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民也要省委书记批条子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22:56:20
当农民也要省委书记批条子吗       有些人的市场意识还十分淡薄,还是习惯于靠行政力量的推动来做事,这种陈旧的思维是应该改一改了……
  5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彭文华是湖南省宁乡县全民乡南洲村人,在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毕业后,他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由于写信给省委书记要求报效家乡甘当“兼职农民”,彭文华一下子成为媒体关注的人物。
  一名硕士想回乡当农民,难道也要省委书记批条子?
  批条子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如果真的是农民地位提高了,就连硕士想当农民也要审批,那也不必直接找省委书记啊。因为通过合法的程序完全能实现愿望。
  看完整个报道,才发现彭文华的良苦用心。原来,彭文华并不是想简单地到农村工作,而是想利用自己这些年积累的人脉关系和资源,为家乡的发展提供思路、信息和资金支持。彭文华说,以前在工作中,他和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有过接触,便萌发了给他写信的冲动,“当时想,有了省里高层领导的重视,自己实现愿望会有好的环境”。从彭文华不无自豪的“自白”中,可以发现写信原来是他精心的“策划”。
  果然,经过省委书记的批示,彭文华可以说是“一路绿灯”:省委书记的批示引起了长沙市委的重视,彭文华被安排到长沙市商业银行的一个支行工作,长沙市商业银行表示支持,实行“银企合作”。而他虽然如愿成了兼职农民,当上了“村长助理”,但“只帮着出思路、跑项目、协调关系”。 
  笔者不否认,一个地方要发展,的确需要某些策划、包装的手段,但如果把目光盯在“行政干预”上,那是有违市场规则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彭文华要推进家乡的变化,就应该走市场化道路,通过市场导向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行政干预,却容易通过强制性手段,把市场不需要的东西强行摊派过去。彭文华想借助行政手段,来达到发展家乡的目的,显然违背了市场的公平原则。
  彭文华想为家乡建设出点力,这很正常,只要政策许可,适当向家乡倾斜也是可以的,但是,给省委书记写信,以求更大倾斜,却应该审慎。尽管省委书记并没有向他允诺什么,但只要有省委书记的“批条”,那就是有“无形资产”了,其行政“干预”力度是绝不会小的。一个地方或一个企业,都需要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发展,这样大家才会实现和谐共进,可如果倾斜过度,甚至抑人扬己,就违反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这件事中,我们看到了“权力经济”的影子。由此也说明,有些人的市场意识还十分淡薄,还是习惯于靠行政力量的推动来做事,这种陈旧的思维是应该改一改了,不能动辄找书记“批条子”,而是应该向市场“找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