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薛涌之争是他们两人共同的失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8:16:00

笑蜀薛涌之争是他们两人共同的失败

【9/14/2007 10:35:25 AM】 来源:博客中国   作者:刘松萝
   最近,笑蜀先生和薛涌先生之间的争执既有原则性的部分,也有非原则性的部分。其中,非原则性的部分对我们也很有启发。

  以前常常阅读笑蜀和薛涌的文章,写得都很不错。文笔好,风度也好。对于薛涌,我想冒着得罪人的危险,说说与网上多数人不同的看法。既然大家都说薛涌有不懂装懂的地方,我又没有仔细看过他所有的文章,不敢说没有。但是,要想达到薛涌那样的文字水平,不仅要下功夫,而且还不能少了天赋。有人说薛涌是左派,我却觉得他在行文当中有些胡适先生的风格。说得刻薄一些,打倒了薛涌,让薛涌在中国的报刊上和网络中失去立足之地,不见得会提高我们的水平。

  笑蜀薛涌之争,是他们两人共同的失败,也是众多参与者的失败。看了笑蜀的《“炮打茅于轼”之社会病理分析》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真是笑蜀写的吗?随着争执的升级,薛涌的文字也与过去不同了。到了现在,他们的笔仗已经有些不堪入目,不值得引用,不值得评论了。

  在争论中,作者们认为事关原则问题和自己的尊严,读者却不一定这么想。有网友这样说:这些知名的作者评点时事的时候很让人尊敬,不知道为什么在争吵的时候气度就没有了,变得这么小事小非。刚才还看到这样一个评论:你两个吵什么吵?让人笑话。都是名人,都是被人尊重的。写这样的破文章,看起来贻笑大方。

  因此,在无休止的争论和争吵中,除了会降低作者的人格力量之外,不会有其他的结果。前辈作家的吵吵嚷嚷乃至互相倾轧最后导致了什么,我们应该是清楚的。遗憾的是,国人没有吸取教训的习惯。

  对于薛涌先生与《南方都市报》关于君子协定和言论自由的分歧,最好的办法就是说清楚就可以了,不要反反复复地解释。公众不可能查证的事情,说多了不一定对自己有利。鲁迅先生在收入《华盖集续编》中的《海上通信》中说:我的处事,自以为退让得尽够了,人家在办报,我决不自行去投稿;人家在开会,我决不自己去演说。

  鲁迅尚且如此,我们做事低调一些,应该是没有害处的。

  此外,笑蜀先生说:(薛涌)似乎自己吃了几年洋面包就真的成了白皮肤蓝眼睛,就有足够的资格瞧不起和教训国内同胞,但他其实一直没本事进入美国主流社会,一直没办法在美国赚钱糊口,主要经济来源一直靠国内媒体,国内媒体如果不给他特殊待遇,尽可能多用他一点稿,稿费尽可能开高一点,他在美国就会面临生存危机。

  对此,我感到无话可说。我们讲的是道理,不是金钱,我们的声音里面不应该有“银子响”。这样地嫌贫,是不是容易让人怀疑也爱富呢?有如此的价值取向,我很难相信笑蜀在最近的贫富之争中能够保持冷静的态度。笑蜀说薛涌是三流写手,这只能降低自己的身份。薛涌先生是作家或者作者,这是没有疑问的。如果一定要用写手这个词,那么所有的作家也都是写手。在真理面前,在文字面前,所有的作者都是平等的,没有三六九等。如果说文字上的水平,我认为薛涌至少处于二流,因为达到一流还需要社会的承认和命运的垂青。

  最后,我想谈一谈引起这次争论的起因,茅于轼先生的一些言论。茅老最近在不少问题上表述不够清晰,有些人一定要做出这样和那样的解释,那就不如单独去写文章。如果有人觉得有些话是真理,那么为了真理也要与混乱的表达保持一些距离。茅老是一个谦和的人,有人替他去文过饰非,其实是害了茅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