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考研动机“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35:26
什么样的考研动机“纯”

  

 

  本报讯榕城出现“考研热”(本报12日2版曾作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队伍当中。日前,记者在与福建师大的几位教授攀谈中了解到,福州高校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在读大学生约占毕业班人数的50%以上,有的年级甚至高达90%。面对如此庞大的“考研族”,有教授认为许多人考研“动机不纯”。到底什么样的考研动机才叫“纯”呢?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相关人士。

 

  为从事学术研究才叫纯

 

  教授们大多支持考研要出于学术追求。他们认为对所学专业由入门到入迷,觉得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考研并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才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考研动机。

 

  福建师大一分管研究生工作的教授力主为进行学术研究而考研才叫“纯”。他指出现在许多人考研动机都不纯,读研究生只是为了“混”文凭,这不纯的动机导致他们读研期间也只是为“混”个毕业,学习不认真,整天忙着在外赚钱,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近些年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许多人考研时不是为了将来要从事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项“艰苦”的事业,没有肯坐“冷板凳”的精神是搞不出什么名堂来的。

 

  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无可厚非

 

  也有一些教授对此持宽容态度。福建师大的游教授则不赞同“动机不纯”的说法。他认为许多人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考研无可非议。一些人由于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于是想到考研;特别是许多在落后地区工作的,经济拮据,结婚也成问题,他们想通过考研走出山区摆脱困境,这完全可以理解。他的几位研究生就属于这种情况。

 

  闽江学院研究社会学的刘老师认为,考研动机没有“纯”与“不纯”的区别,考研都是为自己的发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要手段是正当的就行。一些人觉得知识不够用,想读研“充电”,也是为了促进个人的发展,这值得鼓励。

 

  “动机不纯”让他们很气愤

 

  福建师大的几位研究生告诉记者,他们对这种看法很抱不平。有一次开会时老师说他们大部分人的考研动机都不纯,台下马上就炸开了锅,他们都很气愤。“研究生就是让人念的,当今社会对学历的要求高了,我们读研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嘛!就是有些教授当初考研也未必是出于为学术研究。我们完全可以把学术研究看作是一种职业,研究生毕业后是否从事学术可结合个人的爱好,更何况现在研究生多了,想到高校等科研机构工作从事学术研究人家还不一定要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