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久耕的倒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33:56
[原创]周久耕的倒掉


文章提交者:石介中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据南京市市长向媒体透露,周久耕已被立案审查了!也就是说,这个一度处在风口浪尖的南京市江宁房产局局长在网民的“攻击”下,终于倒掉了!
        周久耕倒掉了。这并不出乎我的意外。大凡“站在风口浪尖”而树为大众对立的官员,据我这几年积累的也算丰富的媒体世故告诉我,其结局往往并不如康熙一般,可以“紧握住日月旋转”。迟早的轰然倒塌基本上是他们的宿命。
        然而,周久耕的倒掉,还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譬如罢,一株大树,有许多害虫,抓掉一个算一个,抓掉一个少一个,这于树的健康还是有利的。更何况一个贪官的倒掉,总归是大快人心的;忧的是什么呢?全程跟踪周久耕倒掉的整个过程,我以为,“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周案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是应该引起我们远虑和思考的。
其一、是谁阉割了周久耕的原话?周久耕的原话是:“对于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下一步将和物价部门一起对其进行查处,以防止烂尾楼的出现”。严格地说,周久耕这段原话针对房地产行业,是非常专业的,也是非常到位的。然而,各大媒体在报道周久耕讲话时,为了吸引眼球,制造轰动效应,往往都是断章取义,“语不惊人誓不休”。虽然正文多半有周久耕的原话,然而其标题却往往将原话意思阉割成“谁降价就罚谁”、“房产降价要严查”等等极端、激进的观点。在喧嚣浮躁的今天,在“看书就看皮,看报就看题”的今天,这样的阉割自然会引起大众的误读;在房价居高不下,人们极端痛恨高房价的今天,这样的阉割自然也将周久耕推到了与大众对立的“风口浪尖”上。周久耕也就自然成了众之矢的靶心。这种话语的阉割已经注定了周久耕的倒掉。但问题在于:是谁阉割了周久耕的原话呢?谁又有权阉割周久耕的原话呢?他们这样做,究竟是行走于法律的边缘还是已经触犯了法律?我们在将周久耕绳之以法的同时,是不是也要考虑对媒体的起哄进行制约?“我虽然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恐怕是不全面的,不够的。忠实捍卫话语权才是切中时世的。
其二、周久耕的倒掉是有罪推定的“成果”。周久耕因被阉割了的话语得罪了大众,从而引起人肉搜索,并最终发现其抽天价烟、戴名牌表、开名牌车、涉嫌高达200多万的受贿。回忆整个过程,我们发现,网民只是因为言语对立,从而视周久耕为有罪的。周久耕有罪的证据都是后来坐实的。这种有罪推定的观念,乃是中国的祖传,但其与现代司法精神格格不入,完全对立,是落伍的。在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国门一百多年后的今日,在西风无孔不入的今日,我们仍然秉承有罪推定的观念,虽然我们以此取得了周久耕的胜利,但我们还是应该为此感到悲哀。我们似乎更应该切记:这种“程序不正义结果正义”的胜利只是偶然。如果我们不摒弃这种观念,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其三、网民的度量。先前,即便现在也罢,我们都爱说“胸怀全球,放眼世界”。这么说,既表明了我们的高瞻远瞩,也表明了我们的气量大如海。但现在以周久耕等等一系列事件观察,发现这句话其实是一句假话,是蒙人的。譬如罢,周久耕的言论,可以不同意,也可以讨论,甚至可以批评批判。但为什么一言不合,发怒冲冠呢?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动辄人肉搜索,就想将人打到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人永世不得翻身呢?真不知是汉唐遗风还是文革遗风?依现在网民的度量,却口口声声说要民族复兴,担纲世界,我看很难。网民没有“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度量是担纲不了复兴大事业的。
其四、政府的理性和独立性。我注意到,最近几年,政府越来越重视媒体意见,并将媒体意见视为“民意”。这,固然是件好事,也昭示了希望。但我不客气地说,以包括周久耕在内的一些网络事件来看,我们的政府在重视所谓的“民意”的同时,也往往失去了独立性和理性。虽然终极结果表明了政府顺从民意是对的,但并不表明政府处置得当。譬如罢,因为周久耕被媒体阉割了的言论,周久耕及所在政府都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在没有足够理由的情况下,相关政府以“擅自发表不当言论”这种类似无中生有的理由将周久耕免职,不是表明政府的雷厉风行,而是表明相关政府丧失了理性和独立性:唯所谓的“民意”是从,而根本上没有考虑周久耕的言论是否确实如此;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办事(周久耕免职是要人大通过并下文的)。实际上,对于由媒体渲泄出来的所谓“民意”,我历来是持相当谨慎的态度的。理由呢,很简单:中国的媒体没有装进“笼子”。为了赚钱,媒体往往不惜制造厘头。况且中国这个国家,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极其盛产将大众玩弄于股掌的阴谋家和野心家。所以,我奉劝政府:要顺民意,得民心,但千万不能失去理性和独立性。否则,以媒体渲泄出来的所谓“民意”去反腐败,就难免上阴谋家和野心家的当,从而制造出冤错假案,从而成为他们的帮凶!
其五、为了达到目的是不是可以不择手段?许多理性的人曾质疑过网民在周久耕事件中手段的合理性。可更多的网民却认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那么,为了达到目的,真的可以不择手段吗?事实上,东方社会往往都是如此观点的。这也是为什么讲究手段合理性的宋襄公会被国人一直嘲笑的缘故。但实际上看看历史,我们就会明白:我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话,带来的往往都是暴力和恶性循环。这种不择手段达到的目的往往不能建立秩序。中国历史也罢,世界历史也罢,无不证明了这一点:不择手段达到的目的是没有赢家的。
其六、反腐败是主动出击还是“民不告官不究”。像周久耕这样抽天价烟、戴名牌表、开名牌车的官员比比皆是。甚至很多官员是明显的巨额财产来历不明。可为什么我们的纪检部门对此却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呢?这种几乎群体性失明的现象表明了什么?难道反腐败真的只能靠网络?网民指出一个,就端掉一个?难道反腐败真的是“民不告官不究”?我认为,“民不告官不究”在反腐败中是绝对要不得的。我们的反腐败工作大可主动一些。看见那些抽天价烟、戴名牌表、开名牌车、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的官员,我们大可主动“亮剑”!
    版权声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20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