑钱,否则声誉大受影响,国际参与者会却步。

(七)人才培育: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大量能运用流畅英语的专业人才,金融行业最重人才,但人才培育需时。

(八)贫富悬殊问题:国际金融中心的楼价很高,租金很贵,物价高昂,造成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国际金融中心必须要有充足的社会保障,稳定民生。

善用12年过渡期

上海能在12年内达到所有国际金融中心成立的条件吗?

笔者不敢说不可能,但实在有点担心。担心甚么呢?担心内地有关单位,为了满足国务院通过的政策,条件未充足便匆匆上马,把上海搞到不伦不类,以致把中国的金融业搞乱;也担心为了抬高上海而压低香港的金融事业发展,结果是坏了香港的金融业而建立不起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后的12年「过度期」十分重要,也十分危险,必须小心谨慎地处理。

不过,政策是可以改变的,香港应自强不息,继续努力发展国际金融中心事业。待到2047年,完全与祖国融为一体后,仍有希望保住环球国际金融中心的前列位置。

 

 

撰文:李永权 在银行界、证券业、资本市场及资金管理界别工作多年,有丰富的金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