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为瓜分利益而《奋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04:03:49
一般来讲,编剧在剧本中会致力于塑造一些极不真实的理想的好人及坏人,这使得他们对于世界有一种非常不切实际的看法,年轻的编剧也心怀梦想,这梦想往往飘在云端,美其名曰“搞艺术”,而何为“搞艺术”,我想编剧说到头儿上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相反,以此相关的其它人员倒是很快能落到地上。

  常常听一些演员说他们在“为梦想而奋斗”,我其实并不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当我穿着假名牌站在穿着真名牌演员们的身边时,当我把开了十年的破捷达停在演员们开的宝马X5及路虎旁边时,当我与一个演员谈话,而他们有马仔在边儿上照顾他们时,我了解了他们的梦想,我发现他们的梦想与编剧的真是很不一样,当我发现演员们谈起价钱来比编剧不含混数倍时,我发现他们真是很聪明,因他们的梦想其实有一个地上的支点,而编剧梦想至今也没落到地上来,你追问半天,无非是写出一部好戏来,至于那戏怎么一个好法,编剧却很难描述,他们的趣味往往相差极大,更不会把想像中的好戏与剧本价格搭上关系。

  好了,让我说清楚吧,梦想若无地上的支点,那是非常飘乎的,其实一部戏到了发行那里,所有梦想都会落地,发行很清楚一部卖的是制片人、导演还是演员,每当那个关键的时刻,我认为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把编剧忽略掉。

  但实际制作过程是怎么样呢?让我们睁开眼睛看一看吧。

  剧本一出来,第一轮瓜分利益的过程就开始了,投资人找好制片人,制片人找好导演,好导演搭班子找好主创,找好演员,好演员去找好角色,大家干劲十足,因为出名挣钱的机会到了,这时编剧就被扔在一边儿,没有他什么事儿了,他无甚前途可期望,戏红了也与他无关,他并不是后期被卖的对象。

  更可悲的是,还有第二轮利益瓜分,那就是不幸戏红了,投资人导演演员立刻身价倍增,而编剧呢,这时叫他“悲剧”更准确些吧,他是影子人物,无利益可分,只是增加了受雇的机会,成功后大家会喜气洋洋地管他叫幕后英雄,其实只是一个被利用后甩掉的傻瓜罢了。

  当然,他也能获得一些成功后的尊重,演员们见到他,希望以后合作时把自己写得好一点,投资人笑逐言开地拉着他再合作,签下一个稿酬稍高一点的合同,对他吁寒问暖,对拖下的进度暗暗催逼,无利益的编剧就是再自信,也不敢说不干了,因为他挣的钱少到他必须继续努力,他的意见不被认真倾听,他要是不服,可以去当导演,或是去当制片人,但那是另一个漫长的奋斗,他得从头学起,因他长期独自一人创作,根本就不懂与人打交道,幼稚、无信息、主观且无势利经验,非常容易受骗,纸上世界与现实差异巨大,跨过这一步,编剧需吃尽苦头才能办到,我本人就曾因想当导演而白写了一年多剧本,一分钱没拿到,陷入抑郁,回头看起来岂止辛酸,简直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