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一半退一半——临汾煤管局长贪贿“有风度有尺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5:30:14
  

    2月18日,记者从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临汾市原煤管局局长杨吉春因收受贿赂2192700元,另有5631168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

    记者几赴临汾、运城等地,独家采访了侦办此案的太原市检察院反贪局,了解了这起反腐大案的幕后新闻。

    杨吉春第一次走进省纪委大门,还带着出差时的行李箱,原计划“问完就走”的他,压根没有想到,他需要回答的问题,在他的极力遮掩下,反而越露越多。

    省纪委的此次谈话,主要是针对临汾市原副市长苗元礼涉及的一笔公款去向。也许早有准备,杨吉春对动用公款之事头头是道,谈话几乎将告结束,杨吉春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本”却不慎露馅,办案人员逐页查看,杨吉春面如土色,就在小本本最后一页,写着一串数字。办案人员请杨解释,一直侃侃而谈的“杨局”哑口无言。

    经过调查,“小本本”上的数字是一个银行卡号,里面的存款多达310万元,但卡的主人并非杨吉春,而是当地一位企业家。

    办案人员随即赶往临汾,这位大老板说,逢年过节,他给领导送张卡,“表示表示”,也属人之常情,但自己送给“杨局”的卡,“冒出这么多钱”,他确实一头雾水。

    今年53岁的杨吉春,是万荣县万泉乡人。 2006年6月,杨吉春调任临汾市煤管局局长,此前,杨曾任临汾市煤管局副局长、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临汾监察分局局长。

    每一次职务升迁,都令这个科班出身的专家型干部身价飙升,煤老板们无不以认识“杨局”为荣,但杨吉春低调依旧,生活愈加俭朴,为人更加严谨,从不涉足娱乐场所,各种饭局能推就推。“我这样的干部,全临汾难找。 ”落网后,杨吉春也多次向检察官表白。 “我们愿意相信你是个好干部,”办案人员说,“但是,这个卡是什么意思? ”谈话每每戛然而止。

    专案组再赴临汾,前后调查走访了100多位煤老板,“不赖,拿钱就给办事,好官。 ”老板们对杨吉春“如此评价”。

    当时的临汾,大小煤矿上千,煤老板们“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来电话”,尤其让他们心惊肉跳的是,一旦发生矿难,全市煤矿必定停产整顿。日进斗金的煤老板哪个不想早点开张?各主管部门自然成了公关目标,煤管局长当然成为首选。 “谁能攀上老杨”、“谁和老杨最铁”成了煤老板们暗中较劲的硬指标。

    为了攀上杨吉春这棵大树,煤老板们挖空心思,寻找一切时机,给“杨局长”送红包、拉关系。蒲县某煤矿矿长,借与杨吉春玩牌之际,奉送礼金一万元,时机之巧妙,令煤老板们思路大开。

    除了逢年过节的例行拜访,杨吉春及其家人的行踪,也成了煤老板争相打听的焦点。

    2007年11月,杨吉春的妻子在北京看病,消息传到临汾,煤老板纷纷前往首都探望。

    几年前,杨吉春的儿子结婚、过生日,煤老板们奔走相告,杨吉春大摆宴席,收受礼金数十万元。“你们是不是钱多,烧得不行?”记者曾经故作不解,请教一位煤老板,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废话!不跑不送,煤矿能开安稳吗?”“多少人排着队想进贡,还找不到庙门呢。”乡宁县一位煤老板对记者实话实说,“花几万元,换百万元,这买卖值。 ”

    在这些煤老板眼中,杨吉春虽然也贪,但贪得“有风度、有尺度”,对于他们拱手送上的礼金,总是拿一半,退一半,这让煤老板们挺惊讶的。

    入股煤矿堪称杨吉春的得意之笔,“你当财神爷,我当保护伞”,年终分红,一切尽在红包中。

    早在2002年,杨吉春就主动找到矿主李某,要求入股该煤矿,投资30万元。一座投资近亿的煤矿,区区30万元“连个浪花都溅不起来”,矿主李某虽然“热烈欢迎”,但这笔投资根本未入煤矿资本金账。

    当年底,李某说到做到,兑现红利10万元,但杨吉春没有领取,继续投入,这场发生在煤老板和主管官员之间的合作“渐入佳境”,煤矿办手续,杨吉春多方关照,李某投桃报李,每年奉送的红利由10万元增至15万元,2007年又翻到了25万元……几年间,仅在李某矿上,杨吉春就收受了85万元。

    “一听老杨家产近千万元,大伙都睁大了眼睛。”杨儿时的伙伴、万荣县一位退休教师告诉记者,老杨当官后回乡探亲,“抠抠唆唆”,咋看咋不像有钱人。多年来,老杨一直遵循着几大原则:不树敌、不张扬;不显山露水、不招惹是非;埋头攒钱。

    人算不如天算,这位“有口皆碑”的“廉洁局长”最终没能平安到站,仅被追缴的赃款就达400多万元。追缴当日,杨吉春失声痛哭。

(摘自2月20日《山西晚报》作者郭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