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记者两会挨代表“批”(南方都市报 2009-3-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0 18:15:32

记者说两

日期:[2009年2月28日]  版次:[SA31]  版名:[深圳读本 记者新文]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0  条   制图/尹洁琳

  深圳市两会今日闭幕了,与往年一样,两会成为一场民意的狂欢,也毫无例外地成为一场媒体大战———委员、代表纷纷为深圳的发展建言献策,相关官员一一接招应答,市民、网民都有话说,媒体上好不热闹。今天的记者新文版,集中展示本报两会记者的采访心得。

  我最想说

  跑两会,一个字———累。希望两会报道今后能更开放更透明,更希望我们的报道能对社会进步有所推动。

  ———王莹

  一年一度的两会就像一个大舞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演的大舞台。这台戏好不好看,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表演得好不好。保证他们的“演技”就要从源头来控制,这就需要在代表委员的选拔中引入更多竞争机制。

  ———孙天明

  两会上,委员代表为深圳的发展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对市民而言,更需要的还是实实在在的落实。用刘玉浦书记的话说,提了就要落实。

  ———刘春林

  采访两会,我彻底品尝了一下标准“追星族”的滋味。每天都有小组讨论,但有书记、市长在场的,发言的人就非常踊跃,听的人也特别认真,看来追星的不只是媒体记者。

  ———刘凡

  两会是个无形的PK台,记者在竞争,最后能打多少分,自己心里应该都有数,政府官员也该如此。

  ———冯悦

  3年前的那场改革,宣布了深圳体育中心今天的尴尬以及阵痛。深圳体育中心的改革,更像是一只过河之卒,已经永无退路。惟有改革,方能改变目前所面临的一切。

  ———刘荣

  约会老梁

  老梁今年六十,一辈子都在深圳打拼,从广播站的技术员一直做到深圳市副市长,前几天请辞获得了人大会议通过。在任期间,老梁帮助深圳成功申办了2011年大运会,也一直是深圳大运筹办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现如今离大运开幕只有两年半了,大家都很关心他下一步的走向,我的任务就是“约会”他。

  人大会场出来的老梁知道自己是新闻人物,混迹在一堆代表和保卫人员中,我和晶报小美女记者赶紧上前挤上电梯。谁知道保卫一点没有“怜香惜玉”的心,把我推出就算了,小美女也被排挤了出来。

  老梁你别走,记者我快跑,赶紧爬楼梯追吧!气喘吁吁地看见了老梁的背影,可两个保卫一左一右犹如哼哈二将,像拍苍蝇一样赶人呢。使出吃奶的力气后总算靠近了老梁身边,他倒是满脸随和,要张嘴的样子。只听哼哈二将大声呵斥:“你是哪个报社的,领导赶时间知道不!”老梁的话又咽回了肚子,我也被“违章拖走”。

  记者五字真言里的“追、缠”已经不好用了,最好来招“等”,我和小美女堵在老梁办公室的门口,装着有一搭没一搭地向值班人员套话:“这个办公室有没有后门啊,副市长等会要去参加代表团会议吗?”谁知人家也是水泼不进的主,除了摇头只有“不知道”。

  祭出第四字真言“找”,什么,老梁去政协闭幕会了?什么,他今天不参加代表团分组审议了?什么,他哪也没去?已经中午了,我们是饥肠辘辘,老梁也没见出来。给他的秘书打电话,意料中的“你先发提纲,我们看看再通知你们”。

  绝望中的我灵机一动,老梁要是退下来,怎么也要和老下属们交待交待,大运执行局那里他还有个办公室,会不会去那了?一个电话快递过去:“今天有人要来拜访梁市长,他在不?”接待人员估计顺口答了:“在啊!”

  终于抓到了救命稻草,虽然后来又在老梁大运执行局的办公室门口等了两小时,但是这次没了保卫,约会老梁总算成功!□刘勇

  直播间故事

  两会代表委员上南都和奥一网联合打造的“第一直播室”已成例牌,虽然“年年岁岁花相似”,但也有“岁岁年年人不同”,“人同”的是如杨剑昌、吴立民这样民望甚高的老牌代表委员。不过今年直播形式上有所创新,新老代表委员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演绎出不少妙趣横生的故事。

  第一天上直播室的是张克科委员,早在上会之前,他就把自己认为应该发消费券的话题抛出,这可涉及到千家万户啊,不请他来老百姓也不答应。张克科委员还煞费苦心地设计出以纳税为发放依据的思路,但无论是财政局还是市长都称没有发的计划,但都没有作详细解释,令网民在跟帖互动时颇为失望。

  杨剑昌委员是直播室的常客,记者站的老熟人,时候到了,他端了杯水抬腿就往报料房准备接热线去了,我连忙引路:杨代表,咱们换地方了。把他引进既有热线又可与网友互动的直播室。因会期较紧,本来说好下午一点半就要走的,但人民群众愣是不答应,甚至还有一位女儿丢失的母亲听说杨剑昌来,抱着一块寻亲的大纸板直闯直播室,请杨剑昌帮忙呼吁一下,原来她反映的正是杨剑昌长期关注的,杨剑昌也不失时机做了一把“广告”:你看来没有去看我的博客,我写给中央的信周永康都批示了。

  不少代表和委员来自律师界,深圳市律师协会就派出“形象代表”———副会长张志和前新闻发言人于秀峰,两个大帅哥不仅形象上可称“师奶杀手”,同时法律功底深厚口才一流。碰巧赶上“第一直播室”新装修后使用,我跟他们开玩笑说是把“第一直播室”的“处女播”给了律协的帅哥,本来闻着浓重的装修味大皱眉头的他俩听言哈哈大笑,气氛也好了很多。更让于秀峰意外的是,他结束节目打开手机,就有一个厂长给他发短信告诉看到他的直播,令他对奥一网这种网络的效率大加赞赏。

  □张国栋

  民意狂欢

  我参与过多届深圳两会报道,今年让我感受特别不一样。

  以往几届,我都是脖子上挂着记者证,到现场采访。今年,我只做外围的互动工作,本以为没有上会那么辛苦,没想到还是很累。因为要搜集网友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所以我公布了自己的直线电话,就是这个电话把我给“害”的。

  自从公布这个电话,每天从我坐到办公室开始,一直到离开,电话就几乎没停过。有关于取消借读费的提议,有高职低聘问题的反映,也有单位奖金发放不公平的抱怨,还有人问房价什么时候能降下来……老百姓其实不光关心身边事,很多人的参政议政热情也很高,俗话叫喜欢“多管闲事”。说实在话,这些民间人士的“草根”之作,比一些委员和代表敷衍了事的提案、议案强多了。政府真该考虑一下,是时候选一些网友做代表参加两会了。

  当然,在这些市民的问题中,有一些提议不切实际或心血来潮。而在网络上,更多的评论都是骂街式的情绪发泄,真正有可操作性的内容有限。

  不过,无论对哪个市民,我都尽可能地耐心听完,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媒体也许就是有限的生活中少量的出口而已。无形中,我仿佛做了几天心理咨询师,用倾听的方式给和我一样的小人物们一丝无声的安慰。“两会”不就是给老百姓一个表达想法的节日吗?其间各种各样的话题,只不过是一场民意的狂欢,既然是狂欢,不妨对批评就宽容一些。□刘晓燕

  我挨代表“批”

  初次参与报道两会,一直有点战战兢兢,每天到会场,除了认真地听会记录,很少出声,不引人注目,一直与会的其他媒体同行,都以为这个小姑娘是哪里派来的小秘书,因此也不怎么关注我。

  所以当那天突然成为“明星”,着实有点措手不及。话说那天某区分组讨论一直如常进行,突然一名代表发了句话,问“南都的记者在不在”,下意识地便回了一句“我是”。这位代表对着我,很认真地说了一句“你们南都办报的路子啊,比较野”,为啥?因为这位干部觉得我前一天所报道的会场动态不大合适。

  “你们代表说的都是真话啊!让市民知道你们在说真话,不好么?”我说。

  这下子更热闹了,在会的七嘴八舌讨论起来“真话就一定要报道么”、“你们这是为了吸引眼球”、“这样舆论导向不好”,最后该代表语重心长地说一句:“现在有些记者啊,太年轻,不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扯到这里,也不得不说一下一河之隔的香港,曾几次参加香港立法会的会议,几乎每次的大会,香港的媒体都会全程直播,涉及范围比较大的,直播台一天都会对准立法会,例如审议雷曼事件时,曾从早上一直直播到晚上。

  立法会上,无论是立法会议员的口无遮拦,还是特首曾荫权被“扔蕉”的尴尬、财政司司长“接蕉”的敏捷,香港市民都可以一览无遗,在立法会大堂上,没有市民不可以知道的事情。□石秋菊

 

http://epaper.nddaily.com/H/html/2009-02/28/content_715596.htm
南方都市报记者两会挨代表“批”(南方都市报 2009-3-9) 两会代表争与毛新宇合影(南方都市报 2008-3-4) 盘点2007全国两会:代表敢言 媒体敢报 网民敢批(南方都市报 2007-3-17) 盘点2007全国两会:代表敢言 媒体敢报 网民敢批(南方都市报 2007-3-17) 葛剑雄:两会代表平时也应便于民众联系(南方都市报 2007-3-4) 两会奥斯卡盘点十二“星”(南方都市报 2009-3-14) 深圳两会:开会请代表请两三次才到 分组讨论代表埋头读报(南方都市报 2008-4-14) 李楯:两会不仅要谈成绩,更要谈问题(南方都市报 2009-3-9) 两会:天天奥斯卡(南方都市报 2010-3-8) 两会:天天奥斯卡(南方都市报 2010-3-11) 总理记者会 记者不容易(南方都市报 2009-3-14) 南都两会圆桌聚焦选举法修改(南方都市报 2010-3-9) E两会风行网络 反腐最受关注(南方都市报 2009-3-2) [PK台]刘翔缺席“两会”惹争议(南方都市报 2009-3-4) 两会五大“炮手”是谁?(南方都市报 2008-3-17) 2010年两会:天天奥斯卡(南方都市报 2010-3-13) 2010年两会“奥斯卡”颁奖(南方都市报 2010-3-15) 网眼:两会期间网络宽松快乐(南方都市报 2010-3-20) 两会热议:“多次抢夺”应成定罪标准 代表:不能只考虑抢夺数额(南方都市报 2006-2-24) 惠来村支书有9个孩子 记者调查被围困3小时(南方都市报 2009-7-24) 肖滨:黄光裕案代表官商勾结新水平(南方都市报 2009-8-9)0 前后数据“打架”?财政部报告难倒代表和专家(南方都市报 2009-3-8) 南方都市报 掐脖子抢相机 记者东莞采访遭围殴(南方都市报 20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