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难言见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54:41

中国经济难言见底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吴铮 2009-02-17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进入牛年,中国股市似乎又找到了牛市的感觉。周一,沪深股市延续上周五的升势,上涨近3%至2389.39点,创出去年8月29日以来的最好收盘水平。随着中国政府4万亿元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部分行业开始出现需求复苏的迹象。例如近期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和钢材市场价格的回升。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也明显改观,春节过后,沪深股市新开户数迅速增加,市场日成交金额也连续放大。

股市天气转暖是否预示着中国经济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冬天?从目前公布的经济数据看,得出中国经济已经触底的结论还为时尚早。昨日,商务部公布的2009年1月外商直接投资(FDI)仅为7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6%。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则显示,1月份全国发电量和用电量数据延续了2008年以来的下滑趋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滑12.88%,其中广东、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的用电量降幅明显。

联系到此前公布的进出口数据,1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17.5%,进口同比下降43.1%,降幅之大为近十年所未见。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短期难以缓解,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无一幸免,且贸易保护主义声音渐起,中国经济的外部需求不仅难以好转,甚至可能进一步恶化。

内需方面,虽然大规模的政府投资给相关行业带来了订单,但居民整体消费能力没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很难持续发挥。一旦项目建成而需求不足,极易形成过剩产能,届时信用风险将向为项目融资的银行集中。

国内市场需求不振有两个明显指标,一是房地产市场的疲软,二是社会就业形势恶化。此前房价连年上涨,给房地产企业及其上游行业、地方政府和购房者都带来了可观的效益,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一景象在2009年将难以重现。目前,返乡农民工已逾2000万人,还有数百万大学生毕业生在艰难求职,失业上升的反映了企业在经济微观层面所面临的经营压力和对未来的悲观预期。

最近的GDP和CPI数据(1月居民物价同比涨幅仅1%),均显示中国经济快速下滑的态势,社会用电量(工业产出的重要标志)和进出口的负增长则预示这一趋势很难迅速扭转。唯一出现大幅增长的指标是货币供应量,2009年1月广义货币供应(M2)同比增长18.79%。2008年中期为控制通货膨胀M2增长曾低至14%左右。

货币供应的增长背后是银行贷款的大幅增加,据中国央行统计,1月份商业银行新增贷款规模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一半,其中大部分为短期贷款。短期来看,这种受到政策鼓励贷款可以给银行带来利润增长,长期则不然。在经济转入不景气时期进行信贷扩张,很容易将风险集中于银行系统,给经济运行带来更大隐患。在实体经济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增量资金将更有动机流入股市逐利,然而正如超过20%的贷款增速难以持久一样,缺少业绩支撑,依靠资金推动的股市行情也难以持久。

联系作者:zheng.wu@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