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向在线内容靠拢 软件巨人要做媒体新霸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7:52:40
原发于 总第104期2006年5月20日
未来20年,微软要继续笑傲江湖,就必须以变应万变,业务多元化是必经之路,而融入网络时代,则是其迈向多元化之路的“破城锤”
近期以来,微软的举动引起了业内的种种猜测。
2006年4月,微软收购英国的游戏开发商 Lionhead Studios公司;5月4日,微软宣布收购从事在线游戏广告业务的私人公司Massive。更有传闻,说微软有意收购竞争对手雅虎。除了一系列收购外,微软还于5月3日成立了MSN原创组织,为MSN部门提供原汁原味的内容。
微软下一步究竟要做什么?这一系列的举措,似乎与微软的主业——软件,渐行渐远。微软未来的发展重点,难道还有其他?
其实,透过这一系列举措,我们可以隐约看出微软的真实意图,即业务重心向互联网业务转移,开始在内容服务上做文章。
有业内人士表示:微软的举动,既是客观需要,也是主观需要。从客观上讲,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崛起,正在悄悄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巨头雅虎、AOL、Google等高举“内容为王”的大旗,在为用户提供全新产品服务的同时赚了个盆满钵满。“顺网者昌,逆网者亡”,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作为软件市场的王者,微软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互联网不但是新贵的希望,也是像微软这类“大哥大”巨头的未来。从主观上讲,微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软件业的一个“航母”,其地位无人撬动,因此创新点也越来越少。
未来20年,微软要继续笑傲江湖,就必须以变应万变,业务多元化是必经之路,而融入网络时代,则是其迈向多元化之路的“破城锤”。
三大动因微软试水媒体
正是产业大背景下,微软萌生了“另起炉灶”的念头。而下面的三大因素则加速了微软叩响媒体大门的步伐。
一是Vista跳票,微软蒙羞。对于微软下一代的旗舰产品Vista,人们给了太多的关注和期望。但是,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在人们的千呼万唤下,Vista仍是“不露面”。也许,Vista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压力,生命的脆弱性就一次次地显示在众人面前。从2005年说到2006年,从2006年又谈到2007年,不论是硬件厂商,还是渠道零售商,亦或是终端消费者,都被Vista的推出时间一次次地“涮了”。目前,Vista反而成为微软的软肋,微软的信誉正在遭受业内前所未有的质疑。为了转移人们的关注视线,微软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高唱进军媒体市场的劲歌,这或许是一招不错的躲闪术。
二是搜索业务,屡屡受挫。Google迅速突起,微软就一直在竞争对手巨大的阴影下生存。据尼尔森调查公司的最新统计,2006年1月,MSN在美国搜索市场的份额下降到了11%。而同期,Google和雅虎的市场份额则在不断攀升。在狭路相逢和“剩者为王”的局面下,微软只能另觅它径,走跨越式发展之路。比如,社区搜索,就是微软新的目标。这一方面可以扼制MSN搜索部门市场份额的下滑,进一步拉近与Google和雅虎的差距,防止在搜索大战中出局;另一方面,社区搜索工具可以解决目前传统搜索技术无法解决的搜索问题,使搜索更人性化,更贴近用户生活。更为重要的是,社区搜索可以为MSN部门增加新的“金牛”。近期,微软还拿出11亿美元的巨资加大研发力度,试图扭转颓势。尽管如此,微软在搜索市场仍是腹背受敌,处境窘迫,无法与Google和雅虎比肩。要打破僵局,走出困境,微软就必须从其他方面入手。媒体市场,微软与Google、雅虎的差距并不大,可以说在一条起跑线上,未来的座次排定目前谁也无法预料。
三是桌面市场,四面楚歌。过去,曾经是微软垄断的传统地盘——桌面市场,现在也是狼烟四起。Linux的挺进,苹果的跃进,使Windows王国风声鹤唳。尤其是劲敌Google,进军桌面市场速度之快、力度之大,令微软应接不暇。Google在桌面市场的举措,可以用“连环拳”来形容:2006年5月10日,Google宣布推出多款桌面“套餐”,新版Google Desktop,除原有的硬盘搜索功能外,还增加了“小配件”功能,为用户提供从新闻、天气预报到娱乐内容在内的其他服务;Google Co-op,是一种具有评注功能的搜索引擎,内容涉及健康和城市指南服务等,这为Google提供了开辟专业搜索领域的机会;Google Trends,为用户提供特定的搜索服务;Google  Notebook,提供保留链接、图像和收藏网站的功能,是用户上网的必备伴侣。
桌面市场,舞台很大,而留给微软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对手的蚕食,技术的更新,已使桌面市场诸侯林立。固守一隅,肯定是死路一条。寻找新的增长点,突出重围,才是微软永久生存的必然选择。
一个机会燃起微软新的希望
不久前,微软与Google争夺与AOL合作权的较量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在这场竞购战中,微软痛失良机,令Google独享与AOL的合作。对于这次失手,微软高层都是扼腕叹息。AOL背靠时代华纳这棵大树,可谓根深叶茂。如果与其联手,微软进军媒体的速度肯定会加快,而在内容服务方面会有一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然优势。
这次失败使微软深深地意识到进军媒体市场,不但必要而且重要。失去一次机会,微软又看到了更多的机会。尽管微软未能成功牵手AOL,但依靠比尔·盖茨与时代华纳的CEO迪克·帕尔森的良好私交,说不定微软仍会时来运转,获得另一次合作良机。据悉,微软仍正在积极酝酿向时代华纳投资的宏大计划。甚至有分析师认为,微软收购时代华纳的可能性也很大。Caris & Co组织的分析师Susan Kalla分析,“这将是伟大的一步”。如果这样,微软将能取得时代华纳目前所有的内容,顺利完成向媒体市场的转变而不会对自己的市值或是股价产生任何负面的影响。
另外,微软还有与其他的媒体巨头进行合作或是收购对方的可能性。比如,微软与迪斯尼存在合作的可能性。苹果公司的老板乔布斯把皮萨动画公司卖给了迪斯尼公司,并成为迪斯尼的董事会成员。乔布斯与比尔·盖茨这一对欢喜冤家,未来可能会成为一对不情愿的合作伙伴。
志存高远微软转型媒体路漫漫
当然,微软试水媒体市场,不可能像其在软件市场一样要雨得雨,要风得风。拥有世界首富的微软,肯定不缺乏资金。但是,媒体操作经验的不足和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微软面临的棘手问题。2005年12月,微软向NBC转让MSNBC部分股权,显示出微软进军媒体市场的信心不足。搞技术,还是做内容,业内在期待着微软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微软迈向媒体的路上,早有先行者在前。苹果电脑公司近年来依靠iPod和iTunes的强大行销能力,在媒体市场上硕果累累。现在,乔布斯公开把苹果称为媒体公司,在气势上要比微软更胜一筹。此外,雅虎、Google等也是转型媒体市场的急先锋。特别是Google,力度更大。几年来,Google相继完成了对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在线媒体的广告布局,广告收入日趋均衡,俨然以媒体操盘高手的姿态自居。最近,Google决定开始销售美国CBS电网的节目和职业篮球比赛等视频内容。可以肯定,Google进入视频广告领域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
可见,微软在媒体市场没有多少优势可言。但是,后退,也绝没有出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微软商业模式的演变已是大势所趋,Media Center战略就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当微软传统的地盘被竞争对手一点点瓜分时,当微软传统的优势已不再是永久优势,留给微软的选择似乎越来越少。因此,押宝媒体市场,对于高高在上的微软来说,也成为一次弥足珍贵的机遇。
现在,微软开始更频繁地与华尔街和硅谷的专家交谈,听取他们对理想合作伙伴和收购对象的看法,希望能帮助自己扩大内容服务范围。由于缺乏收购大型媒体公司的操盘经验,微软不可能一下子进行大规模的媒体并购。因此,它只能在较低层面进行运作,这也是微软青睐于互联网电视新创公司Veoh的原因所在。鲍尔默表示,微软未来将一步步加大对媒体内容的投资。微软成立MSN原创组织后,将计划与好莱坞独立制片商Reveille和多媒体内容生产商Be Jane等进行广泛的合作,开发新鲜的内容产品和服务。
20多年前,在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时,他绝不会想到微软有朝一日会向媒体市场演变。求变求新,或许这正是微软长久不衰的秘诀所在。不知今后的20年里,媒体市场是否会出现一个能与新闻集团、时代华纳或是维亚康姆等巨头比肩的微软王朝?过去,微软常常给人以惊喜。未来,人们期待微软能创造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