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1:40:32
生于中国,没有半点的骄傲和自豪,也没有什么可悲而言。我对单纯的生活还是充满激情的,我对现实的生活还谈不上麻木。我没有明确的个人主张和政治立场,更多时候,我只是爱不起来,恨不起来。还好我有些自己的、微小的个人情绪,和一成不变的态度。

    我不禁想起了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生于美国》。那是首反战歌曲,显然离我远了些,因此我很少听他,常听的倒是“暴力反对体制”。

    最近这个月,不知不觉地和一个小学同学在QQ上联系起来了。我挺惊讶——她移民美国七八年了——居然用QQ,而不是ICQ或者SMN。看了看她发过来的照片,很漂亮,庸俗地说,是气质特别好。这种气质在我身边的东北大妹、北京飒蜜、湖北佬、江西老表、江南小妞中是没有的,我只能归结为这是种西方气质吧。

    和她随随便便地聊,聊了许多我这三分之一辈子都没和别的女孩(也包括大部分男的)的话题。比如,《海蒂性学报告》,洪晃,CREED乐队,皮特西格,爱德华诺顿,克里和戈尔。

    她说,《海蒂性学报告》并不深,但太理论化概念化了,在中国,大部分男孩女孩都是从充满输精管输卵管的书本直接过渡到毛片的,性知识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毛片的清晰度。

    她说,“CREED”在美国很有名,可她不喜欢,因为他们成天到晚把神挂在嘴边,她虽然是美国国籍,但还保持着中国的新传统——无神论。

    她说,为什么中国人看《FIGHT CLUB》都知道布拉德皮特而记不住爱德华诺顿呢?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她说,无论作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她都选择克里,因为她厌恶布什。但克里又如何?她不得而知。

    ......

    她说,她和其他小学同学也在网上联系了,聊了聊,越聊越无聊。而且那些人总爱问她这个那个,如何如何。他们根本就没聊过我们聊的东西,哪怕埃米纳姆,哪怕小甜甜。我说,你别捧我,我在祖国大陆闯荡多年,不吃这个。她说,我只是奇怪,你怎么就不问我些什么呢,感觉你好像不在北京也不在杭州,而像是在美国。

    我告诉她,我现在过得挺惨的。照这个趋势看来,等有一天我移民美国了,那会儿中国人民肯定能到月球上买townhouse了。

    她住在洛杉矶,她肯定知道来自洛杉矶的“暴力反对体制”,她应该听过布鲁斯斯平林斯汀的《生于美国》。

    我恳请她记住,她生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