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加工型企业倒闭潮明年加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21:12:47
   出口型企业倒闭潮是否会在明年更加凶猛?日前,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在研究了珠三角众多企业案例后表示,目前仅仅是这股‘倒闭潮’的刚刚开始。 
在香港,三家香港零售业上市公司被清盘,玩具代工商合俊集团旗下、拥有6500多名工人的东莞两家工厂宣布倒闭,家电生产商百灵达宣布关闭内地的附属公司和厂房…… 
袭击珠三角地区的倒闭潮让中国政府加紧了对出口型企业的扶持。10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38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 
不过,广东省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卓明认为,需要注意的是,贸易商知道退税率提高后也会压价,这样国家给出口企业的扶持就会大打折扣。他建议,政府应该对那些自创品牌的企业,当产品出口达到一定数量后给予像税收优惠等的鼓励,这样对企业自创品牌有好处,对减少我国出口顺差、扶持企业转型升级也有好处。 
的确,靠贴牌生存的出口型企业的日子无疑越来越不好过。而建立自有品牌和自主创新型企业生存路径还是突围的唯一出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告诉本网记者,中国企业的发展必须由主要依赖廉价资源,转向依靠技术进步;由主要靠量的扩张,转向靠提高效率和提高产品附加值取胜。哪家企业对此早有准备,并顺利实现转型,它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 
事实上,中国需要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企业的,而历史上,任何一家跨国公司的成功均来自于因为市场需求而进行创新。 
来自权威研究报告显示,半数以上的全球500强企业,每年将其总产值的10%甚至20%用于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创新工作之中,并构建了相当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飞利浦公司在全球设有10个知识产权办公室;西门子公司在全球设有12个知识产权管理部;爱普生集团的不仅专设了隶属全球总裁领导的知识产权本部,其知识产权机构更是遍布其全球所有分支机构,仅知识产权本部的专业知识产权人员就接近400名。 
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的出口型加工企业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上的严重不足早已成为了其致命的短板。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过去11年间,国际专利注册数量增长了将近10倍。中国继续保持着国际专利注册迅猛增长的势头,其专利数量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信息科技领域。目前中国的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注册主要都集中在几家大型公司身上,比如华为、联想等。中小型企业的专利数量则相当稀少。尤其是外贸出口型中小企业则技术创新者寥寥。据悉,在我国的“专利大省”广东,发明专利只占总专利申请数量的20%,而且申请者大多集中在4%的企业中。 
爱普生负责研发的有关人士称,企业在研发上要采取“先行待机”为核心的研发策略,“一方面要不断推陈出新改良技术;另一方面要重视用户的需求,在需求还未完全显露之前预测未来市场的趋势并开始研发工作。比如每年通过对其他公司进行授权,爱普生还获得了大量的专利许可费。 
正是利用这笔资金,其建立了研发基金,从而使企业的创新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不过,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足够重视国内制造企业在自主创新上的不足,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国务院在不久前颁布了《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而像华为这样的标杆企业,在2007年的PCT申请量为1365件,位居全球企业第4位。 
而在中国3G标准TD上,本土厂商中兴通讯“目前已经拥有109项TD手机成熟专利,在WCDMA领域相关技术已经深入“芯片级研发”,相关软件协议站已开发成熟,相当数量的专利未来可与其它专利拥有者“互换”。目前中兴通讯TD研发队伍已经超过3200人。”中兴有关人士称。