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政治格局中的大国博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9:44:47
石油政治格局中的大国博弈2008-09-23 16:09

在“9·11”事件开启的这个新世纪中,从实力到对外影响力而言,全球只有三个国家真正能称为大国,这就是美国、中国、俄罗斯。在后化石能源时代,石油政治将是全球政治的中心问题,大国注定是当代石油政治格局中的主角。大国石油政治有两个最根本特点:第一,大国不单具有强烈的反应能力,也具有巨大的承受能力。由于中、美、俄三国具有显著的资源利用差异和资源构成,有相当不同的政治理念,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同现状,使这三国几乎具有完全不同的石油政治立场和应对方式。第二,石油在大国的经济、政治问题中仅是部分内容,不像欧佩克的石油国家,石油就几乎是其全部。对于大国而言,有更多的经济、政治利益必须兼顾与综合平衡,因而大国的石油政治是一种多因素综合平衡的结果

  21世纪至今发生了三件大事:“9·11”、俄罗斯的重新崛起、中国的和平崛起。这三件大事充分体现了三个大国石油政治的表现形式与内在动力。首先谈美国。“9·11”事件既是美国也是全球的大事,对美国、对全球都是一个巨大的震惊,在这个震惊中,很多人都有一个不解,就是美国与沙特非常友好,但19个撞机袭击者中15个都是沙特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号,意识形态,还是石油,还是其他?

  从石油的角度可以联想到三件事:一是1973年的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第一次使用了石油禁运的武器,它的威力无穷,西方国家从此结束了二战以来高速增长的美好时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就此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与沙特国王曾有一次经典的摊牌,如果无限期禁运,美国将出兵,全面炸毁油田。这无疑是一个双方自杀的结局,这也是一个双方利益博弈的最后底线,表明双方都有制约对方的手段。二是美国对石油的高度依赖。汽车是美国的象征,这是一个高度文明、高度现代化的国家,也是一个对石油使用与依赖到极致的国家。三是沙特真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大片的国土却只有3%左右的可耕地,荒寂的沙漠却有几乎是无尽的石油,石油无疑是这个国家的根与本。

  “9·11”之后美国出兵阿富汗是意料之中,但出兵伊拉克确实是意料之外,打开全球第二大的石油阀门,并使其不在一个“独裁”的敌对者手里,这或许是美国伊战根本的政治目标。但是通过伊战可以发现,美国可以在任意一场正规战争中迅速击败中小国家,但是却难以在一场“人肉”炸弹的非正规战争中获得胜利。这种失败昭示,战端不能轻开,即使是小国,也可以与超级大国奋力一拼;伊拉克的石油阀门未来也并不会完全如美国所愿

  在当前的石油政治格局中,美国已完全抛弃过去的做法——代理人的战争的形式,亲自披挂上阵,并且是随时动武。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标志着国际石油政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美国如此行事应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美国目前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就是问题的表现,当前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是其虚高的繁荣与自身资源无法有效供给的矛盾的产物,一国的繁荣最终需要建立在自身所能提供多少资源的基础上,否则这种繁荣就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最终会倒掉的。

  其次谈俄罗斯。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是21世纪的另一件大事,俄罗斯在格鲁吉亚事件上的强硬反应是以前都不可想象的。随着能源价格的高企,俄罗斯就必然能够以能源为武器实现重新崛起。而当今保卫能源价值的实现,特别是石油的价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应该是俄罗斯石油政治的核心问题。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最终能否实现还需要这种“高油价、高能源价”起码维持5~10年,才能基本恢复一个大国的结构与体系。为此俄罗斯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以全球第五的石油资源占有量却出口了近乎全球第一的石油量,显然这种状况是无法持久的,并以部分牺牲国内经济发展为代价换来的。俄罗斯在近几年发展经济过程中石油的使用量非常少,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使用量,大量用天然气进行替代。

因此,与美国用武力遏制油价相反,以武力护卫油价应是俄罗斯石油政治的重要原则。在格鲁吉亚事件中,俄罗斯还顺势强调了对两个强硬的石油国家伊朗、委内瑞拉的坚定支持,并且强硬地表示制裁伊朗是不能接受的。俄罗斯以强硬的态势出现,在未来的石油政治格局中将是未来大国博弈的重要特点,这将是未来油价维持高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俄罗斯维持高油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它须考虑欧洲以及相当多国家的反应。因此,以俄罗斯这种超级大国重新崛起为背景的石油经济和石油政治将不得不表现出一种严峻与复杂的局面。

  最后谈中国的角色。中国的和平崛起是21世纪另一件大事,它将是对21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大事——时隔200年再次回到世界的中心。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中国的石油政治与能源政治紧密相关,21世纪的前八年是二战以来少有的血雨腥风、多灾多难的年份。中国能在此背景中迅速崛起,并担当起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在伊拉克战争一打响就迅速调整了中国的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这就是依靠自身能源为主和以煤代油

  上世纪末,中国就确定了21世纪的能源发展战略,其要点是要走发达国家的高效能源利用的道路——油气为主的能源使用方式。能源战略调整非常有效,中国在逆境中起飞,6年来经济增长了近一倍。按购买力平价算,中国GDP的增长接近于日本2006年GDP的1.5倍,目前中国的GDP已近日本的3倍。6年来中国以廉价产品的方式出口了相当于全球最大的两个能源出口国沙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量,有效地挡住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能源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发生。如果没有中国,今天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早在4年甚至5年前就已发生

  此外中国是目前少有的几个能够以任何价位购买石油的国家,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有能力如此。这是中国和平能源政治、和平外交、和平国际交往的强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