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力推创新 二次发行、基金分拆亮相在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11:34
 
 
复制误导投资者?
“南方稳健成长基金的二次发行已经得到基金部的认可,如无意外情况,近期就将正式推出。”5月30日,基金业一位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
此前,证监会已经召集部分基金公司就基金复制研讨,据悉,列入首批复制基金行列的公司大致有7家,主要以老基金公司为主。
二次发行也即基金复制,是指发行与其已存在的基金完全一样的基金,新发行基金产品及招募说明书与原基金一致。
复制基金由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具有相同的投资方向、投资目标、投资政策、投资策略、风险偏好、运作方式等以及具有相似的业绩表现等。
被复制的原基金通常业绩较好且表现稳定。据介绍,发行复制基金可以大大节约产品设计、申报评审和市场推广的成本。
按照监管层传递的内部信号,克隆产品的审批只需要一个月时间,对于报批产品动辄几个月乃至半年的基金公司来说,这是缩短产品运作周期的良机。
由于不需要产品设计、过会,也省去和托管行沟通的环节,基金公司趋之若鹜。
根据管理层的意见,首只复制基金所对应的母本基金将具有存续期长、业绩稳定和历史回报较高等特点。
南方稳健成长成立于2001年9月,截至5月31日的单位净值为1.49元,累计净值1.71元,初始募集份额34亿。
实际上,复制基金在2004年底就已提出,博时当时提出复制其博时价值成长基金(博时1号),但未予获批。
对基金产品进行复制在海外也并不少见,国外基金市场经常对规模过大、净值过高的基金进行复制。
不过,一石激起千层浪。“复制基金存在不可回避的缺陷,基金公司可以复制托管行,复制产品设计,但是基金的投资组合、基金经理,特别是市场环境是不可复制的,提出复制基金有误导投资者之嫌。”某资深基金人士对复制非常不满。
业内人士认为,克隆基金大规模出现,会使基金投资同质化更严重,基金买入同样股票的成本与原基金成本不尽相同。
“这是满足部门公司低成本扩张、既得利益的游戏规则,况且复制基金可能给投资者预期收益,实际上收益是不可能复制的。”上述业内人士评论。
分拆需协调中登公司
这是市场好转给基金公司带来烦恼。
2006年以来,基金净值增长迅速,股票型基金普遍净值增长率达到50%,其中,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和易方达策略成长累计净值更是首次突破2元大关。
与基金的二次发行一样,基金份额分拆一经推出,就在市场引起掀然大波。
基金分拆即基金公司采取配送基金份额的方式,类似于拆股,一份净值2元的基金拆分为两份净值1元的基金,投资者可以按1元价格申购、赎回该基金。
据悉,在基金部近期召开的会议上,基金分拆也得到了监管层的认同,放行实施的可能性同样很大。
由于旗下基金的净值增长较快,考虑到投资者对净值过高有着恐惧心理,某基金公司人士透露,为了促进持续营销,大致在半年时间以前,基金公司开始研究基金分拆的可行性。
与此同时,证监会从鼓励创新的角度,对基金份额的分拆也持支持态度。
“基金分拆涉及的法律问题、会计准则等环节都已经解决,投资者的申购赎回技术上也不会存在障碍。”某公司人士透露。
另外,分拆需要托管银行、中登公司、投资者等参与主体的同意。
银行的谈判比较顺利,需要沟通的是中登公司。据悉,在证监会内部会议上,中登公司已经表态对分拆支持,不过最终的合作,还需要中登与基金公司实际操作中的沟通。
在确定分拆之后,根据有关方面的要求,基金公司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过半数的投票投资者同意,分拆方案将执行。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没有太多的不利之处,持有人大会通过的可能很大。对此,基金公司人士市场认可充满信心。
摆在监管层面前的问题是,什么基金品种能够分拆,也就是规则的制定。
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对于基金份额的分拆,监管部门目前的要求是先试点再出规则。原则上的分拆标准是,只有绩优、高净值的基金才能分拆。
在试点运行一段时间后,基金部将制定具体的分拆规则。
作为基金部力推的创新方案,无论是复制还是分拆都在紧张运作,根据目前的消息,复制基金的推出已经成型,而基金份额的分拆在最终获得证监会的认可后,也将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