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明:财产申报改革正缺旧案重提式的执著(东方早报 2009-3-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23:21:01
财产申报改革正缺旧案重提式的执著
2009-3-5 2:00:46

保护视力色:
于2006年率先提出《关于制定公务员财产申报法》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继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延续该议案后,今年又向全国两会提交了该议案,并附了一份6000多字的法律草案,希望给立法部门提出较具体的建议。(3月4日《中国青年报》)
表面上看,提案议案老调重弹,了无新意,甚至是在浪费参政议政资源;事实上,当多位代表委员锲而不舍地追踪同一个议题,一定程度上既说明这个议题之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又表明这个议题从纸上落地为社会规范,存在着艰难的博弈过程。譬如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在韩德云看来最大的障碍是公务员存在抵触情绪。
一定程度上,“两会”也是一个利益博弈和调整的平台。既然存在利益博弈和调整,很多时候就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充分酝酿和论证的过程。譬如韩德云代表多年来一直建议修改刑法第395条,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处罚标准提高五年,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终于高票通过,从五年提高到十年。以此来看,一些“旧案重提”,也是具有进步价值的,虽然这种进步尚未以化蛹为蝶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是却在坚韧中积蓄着破茧的力量。
连续四年提交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的议案,其中的执著不必多说,而且四年后已经形势变迁。一方面新疆阿勒泰地区已经开始了“试验模式”,破冰之举激活了可行性;另一方面,正如韩德云的分析,四万亿经济刺激措施正在逐步实施,如果继续缺失对公务员个人财产状况的有效监控制度,完全有可能酝酿更多腐败滋生和权力寻租的“温床”。温家宝总理日前在与网民交流时也说:“我们说要实行政务公开,也要对官员的财产收入实行公开。当然,这件事情要做得真实而不走过场。”
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破蛹而出,那么正是这些“老调重弹”在一步步推动制度革新。好的提案议案不怕“旧”,不仅如此,恰恰是一些“旧案”在增加着提案议案本身的分量,也表征着一份博弈的沉重。
河北石家庄 王艳明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3/userobject1ai156586.shtml
王艳明:财产申报改革正缺旧案重提式的执著(东方早报 2009-3-5) 鲁宁:财产申报的阳光正在跃出地平线(东方早报 2009-1-5) 潘洪其:以新官财产申报推进增量改革(东方早报 2009-11-12) 鲁宁:官员财产申报终现“制度化”曙光(东方早报 2009-3-10) 曹林:不能只有退休官员才支持财产申报(东方早报 2008-3-5) 陶短房:要是官员不如实申报财产,怎么办?(东方早报 2009-1-12) 吴祚来:从29岁市长看官员财产申报可行性(东方早报 2009-6-27) 张贵峰:“财产申报从司法干部做起”是有益思路(东方早报 2009-12-4) 张天潘:财产申报是时机还是动机“不成熟”(东方早报 2010-3-11) 何家弘:以“缓查贪官”换取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东方早报 2009-4-22) 盛大林:“公布老百姓财产”是阳光下的一声惊雷(东方早报 2009-3-12) 羽戈:“裸体烟”所昭示的改革困境(东方早报 2009-7-5) 王琳:司法改革应坚持“去行政化”的取向(东方早报 2009-3-27) 五岳散人:对外保密的财产登记有何用(东方早报 2009-7-16) 全国人大代表四次力推官员财产申报(瞭望东方周刊 2009-3-17) 财产申报:20多年难有结果的改革 周虎城:阿勒泰改革的有所妥协也是进步(东方早报 2009-2-19) 祝俊初:日补300元的公车改革充满自肥气息(东方早报 2009-7-7) 李华芳:美联储“印钞救市”的是是非非(东方早报 2009-3-21) 熊培云:屋顶上的悲剧(东方早报 2009-12-3) 吴龙贵:难道申报见义勇为也有名额限制?(东方早报 2010-3-29) 傅蔚冈:企业破产财产清偿顺序之弊必须正视(东方早报 2009-12-13) 企业破产财产清偿顺序之弊必须正视(东方早报 2009-12-13) 陶短房:民众为何热衷于“盯梢”官员子女财产(东方早报 20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