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骨圖(Fishbone Diagra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32:16

Ishikawa Diagram,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 Fishbone Diagram

Ishikawa Diagram,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 FishboneDiagram:就是我們常說的魚骨圖(Fishbone Diagram)﹐是品管七大手法之一﹐因其外觀看起來像是一張魚骨﹐而得名。此圖之正式名稱為特性要因分析圖(Causeand Effect Diagram)﹐此工具圖因石川馨博士(Dr.Ishikawa)於1943年在Kawasaki SteelWorks分析問題時首先使用﹐之後經他推廣而在日本廣為工業界所使用﹐尤其是品管圈活動更是少不了魚骨圖﹐所以此圖也被稱為IshikawaDiagram。

此圖之製作﹐以一個已知﹑待解決的問題開始﹐用幾個大類﹐透過討論的方式﹐儘可能列出所有的原因﹐就成為一張魚骨圖。



在製造業通常分成人(Man), 機(Machine), 法(Method), 料(Material),測(Measurement)等五大方向﹐去盡量列出可能的原因﹐得到一張完整的要因分析圖﹐協助問題之解決。


魚骨圖製作步驟:

1.選定品質特性(作為改善之要點)在圖之右側﹐在其左側繪一向右之長線箭頭

2.列出可能影響該品質特性之主要因素﹐繪製分枝線到主線上(如下圖)

3.在每一分枝線上﹐詳列可能影響品質特性諸原因﹐如下圖

基本上﹐所有可能之原因都應列入﹐此圖之作成應以小組(品管圈)為之﹐成員應針對可能之原因充分討論﹐使特性要因分析圖充分而完整


製程式魚骨圖(Process Classification CEDiagram):乃是依序將製程列出﹐並繪製分枝線到主線上﹐然後在每個製程別詳列可能影響品質特性之諸原因﹐最後完成特性要因分析圖。此種魚骨圖之缺點﹐在於相同原因可能在不同製程中重複列舉。

參考圖:待補充。


魚骨圖之用途:

  1. 作為員工教育之用:魚骨圖之製作讓參與者對製程有機會更深入了解
  2. 作為問題討論之基礎﹐使討論不會離題﹑失焦
  3. 作為找尋 root causes 之工具
  4. 作為資料收集與記錄之工具


參考資料:

1. Guide to Quality Control (品質管理入門石川馨)
2.SevenBasic Quality Tools, Quality Tools,ASQ
3.Quality 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