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国家魅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49:41

再说国家魅力- -

                                      

 

 

《大国崛起》的重播之时,又看了几集。不想否定编导们的成绩,它确实比以往那些一味谴责的论述多了许多客观。然而也更清晰地感觉到这个指导思想的滞后性。有人把它跟改革开放之八十年代的《河 殇》相比较,我感觉这个比较也许有点唐突。《河》剧直接将华夏文明塞进世界潮流中接受冲击,《大》剧则只谈别人的历史故事,谁愿意对比他自己去对比。假如,那个时代我们还有勇气直面惨淡的历史,如今却只说别人的故事,是可悲的。也许,《河》剧被禁、《走向共和》被叫停,给予《大》剧一些教训,为了避免相同的命运,采取了“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手法。问题在于,一个对于历史没有心理承载能力的民族,又怎么谈得上“崛起”?

 

 

应该说,大国梦是一种低层次的奋斗目标,它从根本上属于丛林法则之延续。我们几乎无需举证就可以知道这个梦有多么悠久的历史,它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中去,从适应弱肉强食环境下的生存与繁衍,到强大条件下才具有安居乐业之可能,最终演化成为强国之梦。为了这个恒久的强大之梦,人类付出了无数鲜血与生命之代价,难道我们可以否认法西斯、纳粹、军国主义者具有强烈的大国崛起的情结吗?显然不能。希特勒在1928年写的《重新崛起之路》中说:“法国用国家的概念在它的境外推行其大革命。国家社会主义要用人种的概念在国外发动革命,并重铸世界。”而他的崛起之路却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甚至不必罗列更多的理由,我们略为反思便应该得出结论:大国崛起一旦成为崇高目标,不择手段就会尾随而至,人类社会就不会有安宁。

 

 

三十六年前,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纪念碑前“惊天一跪”,震动了整个世界。勃兰特说:“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这一跪,至少感动了诺贝尔奖评委,他们把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勃兰特,认可了西德正在构建自己国家魅力的努力。东德人也没闲着,他们用超群的体育竞技成就打造同样的东西,但,当兴奋剂丑闻被披露,这个打造便适得其反。由此,我们隐隐约约可以感觉到,国家魅力远比大国崛起更艰难。试想,日本战后的重新崛起堪称超过德国,它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令世界刮目相看,但其国家魅力远不是德国的对手,究其根源,当德国以法律严禁纳粹死灰复燃时,日本的军国主义者却可以各种形式彰显自己的存在;当勃兰特在犹太人墓前下跪之时,日本首相等政要不断参拜靖国神社。不会反思的国家其魅力有限,也许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君不见,谁向55万右派以及他们受到株连的几百万家属道歉?又有谁向三千万饿殍下跪?中日两国比试着扭曲近代历史,日本是中国的弟子,能耐似乎还差一点。当那些奴才们振振有词为毛先生“前进中的缺点过失”诡辩之时,他们其实是在继承毛的事业,继续为中国的国家魅力抹黑!一个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当我们自己的历史教科书充满扭曲,代表国家形象的正面决战几乎抹煞殆尽,国家抗击日寇全面入侵只剩下“小兵张嘎”之类骚扰,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是猥琐的,日本人有理由继续蔑视我们,国际社会对此嗤之以鼻也合理,光骂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作家H.B.亚当斯在《亨利.亚当斯的教育》一书里提出一个论断:“历史学家如果珍视自己的诚实,便不必尝试知道什么是真理;因为,如果他看重自己的真理,那他就一定能够证明事实是假的。”倘若我们赞同他的论断,就会发现那些自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的分量,当历史事实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原则时,他们不但会选择原则抛弃事实,而且还互相攀比,以此为荣耀。这里我用“事实”而不用“真实”,因为即使从“事实”转入“真实”那么短的距离也难免发生扭曲,号称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人们,往往在把事实变成“真实”的短暂时刻中,就指鹿为马了。这类故事太多,他们称之为“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类“本质”一直可以升华到毛泽东所谓“让日本人多占地,才爱国”的境界;而老蒋无论打多少硬仗恶仗,都逃不脱“消极抗日”之骂名。所以,窃以为要研究历史就必须撇开真理,更不能依据什么主义,因为历史并非按照什么真理或主义演绎的,也不存在什么规律之类说道。没有什么“历史规律”注定哪几个大国非崛起不可,哪些国家必须“落后挨打”,区别仅仅在于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西方之所以主导了人类进步的潮流,那是因为他们善于从经历过的轨迹中反思成败,改恶从善。在那里,人们并非只注重“崛起”,还注重游戏规则与道德的建树,也即,构建国家魅力。其间,宗教的能量功不可没,它绝非马克思主义者所断言的:“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基督教最伟大的历史贡献就在于它遏制了王权独大,之所以在中国屡遭劫难,直至演绎出慈禧与义和团沆瀣一气杀戮教民之惨案,根子在此。

 

 

所以,大国崛起是一条被历史废弃了的旧路,它仅供观赏,不可重蹈覆辙。如今的国际社会,早已不再是弱肉强食占上风的社会,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并非仅取决于它的军事与经济实力,而取决于方方面面因素。其中,国民在本国的地位是一个决定因素,可以称之为人权因素。不能设想一个人权状况低下的国家会有崇高的国际地位,无论它多么富足。例如中东那些富得流油的酋长国。北朝鲜堪称军事立国之佼佼者,勒紧裤带摆弄核军备的直接结果,是使之成为当今世界国家魅力堕落最快的国家。我们可以从各国准予免签证入境的情况看出一些征兆,当前世界获得免签证国家最多是芬兰、丹麦、美国,持上述三国护照可获得130国免签;第二位为爱尔兰、瑞典、德国,可获129国免签。中国护照排位第78位,与北韩一样,可获18国免签;排在我们后面的只剩四国: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阿富汗。获得免签证入境无疑是国家魅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意味着设定免签国家对所准予免签国家魅力之认同,指标无疑是多方面的,并非只看国家大小强弱。中国的魅力如何?这个魅力与国家富强地位匹配吗?

 

 

为了增进国家魅力,中国正在做出极大努力。免去了非洲国家一百多亿美元的债务;把“孔子学院”派送到黑非洲等地;大幅增加给贫困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在亚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中夺取更多金牌;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等等。这些,无疑是有助于提升国家地位亦即增进国家魅力的举动。然而,对于中国的国家魅力而言,我们有致命硬伤。我们至今还是地球上惟一一个“一分为二”的国家,几乎每一次外交活动都得感谢或抗议一回,为了别人关于“一个中国”的表态。当年,曾经获得毛先生亲自声援的曼得拉,在当选南非总统之时便表示了不满:中国人没理由把自己解决不了的两个中国问题,让别人替他们从中选择一个。

 

 

其实这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既然“战争解决问题”早已为世界所不齿,就连美英等国出兵搞惦萨达姆也难逃谴责,那么,和平解决理当并不难,只消海峡两岸都还政于民,无论“西式民主”或“东式民主”,总不至于延宕半个多世纪仍毫无进展的。所幸如今还有相互承认并肩坐进联合国的南北韩做伴,只是某一日人家合伙了我们还在单干,那么,“茕茕孓立形影相?”肯定很没面子,更别提什么“魅力”了。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大国,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事实,它所面临的现实并非“崛起”,而是不具备相匹配的大国魅力。在儒教以及毛泽东思想的教导下,国民心理承载能力极差,痞子风气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弥漫不已,却大言不惭地以“传统美德”自诩。鲁迅斥之为“民族劣根性”的东西,如今反倒成为主子与奴才共享的“东方文明”。而这个“文明”的最大特色就是拒绝任何反思。继续下去,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崛起”,而是沉沦。(2007.7.23跟老三届)

 

- 作者: 文军 2007年08月6日, 星期一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