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有基因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22:07
当前的金融危机使全球市场泥沙俱下,各类资产都面临着缩水。这时,所有的钱仿佛都有着一样的命运。
然而,一旦经济复苏来临,不同的钱复苏的速度和程度是不一样的。事实上,正是在这种不断波动的经济运行中,有的钱翻倍增值了,有的钱却遭遇“腰斩”乃至彻底蒸发。
从某一时点上看,作为价值尺度,相同数额的钱自然代表着相同的价值。那么,为什么钱又会有如此迥异的命运呢?
或许,这正是由钱的基因所决定的。只有那些拥有优秀基因的钱才能在严酷的危机中生存下来。
钱的基因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上的稳健性;二是技术上的成长性。
资金链断裂无疑是金融危机中经济体的第一大死因,这凸显了财务稳健的重要性。在农业经济学里,皮尔·斯匹兹曾用“七个家庭模型”论证了预算约束对农户命运的影响。说是某村庄共有七户人家,拥有的土地从多到少各不相同,假设有一年这里遭受了旱灾,所有田地里的庄稼都减产了三分之一。这时谁遭受的损失最大?直观地看,毫无疑问是田地最多的那家损失最大。但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因为农作物减产可以导致粮价成倍地上涨,田地最多的那户人家由于可供出售的余粮较多,现金收入反而会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地少的人家粮食自给自足的月数如果不足以持续到下一年收获,就不得不用自己的田地作抵押来借高利贷,最穷的那户甚至只好直接把自家的地卖给富户以换取口粮,而这种“饥荒地价”往往只有平时的七分之一。
随着“粮价井喷、地价雪崩”,最富的那户人家不但获得了更多的现金收入,还变戏法似的“抄底”,兼并了最穷那户人家的土地。
这个典型案例充分说明了预算约束对小农经营的重要意义。在饥荒中,有的农户不得不将种粮用作口粮吃掉,从而导致下一年的生产崩溃,只好把土地和农具低价变卖给其他人。
有着田园诗意的农业领域尚且如此残酷,那么在其他经济领域,尤其是在衍生创新工具不断涌现的金融领域,现金流无疑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指标。“疾风知劲草”,是否拥有稳健的财务基因,决定着钱能否在危机中适者生存。
另一方面,优胜的钱还须拥有高成长性的技术基因。在今年3月《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富豪榜上,比尔·盖茨又重新坐回了世界首富的宝座。尽管这场金融危机也使他在过去的一年中损失了180亿美元,但凭借着微软强大的技术实力,盖茨的财富显然更为“抗缩”,以致在退潮之际他的排名不降反升。与此同时,那些金融、地产以及垄断行业的富豪,由于泡沫破裂,身家急剧缩水,排名往往大幅下降甚至跌出了排行榜。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真正的财富是需要有技术支撑的。
而且,危机终将过去,春天会再度来临。
有一个励志故事说:有一种水藻,其生长规律是每天增殖一倍,100天可以覆盖整个池塘的水面。假如我们倒过来设想,在第99天时,它只覆盖了一半的水面,第98天时只覆盖了四分之一,而在第50天的时候我们肉眼甚至还看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只要水藻具有这样的基因,一旦有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它就能演绎生命的奇迹。
其实钱的增值也是类似的,很多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在当初草创时只有一个简陋的手工作坊,甚至只是一个看起来很荒谬的创意,但如果它代表着革命性的技术,那么到了一定时候必会表现出惊人的高成长性。相反,有些钱仅是凭借泡沫效应堆砌起来的,如股市普涨时往往是全线飘红、鸡犬升天,这时无论买什么股好像都能赚钱,但“路遥知马力”,那些缺乏基本面支持的股票可能会在瞬间被打回原形。
“删繁就简三秋树。”当前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天冷时如何从容越冬比夏天时如何枝繁叶茂更为重要。那些能在周而复始的经济波动中生存下来的钱,都曾经历了反复的厮杀,因此我相信,钱是有基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