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基层政府那么大胆去乱占耕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1:26:29

郑风田按:

国土部“双保行动”,该多抓抓那些玩“小征多占,以租代征”的犯规者。

河南省灵宝政府还真是胆大,为了搞一个集聚区,批了0.33平方公里,敢占28平方公里,比审批的多了85倍。另外还敢玩中央严禁的以租代征的危险游戏,不给农民以足额的补偿,引起农民上访告状。针对这些危险游戏,中国土地的最高主管搞了个“双保行动”,上来已抓了一个大的,那就是由上海土地督查局责令浙江山区横店的“园明新园”停建,该建设项目据说多占了1000多亩耕地。这次行动不但没有带来预想的一片欢呼,而且还引来诸多质疑,网上新闻讲上海土地督查局有点公报私仇的嫌疑。按道理讲,新上马的上海迪斯尼公园将会占更多的地,园明新园项目如果上马势必会分流一大部分客流。虽然园明新园的建设,近农民企业家徐文荣的讲话是“四不原则”,“不要国家补助一分钱,不向银行借贷一分钱,不向企业摊派一分钱,不向老百姓借用一分钱”。如果老先生再加一不就好了,不占国家的耕地。估计压力就小了。

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简乐“双保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国土资源部已将借机大肆圈地作为此次“双保行动”的重点遏制和打击对象。“双保行动”从今年3月开始,将持续到11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保红线整肃风暴迅速在全国展开。国土资源部此次整肃行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像这样明确提出既保增长又保红线的重大专项行动,在国土资源部还是首次。一说保增长,很容易出现乱占耕地的情况,肯定不能这样乱来。国土部掀“保红线风暴” 整肃风暴前所未有,剑指借机圈地。国土资源部在部署“双保行动”时 重点提到了当前存在的以下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征地,操作程序不规范,个别地方甚至动用警力强行征地拆迁。二是一些地方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不到位、不落实,侵害被征地农民权益。三是一些项目占补平衡不落实。四是一些地方借机突破政策界限,未批先用、借机圈地、搭车用地等违规违法问题出现反弹。一些地方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征地,操作程序不规范,个别地方甚至动用警力强行征地拆迁,这些问题当前虽然只是在个别地方出现,但如果不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予以防止和纠正,可能演变成全局性的问题。

但愿国土地的“双保行动”,也能够督查到河南灵宝,查一查那些乱占耕地的大虫。

为什么中央对耕地红线三令五申,而各地官员不敢那么大胆呢?核心出在基层一把手身上。在耕地保护方面,最无法监控的因素在于地方。在有的地方,违法占地的已不是老百姓,而是县长、书记、村长等当地党政一把手。

1.县委书记培训班问卷调查反映出重大问题。

前不久中组部把1500个县委书记召集到北京进行十七届三中会文件精神培训,相关单位对我国的这些县域一把手进行了土地方面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很让人吃惊:居然一多半的县委书记们不知道或者很不熟悉我们农村相关的土地法律政策,不少人误为以农村土地都是国家所有,而县委书记是国家派来的最高长官,当然就可以有权对所管县域的土地进行随间的调度安排。至于有关土地的不同定义及不同用途,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国有制,农村建设用地与农村土地的区别,许多县委书记脑子里根本没有什么概念。这也可能是我国各地违法占用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2.村支书建豪墓折射出我国不少农村还存在“土地村干部所有制”现象。

近日网上热传广东汕头一村支书毁林圈地24亩建3层豪华墓地的故事。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他能够占了那么多那么大的地?一般而言,农民,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农民,人均1两亩地就不错了,他一个墓地就占24亩,还不包括他家那硕大的宅基地呢?其实这些都与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模糊性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许多村干部就想当然地理解为该归他们管。因为他们认为即使是集体所有制吗,谁是村集体呢?当然是村支书与村主任代表村集体了,村干部们一般都认为他们是这个村集体的一把手,当然有权力对本村的土地进行支配使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现象就这么产生了。所以前些年不少地方村支书乱卖乱占耕地很严重,虽然去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把农民承包的土地改为长久承包了,但不少政策的落实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记得前些年做土地方面的研究课题,看到国外有一篇文献,给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取名为“农村干部所有制”,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国不少地方的农村干部随意支配所在村的土地现象很严重,如何进行约束也是未来土地监管的一大难题。因为如果没有村民告状,许多问题很隐蔽,难以查处。

3.如何对基层一把手进行土地政策方面的培训以及问责已很迫切。

如何加强对我国基层村、县一把手的土地政策相关培训看来已愈加重要了。另外一个问题是之所以他们屡屡犯错,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很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对乱占耕地的相关惩罚几乎没有,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在前不久的政协会上发言提出要对乱批占有农民耕地的官员进行问责,而最近盛传的土地管理法修订也在讨论是不是加上对相关官员的问责,果真加进去了,农村土地又能够多了一些保护了。

(评论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阅读材料:

男子举报征地案遭追捕续:批了033平方公里,占了28平方公里

http://www.sina.com.cn  2009041605:28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王俊秀 实习生 王帝

  本报刊登独家报道《一篇帖子换来被囚八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举报者王帅的命运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同情,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那么,王帅在网上曝光的灵宝违法征地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47日下午,河南省灵宝市大王镇南阳村。村民王社平——王帅的父亲——对中国青年报记者伸出4根手指头,“4万啊!去年我家果园足足赚了4万!现在征地后1年收入不到5000元,家里每人每天只有3块钱过日子了。”

  我国法律规定,征用基本农田的,要按照其前3年平均收入的30倍付给农民征地补偿,同时还要加上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仅征地补偿一项,拿王帅家举例,其前3年平均收入为2万多元人民币,应收到60万元以上的征地补偿。但王帅的父亲告诉记者,目前他只拿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共4万多元,和所谓的每年每亩1200元的“租金”。

  “我辛辛苦苦养了20多年的果树就这样没了,只给补偿4万多元。为了培育这些果树,我花了大半辈子的心血,开始那几年根本不结果,都是倒赔钱的,现在到了果树的成熟期,正是大量产果的时候,结果却要刨掉了,心疼啊!”王帅的父亲说。

  批了033平方公里,占了28平方公里

  47日中午12时许,由王帅父亲带路,中国青年报记者从灵宝市来到了王帅的家乡大王镇南阳村。在村外,记者看到本应长着麦苗的农田变成了荒地,上面堆放着一堆一堆的砖头。不远处有人正在放羊,羊群争先恐后地啃着地里稀稀拉拉只剩下根的麦苗。田边石碑上字迹依稀可见:“灵宝市41128201号标准样地”。

  接着,王帅的父亲带记者来到了原来他们家的果园,“20年的辛苦养成的果树,全毁了。”他感慨道。接着,他指着不远处的大片果园对记者说,“刚才你看到的是五帝工业集聚区的一期工程,等到第二期工程要开工的时候,这边的果树就全没了。”

  在采访途中,记者看到沿路两旁麦田里栽满了一棵棵松柏,与麦苗挤在一起,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脚下。王帅的父亲告诉记者,有关部门为了搞旅游开发,就把树栽到了农田里。“该种树的地方树被刨了,不该种树的地方却瞎种。”他指着树木周围蔫巴巴的麦苗,叹了一口气说道。

  灵宝市委宣传部主管新闻工作的副部长王建民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征地“省里统一规划,手续完全合法,只是部分村民对补偿有意见”。他向记者出示了一份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文件(三政[200826号),题为《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灵宝市2007年度第一批乡镇建设征收土地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的文件,其中写道,同意灵宝市政府征收共计33.4314公顷(其中耕地12.47公顷),作为2007年度第一批乡镇建设用地。

  在南阳村村内公布的五帝工业集聚区规划图及其建设指挥部的公告上,记者看到,五帝工业集聚区共占地28平方公里,近期开发建设95平方公里。记者初步算了一下,《批复》中同意征收的土地33.4314公顷,相当于033平方公里,与工业集聚区规划的28平方公里相去甚远。

  对此,王建民说,征地手续得一批批地办,由于要赶工期,有些规划内但手续还没办全的,就以租的方式先占下来。

  据了解,国务院曾专门发文,明确禁止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凡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批地行为;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占地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征地补偿应付60万元,只给了4万多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

  2004113日,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关于征地补偿标准进行了统一调整,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30倍计算,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按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最高补偿标准执行。

  而大王镇村民目前得到的补偿只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没有涉及。灵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建民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目前政府正在研究一个成熟的办法,“不是不给,只是要想一个较好的补偿方式。”

  他说,以前“有过这方面的教训”,补偿费给了村干部被挥霍了,或者发到农民手里花完了又来找政府。“所以这次就想找个妥善的办法,考虑给农民买社保,让年老者有所养,给年轻人开辟一些就业岗位,比如集聚区优先用本地农民等。总之是想让失地农民有所保障,但我们的良苦用心一些农民不理解。”

  按照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30倍计算,以王帅家为例,其前3年平均收入为2万多元人民币,征地补偿再加上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至少应有60万元,远超过王帅家现在得到的4万多元。

  听到这个数字,记者面前的3位农民愣了一下,“这么多?!”几人异口同声地说。

  王帅的父亲对记者说,大部分村民都不懂法,地方政府宣传时也误导,说土地是国家的,征用只需要补偿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费,根本不知道还有土地补偿。要不是王帅回老家告诉他,他也是这样认为。

  灵宝官方表示,“大王镇一带的苹果树,因海拔低,品质一般,一亩果园年收入约2000元至3000元左右,减去投资赢利约1000元左右。”

  但村民反映,征地后村民生活水平严重降低。苹果是当地的特色产业,比如王帅家,都是20年左右的果树,一亩年收入在7000~8000元左右,租地后1亩才1200元。还有的村民种的是蔬菜,收入一个大棚就能达到15万元~2万元。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灵宝市以盛产苹果而闻名国内外,素有“苹果之乡”的美称。从灵宝科技信息网上可以查到,根据灵宝官方调查统计,精品苹果示范基地平均亩产2012公斤,每亩收入达5600元,亩收入超过万元的有96户,占15%;亩收入在6000~1万元的有246户,占38.5%。

  “‘租金’每亩一年才给1200元,根本不够过活,而且连个书面协议都没有,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给钱。现在咱南阳村失地的农民约有三四百人,再这样‘开发’下去,整个村子的人都没地种了。”村民席绍兴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征地后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我们都快老了,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你说以后我们这些农民该怎么活?”席绍兴叹气道。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村里连次像样的会都没有开过,更别说全体村民同意了。而且占地的事情没有任何通知,我们是看到村里张贴了五帝工业区的规划图才知道地被占了的。”村民席正合说。

  而南阳村党支部书记薛当石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给村民开过会,也通过了,征地有手续,合法。

  记者问:村民见过这些手续吗?薛当石回答:村民见不到。

  当记者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时,薛当石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灵宝市委宣传部王建民副部长说,灵宝市政府千方百计地开发项目,发展工业生产,而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占用耕地,但这是政府统一规划,村民应该服从大局,到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村民就业。

  村民们说,镇政府是说过可以让村民进厂工作,但只是说说,没有正式通知。“年轻人还有可能,不管是进厂工作还是出去打工,都还有机会,但像我们这些中老年人,这把年纪了再去改行干别的,学不来;出去打工,人家嫌太老不要。没了土地,就靠这点补偿款,真是吃都吃不饱呀!”王帅的父亲说。

  临走时,几位村民告诉记者:“其实政府要征地的话,我们愿意给,但总得给我们留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