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收储引油菜籽进口汹涌 油厂大面积停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51:46

国家收储引油菜籽进口汹涌 油厂大面积停产

    油菜籽目前正在重蹈国产大豆的覆辙。由于国家收储行为引发价格倒挂,今年1-2月进口油菜籽数量急速增长,使用国产油菜籽进行加工的本土油脂企业几乎全线停产,一些企业已经考虑向进口油菜籽敞开大门。

  《第一财经日报》指出,在产业低迷时期进行国家收储,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化过剩产能、降低企业库存。但是,如果国家不能对由此产生的价格倒挂现象足够重视,国家收储也有可能成为进口品猛增的一个缺口。

价格倒挂

  中华油脂网引用海关的数据,2月份中国进口油菜籽166364吨,今年1-2月份共进口油菜籽345738吨,同比增加79.63%。由于价格低廉,数量巨大的进口油菜籽横扫国内菜油、菜粕市场。

  湖北奥星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红星介绍说:“现在进口油菜籽的价格每吨在3300元-3400元,远低于国产油菜籽。2008年11月国家对油菜籽进行收储,收储价格定在每斤2.2元,折合每吨4400元,农民愿意把油菜籽卖给国家而不是油厂,导致油厂的收购价格也水涨船高,现在油厂收购价格在每斤2元左右,折合每吨4000元,成本要比进口油菜籽每吨高出600元-700元。”

  除了成本的高企,菜油和菜粕价格的“腰斩”更让使用国产油菜籽的油厂陷入“前门迎狼、后门拒虎”的尴尬境地。

  中华油脂网分析师李娜说:“2008年菜油的价格一度涨至每吨16500元,现在已经降到每吨7500元;菜粕的价格从最高点的每吨2700元降到最低时的1400元,现在有所回升,维持在每吨1700元的位置。”

  梁红星计算,按照当前的菜油、菜粕价格,加工进口油菜籽每吨可以赚到700元-800元的利润,使用国产油菜籽每吨要亏损300元-400元。李娜则给出了更为详细的数据,她说现在进口油菜籽的成本每吨3400元,出油率为42%,加工费为每吨100元,综合以上各项数据,每吨进口油菜籽的产出菜油价值为5900元,实际卖出价在每吨6800元-7050元,每吨利润在900元-1050元。国产油菜籽成本按照每吨3500元计算,出油率仅有36%,由于国产菜籽水分含量较高,每吨加工费用达到200元,每吨国产菜籽产出的菜油价值为7540元,实际成交价格在每吨7400元,亏损140元左右。

工厂停产

  梁红星说,湖北的国产油菜籽加工企业已经几乎全部停产,据他了解,四川、贵州的油厂也是如此,实际上只要使用国产油菜籽,今年都难逃停产的命运。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副主任李云昌说:“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收购国产油菜籽越多的企业亏损越多,油厂普遍停产。”李娜作出了相同的判断,她说除了那些使用进口油菜籽的企业和代加工国储油菜籽的油厂还在继续生产外,国内油菜籽加工企业生产情况异常低迷,绝大多数工厂处于全线停工状态。

  由于国内外油菜籽价差巨大,一些原来加工国产油菜籽的企业开始考虑使用进口油菜籽。梁红星说虽然从沿海运输进口油菜籽到湖北需要支付一笔运输费用,但是加工好以后的菜油和豆粕可以就近销售,利润仍然可观。李娜表示她接触的一些安徽企业也已经在着手用进口油菜籽代替国产油菜籽。

  根据中华油脂网的数据,2008年中国全年进口130万吨油菜籽,同比增加56%,海关1-2月份的数据表明,油菜籽进口凶猛的态势仍在延续。李娜接触的菜油加工企业认为,如果国家继续高价托市收购油菜籽,而进口油菜籽价格仍然倒挂,今年中国进口油菜籽量将会在500万吨左右。

  李云昌说:“国家对油菜籽进行托市收购是好事,但是对进口油菜籽的大量涌入不采取调控措施,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