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头重脚轻 小学太穷大学太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22:55:41

  在这次两会期间,教育成了一个热点。不过,在教育领域内,高等教育过分地抢了眼球。国家准备拿出两百亿资助贫困生,这主要是在大学层次上。人大代表洪可柱谴责“四大名校”掠夺教育资源,引起的也是对高等教育的关注。

 

大山里的小学

 

  其实,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还是基础教育,或者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被大大夸张了。这里面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有过于强烈的大国心结,和人家比教育就是要比“高”,比“一流大学”,甚至出现了“一流大学”的水平要看其博士课程的谬论。这就像是大国体育只比奥运会金牌而不比国民健康水平和运动习惯一样,哪怕是后者对一个国家来说更重要。第二,在我们的政治结构中,高等教育被过分代表。比如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许多是在大学工作的人士。中小学教师或者乡村教师的代表和委员有多少呢?恐怕即使有也很少吧。结果,代表委员们讨论起问题来,自然谈自己熟悉的领域。一涉及教育,当然就是大学。第三,上得起大学的阶层,经济和社会资源比较多,声音强。他们有一点委屈,别人就听得见。

  其实,从中国长期的发展战略来看,教育的重心在下不在上。中小学教育比大学教育重要,本科生教育比研究生教育重要。至于博士生的教育,有没有都无关紧要。如果教育部一纸命令,禁止任何学校开博士课程,把省下的钱都用在小学教育上,我看这应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福音。

  为什么这么说?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劳动力以蓝领为主。这种经济结构向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培养大量的技工,而不是批量生产大学生研究生。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比例高,是因为人家的产业重心早已从制造业转到服务业,劳动力从蓝领转向白领。在三四十年前西方社会还处于制造业阶段时,人家虽然比我们现在还富裕,大学生在人口中的比例却未必有我们这么高。社会和经济结构没有转型,在教育上和人家比大学生在人口中的比例,就成了东施效颦。我们这几年经济增长在10%上下,属于世界奇迹,竟有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在一个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穷国,这是最令人痛心的教育浪费。

  更重要的是,我们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设计我们的教育结构,要有这种全球眼光。在全球化的经济中,人才跨国流动。教育程度越高的,流动性越高。看看中国的大学就知道,越是名校,毕业生出国以及一去不归的比例越高。我们通过国家拨款打造一流大学,实际多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在农村的危房中勉强读书的穷孩子,几乎注定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主要劳动力,但我们的教育却不给他们钱。

  从相反的方向说也是如此。我们的高级人才外流容易,进口也容易。我早就主张中国不要搞博士生教育。第一是太花钱,我们投不起这个资;第二是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有钱也不知道怎么办;第三点最重要,那就是没有必要。如今世界上的博士生,几乎全是全球化人才。比如发达国家各大学招聘博士来当教授,几乎都是全球招聘,国界几乎消失了。即使北大这样的学校要招聘中国历史和文学的教授,美国日本大学培养的博士(包括许多中国籍的学生)就足够供应,而且质量恐怕比国内的好。其他学科就更不用说了。以目前的价格,哈佛耶鲁培养这么一个文科博士,“造价”用人民币算至少百万以上。我们如果有好的制度,把人家的博士吸引过来,等于省了这笔经费。

  目前中国教育是头重脚轻的无根体制,违反自己的利益。草根教育是深深插在中国泥土中的,我们却不给施肥。顶尖教育则如花粉一样轻,一阵小风就吹得无影无踪了,我们却不停地投资。还是好好地施肥培植草根吧。自己土地肥沃了,一阵小风就会把别的地方花粉吹过来,在我们这里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